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臺北年薪百萬的工作狂高耀威:「帶睡袋去睡公司也沒關係啊,吹公司冷氣、吃公司零食,上班前半小時再起床,蠻爽的。」
但隨著事業不斷前進,成就感卻漸漸不足以支撐工作之外的組織消耗,以及體制產生的無謂束縛。加上希望生活可以有更高的自主性,高耀威漸漸發展出自己的「減法哲學」,先是減掉百萬(臺幣)年薪來臺南,漸漸再減掉工作項目、減掉工時⋯⋯和老闆娘協調之下,兩人輪流上班半個月,加上原本就有的周休二日,順利達成每人「月休19日」的目標。
圖/biosmonthly.com
這兩年他一面調整自己的工作形態,一面和臺南正興街眾人一起創辦「全球視野最窄」雜誌《正興聞》、和日本接力舉辦不容小覷的「辦公椅滑行大賽」、認同無用才能重獲自由的「無用生活節」、不再總是推崇積極改建,而是學會好好和一個地方說再見的「神隱廢墟告別市集」⋯⋯正興幫的主要聯絡人高耀威——不分上下班——腦中的創意和能量豐沛,行事從容有度,在臺南街區巷弄裡自信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圖/biosmonthly.com
那天,我們佔用那十九分之一,請高耀威花一個下午帶我們走逛臺南。從正興街的巷弄穿幾個彎,就會到鄰近的中正裡活動中心。一樓攤販裡,香腸垂墜搖曳生姿,一旁的阿松悠閒坐著,襯衫敞開開的,很歡迎所有人的樣子。這裡有烤香腸、烤糯米腸,全都用木炭烘烤,炭香足。
圖/biosmonthly.com
過了國華街最繁華的地段,經過賣衣服為主的康樂市場。走出市場不久,則是禁止拍照的名店「銀波布丁」。鮮黃招牌上除了店名和電話,寫著「國宴,園遊會」:天下無不是吃布丁的場合,是個濃妝輕抹兩相宜、討人喜愛的甜點,蹲在街上吃也很好。店門口一位婦人坐在小板凳上,處理一箱箱的雞蛋。銀波布丁一次得買五個,底部焦糖香濃微苦,上層的布丁蛋香濃鬱、口感滑順,一入口就有種直接明白的純粹味道。
圖/biosmonthly.com
回憶起過去在臺北的生活,就像是一場漫漫的練習,他笑說,已經學會了分辨什麼是自己想要的、對方是抱著怎樣的心態來合作。只要堅定好自己的心意,就不會輕易被改變。
圖/biosmonthly.com
但就個人來說,最大的困難不是執行;當一個燃燒熱情的工作狂戴上權力的魔戒,面對巨大的成功及隨之而來的誘惑,高耀威不斷提醒自己:「當我們的東西有了價值,大家都給出超多能量把我們拱上天,這時候就要趕快放下。」
高耀威活躍的臺南「正興街」,以及臨近的國華街一帶,因為街道復興運動而竄紅,擁有自己獨特的在地美學與生活故事,自然而然形成了一個迷人、極具特色,且極值得探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