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3年07月17日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汪玲玲 胡懿娜 陳梅
「7月12日深夜,溫州、台州1.7萬餘艘漁船全部駛入避風港,全省安全轉移危險區域人員23萬多人……」。7月13日,今年第7號強颱風「蘇力」攜風裹雨,氣勢洶洶直撲浙閩沿海而來,在浙南沿海掀起狂風巨浪,溫州、台州、麗水等地暴雨傾盆,最大過程面雨量出現在溫州市蒼南五鳳站,達到182毫米。全省34個鄉鎮出現100毫米以上的降水量,蒼南縣石砰鄉出現14級大風。在與颱風「蘇力」的交鋒中,浙江氣象部門全力以赴投入到今年首場颱風防禦戰,運用現代化建設成果築起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
爭分奪秒 與颱風賽跑
7月8日,熱帶風暴「蘇力」剛剛在溫暖的太平洋上生成,浙江省氣象局迅速捕捉風暴動態,及時發出了第一份颱風決策服務材料。隨著「蘇力」在24小時內完成了從強熱帶風暴到超強颱風的三級跳,並向東南沿海奔襲而來,一場與「蘇力」的賽跑正式開始。
省氣象臺精心製作「氣象信息內參」、「重要天氣報告」等決策材料呈報省委省政府和各相關部門。省局黎健局長多次當面或通過電話及時匯報最新颱風監測情況、預報預測意見及防禦建議。
省委書記夏寶龍、省長李強、副省長黃旭明高度重視颱風防禦應對工作,多次在氣象決策服務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突破常規,做好颱風防禦工作,密切關注氣象部門發布的 「蘇力」颱風動態,廣泛發布颱風預警信息。」
7月11日,隨著「蘇力」步步緊逼,浙江拉響颱風警報,上午8時啟動颱風氣象業務服務Ⅲ級應急響應,並迅速升級為Ⅱ級,滾動發布的「颱風報告單」加密為每3小時一次,內容包括最新動態、路徑分析、影響實況、災害預報、颱風預報、重點防禦區域、防禦措施建議等。全省各級氣象部門靠前服務,主動為各級地方黨委政府提供氣象決策依據。據統計,截至13日16時,省氣象局向省委省政府報送有關「蘇力」決策氣象服務材料8期,累計報送決策服務材料264期。全省發布颱風預警信號32次,製作並發布颱風報告單320期。
浙江全省上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決策指揮下,緊鑼密鼓部署防臺抗臺工作,浙江省教育廳要求暫停一切師生集體活動;省交通廳等部門先後發布緊急通知,要求相關部門、企事業單位做好防禦;省能源集團公司對所屬電力、煤炭、天然氣等企業發出防禦指令。全省多趟動車、高鐵停開……
科技支撐 捕風捉雨
在迎戰「蘇力」颱風過程中,浙江省氣象部門利用近年來現代化建設成就和科研成果作用,充分發揮創新團隊科技指導中心的作用,進一步提高了颱風趨勢預報分析研判的準確率和科學性。
10分鐘更新一次的0-3小時定量降水預報、精確到1公裡的降水落區預報、海上大風精細化預報釋用系統、範圍涵蓋臺灣的雷達集成拼圖等現代化科研成果迎來「大考」;熱帶氣旋信息檢索分析系統、數值預報產品綜合平臺、快速更新同化數值預報系統等現代化建設成果接受「檢驗」。通過綜合運用這些科研成果,針對「蘇力」的監測預報效率和精細化程度再次被刷新。
其中,新建成的雷達集成拼圖填補了雷達拼圖大陸以外資料的空缺,使預報員提前一天了解到正在向臺灣東面靠近的颱風的雲系分布、含水量和環流特徵,為做好「蘇力」颱風預報提供了科學支撐。swap系統6分鐘1次的衛星雲圖為預報員判斷颱風提供了更直觀有效的依據,在向政府的匯報中得到廣泛應用。在多模式集成精細化預報基礎上開發使用的100個重要海島精細化預報、短時臨近降水估測預報系統、山洪地質災害精細化氣象服務等系統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外,浙江省氣象信息網絡中心積極與周邊省份合作,完善自動站監測、雷達監測等氣象資料的實時共享,12日晚起實現與福建省山洪保障工程新建自動站的十分鐘數據共享。為颱風動態實況的監測安上「千裡眼」。
廣泛發布 助力防禦
「颱風現在到哪兒了,接下來12小時會往哪裡走,市民如何防風避險?」自7月12日起,省氣象局與新華社、浙江在線、省政府門戶網站聯合,在各大網站開通專門連結,點擊連接直達浙江天氣網「蘇力」颱風專題,方便社會公眾及時關注了解最新的颱風實況、趨勢和防禦對策。
浙江省氣象服務中心「追風小組」隨移動氣象應急車趕赴防臺重點地區溫州平陽縣,追蹤報導風雨實況,「追風小組」與中國氣象頻道進行了3次現場連線直播報導,製作完成颱風「蘇力」新聞2條,在中國氣象頻道(浙江應急)播出,以便公眾通過螢屏直觀感受「蘇力」威力。與此同時,追風小組配合浙江電臺交通之聲,通過擁有114萬粉絲的電臺官方微博,向廣大公眾進行「颱風登陸倒計時」直播。
浙江各級氣象部門加強媒體合作,召開新聞通報會,綜合利用電視、廣播、網站、報紙、簡訊、聲訊、電子顯示屏、彩信、微博、微信等各種手段,及時快速發布颱風動態信息及防風避險建議指南。截至12日16時,已發送氣象服務簡訊4800餘萬條次,浙江天氣網點擊率達540餘萬人次,其中颱風專題點擊近300萬人次。通過各級氣象多媒體顯示屏更新氣象信息256條,浙江天氣網新浪微博信息更新73條,轉發700多次。
同時,各級氣象部門加強與氣象聯絡員、協理員和信息員溝通聯繫,及時傳遞颱風信息,向氣象信息員、協理員發送手機簡訊7萬餘條次,向各級部門聯絡員發送信息1.4萬餘條次,氣象協理員、信息員通過各種渠道向氣象部門反饋信息2000多條次,為各相關部門開展颱風防禦工作和基層防臺抗臺提供氣象參考。
(責任編輯:唐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