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的這句詩想必大家都熟悉,要是居住在這樣的環境裡,真是想想都心曠神怡啊!可是,住在泰州興化市周莊鎮祁溝村的陳學娟一家,每次推開家門,看見的不是菊花也不是遠山,而是一座座墳頭!!推門就是墓地,心慌慌陳學娟家的房子建於1994年,是棟二層小樓,坐北朝南,看上去還算氣派。起初,大門對面只有一些零星的小土墳,而且中間隔了一條小河,影響不算大。十多年前,相關部門對陳學娟家北邊河道進行整治,同時,填平了南邊的小河。這麼一來,墓地就和陳學娟家幾乎連在了一起。儘管老是覺得心裡不踏實,但陳學娟並沒有向村裡提任何要求。誰知,這些年來,家門前的墳頭越來越多。不僅如此,三年前,村委會還在這裡建起了公益性墓地。如此一來,正對陳學娟家大門,僅20米左右,就有一座座墳頭,連綿上百米。據陳學娟講,每天開門看見這樣的景象,她和家人心情都非常糟糕。可不是嗎?這墓地近在咫尺,能不糟心害怕麼?
兒子終身大事成難題,太糟心陳學娟告訴記者,自從家門口建了公墓,兒子找對象都成了難事。女朋友帶回來一看,一推開門就是墓地,立刻就搖頭不幹了。為了兒子的終身大事,陳學娟不得已找到村幹部。當時,村裡採取的辦法是,在陳學娟家和墓地之間種些樹,以遮擋視線。不過如今,許多樹已經枯死,根本起不到遮擋效果。陳學娟告訴記者,整整過了三年,事情也沒能解決。現在,她只想政府能補助一些錢,讓他們儘快搬離這裡。
搬遷不能實現,村委會提出繼續用綠化帶隔離記者找到了當地村委會,興化市周莊鎮祁溝村黨支部書記韓兆羅說,正對陳學娟家大門的,都是當地村民自建的墓地,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而陳學娟家的房子是之後才砌的。至於新建的公墓是為了方便老百姓祭掃,儘量地選擇在原來的老墓地周邊,距離陳學娟家有兩、三百米遠。至於陳學娟提出的搬遷要求,相關負責人說,目前沒有任何政策支持。不過,考慮到陳學娟家的實際情況,他們會繼續想辦法,用綠化帶進行隔離。從鄉風民俗考慮,出門見墓,的確不太能讓人接受。希望相關部門趕緊兌現承諾,做好綠化帶隔離工作,還陳學娟家一個舒心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