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前兩周零售增速26%
11月車市零售保持26%的較快增速,其中第一周的零售達到6.98萬臺/日,同比增速達到47%;第二周的零售達到5.38萬臺/日,同比增速達到14%。第二周的零售走勢稍慢,這也中有部分廠家數據的暫時異常的影響,總體看第二周主力廠家零售的走勢仍很強,第三周的零售估計還能上升一些,市場狀態仍是超強的。
2.11月前兩周批發增速28%
11月前兩周乘用車廠家批發走勢保持28%的超強增速,其中第一周的批發增速達到47%的超強增速,這也是第一周的經銷商進貨積極的結果。而第二周的廠家批發達到6.3萬臺的增速,19%的增速也是較快的,總體看,年末車市的火爆應該變化可能性不大,而一些廠家開始考慮穩健產銷的節奏控制。
3.網約車的管理規範也對出租帶來促進
交通運輸部公布了《關於網絡預約出租汽車車輛準入和退出有關工作流程的通知》。對已通過出租汽車行政主管部門審核的車輛,登記或變更為「預約出租客運」,並將相關信息向出租汽車行政主管部門反饋。網約車自註冊登記之日起,5年內每年檢驗1次,超過5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這也是很嚴格的管理,有利於均衡出租與網約車的成本差異。而網約車的補充對降低出租的成本,抑制過高份子錢等也是很好的促進 ,總體增大了出租總量供給,是很好的事情。
4.深圳公交車純電動化率達到100%是補貼陷阱
新能源車的發展不是拔苗助長的結果,消費需求靠政策的強力拉動後面臨輕緩不接的情況。近日看到深圳公交車100%,感覺是巨大的危險,這是企業的陷阱,大量的新能源車更新主要是送錢,一次性送錢過多,導致後面缺乏跟進行,明年如何過是大問題,,大家的努力是補貼高時利益最大化,而不是為了可持續發展。其他城市不會向深圳一樣的捨得花錢補貼,除非有利益的新平衡,這也是很大的問題。
5.汽車平行進口試點效果較差
平行進口車是我們本土經銷商為了獲取國際車企的進口貿易利潤而採取的有效措施,目前看與宣傳的差距很大,考慮到國家的政策支持力度超強,但實際價格促進不大,進口量增長也不明顯,平行進口的實際效果並不理想。這樣的平行進口較差主要是是市場自身的變化,消費者對進口車的品牌購買安全仍是很重視的,價格小幅讓利並不能有效吸引客戶。而宣傳的價格爆降也是宣傳而已,畢竟平行進口的目的是老闆掙錢。
6.上汽奧迪的推出改變世界豪華車的格局
近期上海奧迪籤約,這雖然僅是上海大眾內部的一個品牌增加,似乎事情不大。但這是世界豪華車市場的重大變數因素,由於中國消費者的豪車需求旺盛,中國豪車的陣容變化將大幅影響銷量。而16年的豪車三強的世界銷量差距仍在10萬臺左右,中國增量可能影響世界豪車的競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