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浙江省地震局方面稱,杭州、溫州、台州、紹興等全省多個地區均接到民眾反饋有震感。
「浙江在線記者自浙江省地震局方面獲悉,受此影響,杭州、溫州、台州、紹興等地區陸續接到民眾反饋有震感的情況。」
▼演員秦昊第一時間發微博,稱伊能靜抱著小孩站在門框處:
據網友@漳平城市發展:福州剛剛晃的厲害,地震,持續有近1分鐘!
▼很多杭州網友表示有明顯震感!
在杭州濱江上班的網友「寒」發微信朋友圈,稱「我們辦公室晃動厲害,頭都感覺有點暈,晃動持續30秒左右」。
今天是「5.12防災減災日」。
上午,全省多個地市統一試鳴防空防災音響警報,以檢驗和確保防空防災警報的靈敏、有效,增強全民國防觀念和防空防災意識。
近年來各地地震頻發,災難之餘,
地震逃生知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當地球仿佛開啟"振動模式時"
自救
自救
自救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從歷次大地震的經驗得知,地震發生後,一天內扒出的人,救活率80%,第二天救活率有30-40%,時間越長,存活率越低。地震對人身的傷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一旦被埋壓後,要做到:
1、被埋壓在廢墟下時,至關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發生崩潰,要有勇氣和毅力。強烈的求生欲望和充滿信心的樂觀精神,是自救過程中創造奇蹟的強大動力。
2、被壓埋後,注意用溼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頭部,避免灰塵嗆悶發生窒息及意外事故,儘量活動手和腳,消除壓在身上的各種物體,用周圍可搬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擴大安全活動空間,保障有足夠的空氣。條件允許時,應儘量設法逃避險境,朝更安全寬敞、有光亮的地方移動。
3、被埋壓後,要注意觀察周圍環境,尋找通道,設法爬出去,無法爬出去時,不要大聲呼喊,當聽到外面有人時再呼叫或敲擊出聲,向外界傳信息求救。
4、無力脫險時,儘量減少體力消耗,尋找食物和水,並計劃使用,樂觀等待時機,想辦法與外面援救人員取得聯繫。
救人應當先從最近處救起,不論是家人、鄰居、工作崗位上的同事,或是路人,只要是近處有人被埋壓,就要先救他們,這樣可以爭取時間,減少傷亡。
1、在互救過程中,要有組織,講究方法,避免盲目圖快而增加不應有的傷亡。首先通過偵聽、呼叫、詢問及根據建築物結構特點,判斷被埋人員的位置,特別是頭部方位,在開挖施救中,最好用手一點點撥,不可用利器刨挖。2、如傷勢嚴重,不能自行出來的,不得強拉硬拖,應設法暴露全身,查明傷情,施行包紮固定或急救。3、在互救中,應利用鏟、鐵桿等輕便工具和毛巾、被單、襯衣、木板等方便器材。4、挖掘時要分清哪些是支撐物,哪些是壓埋阻擋物,應保護支撐物,清除埋壓物。5、清除壓埋物及鑽鑿、分割時,有條件的要潑水,以防傷員嗆悶而死。6、對暫時無力救出的傷員,要使廢墟下面的空間保護通風,遞送食品,靜等時機再進行營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