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8日下午,南陽市南都中醫館內熱鬧非凡,空氣中瀰漫著絲絲艾香,「歡度中秋迎國慶,中醫為媒話養生」聯歡活動在這裡隆重舉行,共慶祖國華誕,共話健康養生。南陽市生態文明促進會副秘書長綠色有機委員會副主任付立典先生,應邀出席了活動。
南陽市生態文明促進會副秘書長綠色有機委員會副主任
金航有機農場理事長
付立典先生講有機農業與健康
南都中醫館的王啟館長致辭
南都中醫館的王啟館長致辭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聯歡會,並講解中醫保健與養生知識,付立典付總向大家講解有機農業與健康產業之間的關係,並盛情邀請大家品嘗有機廣陽大棗,「這棗脆甜好吃,著實吃到了童年的味道。」大家對此讚不絕口。
據方城縣誌記載,西漢末年王莽攆劉秀途經方城廣陽,劉秀和將士們饑渴難耐,食棗後喜言道:「此棗甘美醇香,我等得救也。」劉秀登基稱帝後御封廣陽大棗為「貢棗」。
在「醫聖」張仲景著的《傷寒雜病論》一書裡,利用結合棗的功效,針對各種傷寒雜病療效顯著,總計留下了112種方劑,被後世尊為「經方」。
廣陽大棗味甘性溫,健脾養血安神,補中益氣,據北京農學院檢測,廣陽大棗鉀的含量為4700mg/kg(系紅土地種植),是香蕉蘋果的含鉀量1倍以上;鈣含量為1200mg/kg,高於海帶、蛋黃、牛奶。其中鋅、鐵、鎂、鈉、銅、錳等礦質元素含量也很高,對人體健康有著良好的功效,入藥效果極佳。
近二十餘年來,廣陽大棗瀕臨滅絕。方城縣金航林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求助於全國棗樹研發領導小組組長、北京農學院副院長張鐵強教授及團隊,成立了北京農學院廣陽大棗科研基地,經過五年的不懈努力,現已成功拯救廣陽大棗200餘畝,育苗10萬餘株,年產廣陽大棗15000餘公斤。
更多精彩,請關注宛美有機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