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縣上羅鎮村民竟然發現一隻雕鴞,嚇得趕緊報警!
「喂,110嗎?
我發現了一隻貓頭鷹
而且是一隻見到人都不飛
的貓頭鷹
擔心它遇到壞人
所以向你們報警
.」
網絡圖片貓頭鷹
近日,珙縣上羅鎮莊稼村村民李先生,向上羅鎮派出所報警稱。
「這是什麼情況呢?見到人都不飛走是不是受傷了飛不了???」事不宜遲,必須立即去查看處理。
貓頭鷹可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到達報警人李先生所說的位置以後,民警很快找到了那隻站在水管上一動不動的貓頭鷹。
這隻貓頭鷹個頭較小,全身羽毛呈麻灰色,左側翅膀有傷,初步判斷是一種受傷後無法飛行的幼小貓頭鷹,隨後經過網上查詢和視頻連線動物保護專家確定該貓頭鷹書名為「雕鴞」,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雕鴞【diāo xiāo】(學名:Bubo bubo):亦稱雕梟。屬夜行猛禽,喙堅強而鉤曲,嘴基蠟膜為硬須掩蓋。
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級飛羽缺。尾短圓,尾羽12枚,有時僅10枚。
腳強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後反轉,以利攀緣。爪大而銳。尾脂腺裸出。耳孔周緣有明顯的耳狀簇羽,有助於夜間分辨聲響與夜間定位。胸部體羽多具顯著花紋。
多棲息於人跡罕至的密林中,營巢於樹洞或巖隙中。
全天可活動,飛行時緩慢而無聲,通常貼著地面飛行。
食性很廣,主要以各種鼠類為食,也吃兔類、刺蝟、狐狸、豪豬、野貓、鼬、昆蟲、蛙、雉雞以及其他鳥類,有時甚至會捕食有蹄類動物。叫聲深沉。
為了防止這隻受傷的雕鴞受到驚嚇和傷害,民警找來長臂網將雕鴞進行保護性控制後,移交給轄區森林公安派出所,由林業公安民警將雕鴞送往宜賓市動物園進行妥善收治。
同時,民警對村民李先生的報警救助雕鴞的行為予以了積極評價和高度讚揚。
警方提醒:雕鴞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一般棲息於人跡罕至的密林中,以捕食鼠類為食,在我國東北和西南地區均有分布。
野生動物在沒有受傷時,儘量不要去打擾它們,更不能去誘捕、獵殺它們。如果發現販賣、獵殺野生動物的現象,請拔打110報警電話。
動動手指
讓更多人知道...
兜兜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請大家點擊識別二維碼關注
▍編輯來源:珙州衛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綜合編輯:珙縣兜兜
兜兜友情合作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