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人湧上街頭,包圍美大使館,高聲吶喊抗議:讓美國兌現承諾

2021-01-13 鎧甲團

在能源匱乏的現代社會,石油資源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也讓盛產石油的一些地區開始發展,尤其是在中東地區。但是這也出現了兩種現象:一種是通過大量出售石油資源變得極其富有,一種是因為資源爭奪引發戰亂、國家支離破碎。伊拉克應該就是屬於後者。

根據今日俄羅斯的報導,從十月開始巴格達附近出現了大量的遊行示威者,有超過十萬人湧上街頭。他們表達了對於當權者的不滿,尤其是希望改善現在的生活狀況。甚至有不少人包圍了美國大使館,他們高聲吶喊著抗議,想讓美國可以兌現當初的承諾。但是,事態的發展卻越來越嚴重,因為據路透社的報導,到10月22日截止,圍繞著巴格達的衝突事件已經造成167人死亡,其中,大部分人為平民,伊拉克現在的狀況,不禁讓人們回想起薩達姆的那個時代。

在薩達姆執政時期,伊拉克的石油產業為國有資源。在伊拉克戰爭以前,平均日產量原油可以達到260萬桶,如此高的出產量讓伊拉克國庫充裕。所以當時的伊拉克國力強盛,現代醫療體系與養老體系都非常完善,百姓安居樂業。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伊拉克戰爭,伊拉克戰爭時原油出產量不足原有產業的一半,許多煉油廠被迫「停工待油」,這導致大量工廠開始倒閉,伊拉克經濟開始下滑。

實際上,這正是美軍到來後對伊拉克帶來的影響,而且這個影響一直持續到現在。首先,美軍在伊拉克保留有駐軍。這些駐軍一部分費用是需要伊拉克自己來支付,這對現在的伊拉克政府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再加上因為駐軍的原因,伊拉克與鄰國的關係也相處的不是很好,甚至暴露在各種威脅之下。很明顯,美軍並沒由給伊拉克帶來當初的承諾,不僅沒能給伊拉克應有的自由與民主,而且還讓這個國家再一次陷入困境。現在的伊拉克,政府所能控制的十分有限,許多勢力牽制著政府。而且這些勢力之間也互有矛盾,所以現在伊拉克依然是內亂不斷。在這種影響下,現在的伊拉克人民的生活水平遠遠沒有達到薩達姆時代的標準。

在內外多種原因的影響下造成了伊拉克現在的局面,而從目前來看,伊拉克在短期內還無法恢復到戰前的水平。

相關焦點

  • 4枚火箭彈襲向美國大使館,爆炸聲震撼伊拉克首都,傷亡不明
    據俄羅斯塔斯社3月2日的報導,2枚火箭彈擊中了美國大使館所在的巴格達「綠區」,美使館頓時響起了刺耳的空襲警報,目前具體的傷亡情況尚未有進一步的披露,但根據初步調查,飛彈是從巴格達東部發射的,這片區域是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武裝的駐地。路透社表示,襲擊發生在周日的晚上。
  • 抗議、疫情、失業……美媒:美國正以自由落體般的速度衰落
    失業率近15% 經濟前景令人擔憂根據美國勞工部5月28日的最新數據,3月份疫情暴發以來,美國已有超過4000萬人申請了首次失業救濟,同時已經連續10周收到超百萬人申請首次失業救濟。而此前,美國從未有記錄過單周收到百萬以上失業申請的情況。
  • 萬人齊聲吶喊要其下臺,川普擔心的事終究發生了
    美國一直以來都是弘揚民主自由、平等的理念,視頻裡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壓在膝蓋下面,但是在他不斷的求救的時候,一同執法的另外3名警察竟然無動於衷。可見對於美國的自由平等的理念已經呈現了一種假象。此事直接引起了美國反對種族歧視的民眾的強烈聲討,不僅僅是非裔的不滿。所以川普最擔心的事情發生,萬人齊聲吶喊要其下臺,該來的還是來了!
  • 地球相冊 | SpaceX載人飛船順利返航,德國街頭上萬人為自由抗議
    5月30日, 「龍」飛船搭乘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在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將美國太空人道格拉斯·赫爾利(Douglas Hurley)和羅伯特·本肯(Robert Behnken)以及一隻恐龍玩偶送往國際空間站,此次飛行任務系人類歷史上首次商業載人航天任務。
  • 美國街頭抗議場面危險:有民眾持AR15步槍,還有人拿獵弓
    當地時間30日,美國各地持續爆發抗議活動,在一些城市,抗議甚至升級為暴力行徑,有民眾持槍,還有人用獵弓對準人群,場面十分危險。視頻畫面中顯示一名男子持槍據美國KIRO-FM媒體報導,在西雅圖市爆發的抗議活動中,一名男子手持AR-15自動步槍的畫面在社交平臺上流傳開來。視頻顯示,這名男子持槍站在街頭,一名警察見狀迅速奪走槍枝。報導稱,這把槍枝是男子從警方巡邏車上偷走的。
  • 若不知道去哪,或許可以來五緣灣溼地公園,體驗坐帆船或高聲吶喊
    廈門五緣灣溼地公園,一聽這個名字,是不是覺得被水包圍的地方,其實這個地方位於海邊,而五緣灣正如它的名字一樣,環著一個海灣,就像是圍著一個湖一樣,不過要說湖,其實也可以這麼定義,因為你會發現在這個海灣裡的海水,其實並沒有什麼浪潮的湧動。
  • 川普兌現了四年前競選總統時的承諾嗎?
    唐納·川普在2016年在競選總統時做出了多項承諾,如今成為美國第45任總統已經四年了,那他當初的承諾又兌現了多少,我們一件件來捋一捋,看他是怎麼做的吧。
  • 抗議 疫情 失業……「我無法呼吸」是美國的當下
    National Guard,簡稱DCNG)在臉書上發表聲明稱,該部隊已經在陸軍部長的命令下動員起來,協助華盛頓警方應對白宮周圍的抗議示威活動。紐約:空中響起槍聲當地時間5月30日,紐約市抗議人群試圖前往當地警察局繼續示威。在行進過程中,警方多次朝空中施放警示的槍炮。一路上,示威人群與警方多次出現對峙。
  • 索尼在E3 2017的17個承諾,如今兌現了多少?
    e35f7c7de174d44.jpe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style="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去年在那有些宗教神聖氛圍的美國洛杉磯的聖殿劇院裡,索尼為玩家們獻上了整整一小時的「演出」。
  • 美國大使館幹預內政,普京什麼時候出手?
    當地時間10月20日,俄羅斯聯邦情報局局長發布最新講話。納雷什金在講話中稱,據俄情報部門所獲的最新消息,在即將開始的摩爾多瓦大選中,現任總統多東如果順利連任,美國將煽動反對派發起顏色革命。這預示著又一個獨立國協國家可能陷入混亂,摩爾多瓦總統多東也可能成下一個盧卡申科。
  • 每經午時|美街頭抗議場面危險:有民眾持AR15步槍,還有人拿獵弓...
    經區教育局調查,2019年12月10日,劉妍老師因學生違反學生管理紀律,以班規為由讓劉某女兒等5名違紀學生跑10圈。視頻監控顯示,劉某女兒於當天14:55開始慢跑第1圈,跑跑走走停停共完成9圈,15:27離開操場,15:35至16:30上思政課和自習課時無異常狀況,16:30放學後在校門由劉某接走,監控視頻顯示劉某女兒身體和精神無異常狀況。
  • 臺灣軍公教團體3萬人今上凱道抗議年金改革
    臺灣軍公教團體3萬人今上凱道抗議年金改革。(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1月22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蔡英文辦公室年金改革會議山雨欲來,由臺灣退休軍人公務人員教師警察消防人員勞工團體組成的監督年金改革行動聯盟,將號召25萬人走上街頭抗議,初步預估,至少3萬人會聚集在臺北蔡英文辦公室前的凱道上。
  • 年度最大笑話之:辛巴威幹涉美國內政,導致街頭打砸搶燒的騷亂
    居高不下的疫情,導致全美累計有200餘萬人確診新冠肺炎,累計11餘萬人死於病毒侵襲,讓美國成了全球疫情的「震中」;這兩組數據,每組都可謂觸目驚心,絕非冰冷的數據,背後都曾是鮮龍活跳的生命。地球最強大的國家,擁有最龐大的軍力、最強大的話語權、最發達的醫療體系的霸權國家美國,居然成了全球疫情的「震中」,疫情感染者和死亡者,都成了「美國第一」,扇的是美國朝野上下的臉。用美國媒體的話來說,在來勢兇猛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美國在防疫上的不作為,甚至還不如第三世界國家,至少在防疫上,美國真成了「第三世界」。
  • 美駐華大使館發微博"告別"成都總領館 評論區"翻車"
    >【環球網報導】27日上午,美國駐成都總領館閉館,美國駐華大使館微博分享了一段視頻「告別」。外交部網站截圖10時50分,@美國駐華大使館在微博上分享了一段視頻,表示自1985年美駐成都總領館成立以來,美國人和中國一些地區的人民
  • 突尼西亞記者自焚引發抗議
    在突尼西亞卡塞林市自焚前,32歲的記者阿卜杜拉扎克·佐爾吉(Abderazak Zorgui)在網上發布了一段視頻,講述了他對惡劣生活條件、失業和腐敗的絕望,以及2011年「阿拉伯之春」後承諾沒有兌現的挫敗感。本周一(12月24日),佐爾吉在被送往醫院後因傷重身亡。
  • 超30w人死於新冠,美使館卻鼓動中國人和平抗議?華春瑩犀利回擊
    12月10日是國際人權日,人權一直以來都是國際上面重點討論內容。在這個關鍵時間點,美國駐華大使館也抓住了這個機會,發表了一段陰陽怪氣的話。當天美國駐華大使館在社交平臺上發表一段話,其中內容主要是我不同意你觀點,但是我支持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 醫生的承諾兌現了
    1月26日,我們曾經報導過上海援鄂醫療隊成員——吳淞中心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王鵬對家裡妻子和孩子承諾「I will come back!」的新聞,是承諾就要兌現,在歷經60多天之後,3月31日,隨著第一批上海援鄂醫療隊的回歸,這位向家人做出鄭重承諾的醫生也終於「come back!」。下午4點王鵬一回到上海,就在機場大巴上迫不及待地和家人視頻聊天。「I have already come back!」
  • 吉國公投在即結果難料 當權派需兌現對民眾承諾
    吉國公投在即結果難料 當權派需兌現對民眾承諾 在此之前,「臨時政府」已宣布,懸賞緝拿前總統巴基耶夫及其親信,並對提供舉報線索者給予多達10萬美元的賞金。被通緝人員包括巴基耶夫的兒子馬克西姆·巴基耶夫,巴基耶夫的弟弟、前國家保衛局局長扎內什·巴基耶夫和前總理烏謝諾夫等多名前朝高官。  不過,吉「臨時政府」看似咄咄逼人,正在高歌猛進地肅清「前朝餘孽」但這並不意味著吉「臨時政府」從此可以一帆風順、高枕無憂。
  • 韋少走上街頭後將拍紀錄片:美國最嚴重種族暴力事件
    北京時間6月10日,黑人喬治-弗洛伊德的死引發的抗議活動仍在繼續。韋少也是積極發聲,甚至走上街頭參加抗議。目前,他正在製作一部關於「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種族暴力事件」的紀錄片。該系列片被描述為對美國歷史的探索,此外,還將清醒地審視繼續分裂國家的社會、經濟和政治路線,將過去和現在的敘述交織在一起,以便調查這一悲劇事件及其持續的影響。納爾遜將執導這部紀錄片,韋少將擔任執行製片人。納爾遜在一份聲明中說道,「我非常榮幸能與拉塞爾-韋斯特布魯克和布萊克芬合作,執導《塔爾薩的恐怖》(Terror In Tulsa)。
  • 臺民眾今將夜宿抗議「立院」架刀片蛇龍如防敵
    據報導,臺「立法院」今日(18日)排定審查年金改革相關法案,首先登場的就是「公務人員退休撫恤法草案」,不過監督年金改革行動聯盟及反年金改革團體「800壯士」揚言包圍「立法院」抗議,並發出動員令,號召群眾今晚「夜宿圍城」,直至19日的「委員會」審查。臺「教育產業總工會理事長」黃耀表示,臺中以南及東部估計至少有20部遊覽車北上,保守估計會有1000人到場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