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齡81歲老人騎摩託車13天環島1139公裡,告訴你人為什麼要活著

2021-02-22 華人頻道官方

短片故事源於一次重逢——5位年過80歲的老人,相聚在昔日好友的追悼會上,對著大家年輕時候在海邊的照片,勾起了他們騎摩託車環島旅行的夢想。雖然在照片中的7個人裡面,有2人已經離開了人世。在漫長的6個月的準備過程中,他們拔掉了吊針,丟掉拐杖,扔掉藥丸,積極鍛鍊身體。最終穿上帥氣的機車裝,帶上兩位故去朋友的照片,毅然跨上摩託車,踏上了環島的旅程。

最終,5個老人來到了年輕時候合影的海邊。他們舉著朋友的遺像,面朝大海,站成一排。就像年輕的時候一樣,依然是7個人,依然是這片海,沒有絲毫物是人非的感傷,只有夢想實現後的豪情萬丈。短片音樂選用了日本音樂人「恰克與飛鳥」的名曲《on your mark》,激蕩人心的旋律與畫面的配合度堪稱完美。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廣告人廖伊森除夕之夜在網絡發布《夢騎士》,短短兩天便獲得了數萬網友的轉發,掀起風潮。截至發稿日,這則廣告已成為各大中文視頻網站的熱門,點擊率破百萬。

眾多留言中,「eros320」這樣說:「眼淚默默地流出眼眶,哥三十歲的西北漢子,好多年沒流過這東西了。純爺們兒眼睛紅了!」 短片最感人的一幕,是一位不老騎士在車頭掛上妻子年輕模樣的照片,背後則背著已經去世好友的遺像,向著大海和紅日飛馳而去。

「看完視頻,我才明白什麼叫做夫妻!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不僅是在老去之後還能相濡以沫,更是即便生死兩茫茫,我仍然時刻惦記著你,沒有忘記我們當初的約定。」網友留言道。

除了感動,網友們還收穫了很多。「K介子」表示「看完視頻覺得自己很幸福。」而對於影片在追問的「人為什麼活著」,廣告結尾處也給出了答案——屏幕上打出的一個「夢」字。很多網友心裡一顫,「沒有更恰當的字眼了。」

伴隨走紅網絡,短片的背後故事也得到了網友關注。

網友們猜測如此感人的短片,是否有原型故事支撐?臺灣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證實,廣告的確是改編自該基金會在2007年11月23日所發起的「挑戰八十、超越千裡——不老騎士摩託車環臺日記」活動。

17位平均81歲的不老騎士環島旅行歷時13天,走過1139公裡,最終實現了環島的夢想。但在這段廣告播出時,已有兩位老人相繼離開人世,令人唏噓。

該基金會表示,在這17位不老騎士中,年紀最大的89歲,最小的72歲,他們當中有2位罹患癌症,4位需要戴助聽器,5位有高血壓,8位有心臟病,每一位都有關節退化的毛病。然而他們卻因不甘放棄夢想,毅然決然在八十多歲的秋天,朝著共同的夢想前進。

「決定跨上徵程,挑戰才真正開始。有的人出發前才考取機車駕照,有的人騎到半路不小心睡著,有的人則在險峻的沿海公路上出車禍,但他們精神很好,總是大喊:『年輕的感覺全都出來了!』」 一路上,感動相伴。

比如短片中那位帶著妻子照片上路的老人原型叫何清桐,今年81歲。年輕的時候何清桐就經常騎著摩託車帶妻子環島旅行。但不幸的是,他的妻子在二十多年前就去世了。為了實現當初向妻子許下的,「如果80歲還活著的就帶她再次環島旅行」的諾言,老爺爺帶著妻子的照片,再次踏上了旅途。「阿桐伯到墳前上香,曾喃喃地說:『我最後給你載一程,到死了還是一樣。』其實老人很容易被遺忘,仿佛只能被安置在電視機前。

人為什麼活著?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愛機車?因為沒有任何媽了逼的原因
    ➤五個臺灣老人騎摩託車環島13天,平均年齡81歲編輯  /  本男
  • 一場讓你樂在騎中的200公裡環島騎行,你HOLD住了嗎?
    ,年齡最大的騎友已經86歲。全程精英組(200公裡,環島一圈)▼半程挑戰組(100公裡,環島半圈)▼體驗組(10-20公裡,崇明自行車綠道體驗)▼悟空車隊富盛1隊大男孩車隊騎聚一堂車隊March車隊本次嘉年華除了環島騎行外主會場還設置了兒童滑步車賽這群2-4歲的小騎手們樂在騎中玩得不亦樂乎▼
  • 平均75歲,300位老人追夢海選,日夜排練,被這群「乘風破浪的爺爺奶奶」感動哭了!
    今天要說的是這群老人,簡直是乘風破浪的爺爺奶奶!真不敢相信,這群爺爺奶奶的平均年齡居然有75歲了!!看到他們神採奕奕的樣子,真是又熱血又感動啊~沒看過的朋友可以回顧下由「不老騎士」改編的一則廣告,不過,記得準備紙巾…17個平均年齡81歲的老爺爺,經過半年期的準備,從臺中出發環島騎行1178 公裡,他們用13天在路上的經歷告訴大家:「只要有夢,什麼時候都不晚!」這事多酷啊~不過,騎行畢竟太有挑戰性了,為了更接地氣,也為了讓更多老人參與進來,弘道基金會才又想到了「仙角百老匯」這個創意。
  • 81歲老人成功申領駕駛證,科目二三一次滿分過!
    舒仕開老人拿到駕駛證 受訪者供圖「我從小就有一個駕駛夢。」舒仕開老人稱,參軍時想當汽車兵,但部隊安排自己成為了警衛員;轉業到工廠,由於一門心思幹工作,沒有閒時間學開車;到了退休,不幸患上喉癌,等疾病治癒之後,年齡又過了70歲。各種陰差陽錯,讓老人的駕駛夢未能實現。
  • 閃電自行車騎士環島騎行亮點
    12月18日閃電騎士們從三亞大東海出發後延西線騎行一路風馳電掣騎行近
  • 「大爺,你的摩託車在這裡」——崇陽粗心小妹騎錯摩託車急尋車主!
    5月12日早上,網友沈婭(化名)在吃完早餐後,粗心的將別人的摩託車誤作自己的車騎走,當她發現騎錯了車返回尋找時,卻已經找不到車主人了。昨晚,身懷內疚的沈婭找到小編請求幫忙尋找車主。通過沈婭得知,她最近準備考駕照,每天都要趕到駕校去學習。5月12日早上七點多,沈婭跟往常一樣騎著摩託車去駕校,半途在清水灣一早餐店過個早,隨後又騎著摩託車趕往駕校。
  • 騎遇Formosa,把臺灣變成自行車之島
    在8日上午盛大啟動的2014年臺灣自行車節主軸活動「騎遇福爾摩沙」上,來自全島、包括大陸的435位選手齊聚一堂,他們計劃騎乘自行車以9天時間環繞臺灣島一圈,將自行車運動帶來的快樂帶到寶島的每個角落。由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指導,臺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與臺灣自行車研發中心主辦的「騎遇福爾摩沙900」活動,8日上午在臺北市政府東廣場舉行啟動儀式。
  • 徒步的意義,你為什麼要「環島徒步」?
    試想有一天你下晚班或和朋友吃完飯走在環島路上,冷不丁地見到數千人夢遊一般往一個方向去,會有什麼的感受?據曾經徒步中的敘述,走在大街上被市民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你們在幹嗎?」有時還有些因簡單回答帶來的更為不解的追問,諸如「為什麼不坐車?為什麼要走這麼遠?」人們很難理解他們為何要不眠不休地徒步。而回答這些問題的難度,不亞於馬洛裡面對「為什麼要登山」這樣的命題。
  • 廣西63歲老頭空手騎摩託車,比鬼火少年還厲害,連續4年炫技經驗
    曾經在很多省市的道路上都有一個神秘的團體,他們叫機車少年,經常開著各種各樣的炫酷摩託車,在道路上展示自己過人的技巧,時不時的還會把雙手鬆開,讓車子在路上自由行駛。但這在大家眼中都是年輕人的把戲,沒想到最近廣西玉林的一條道路上,卻有一位63歲的老人,在路上騎著自己古老的摩託車炫耀奇葩的技巧。
  • 19歲環島騎行:遇見1000公裡的臺灣|微信分享會報名
    95年射手座,青島大嫚兒,19歲臺灣環島騎行1000多公裡,在泰國做義工,泰北大象山上教小孩子漢語,曾在日本朝霧高原挑戰滑翔傘。喜歡攝影和寫日記,做個旅拍愛好者,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從不會騎自行車到環臺灣騎行千裡,是我旅途中最酷的事兒。更多故事,周三見!
  • 最牛同學會:平均年齡超78歲 請來96歲班主任
    尋找「失聯」同學上周六記者參加了一場同學會,在座每一位都是真正的「老」同學——平均年齡超過78歲,班主任老師已經96歲。兩年同窗情,在他們心中保藏了60年。這場同學會定在中央大街一家飯店包房裡。圍坐圓桌的是20多位白髮老人。牆上還有一張海報:「哈爾濱18中學57屆三年八班同學會——畢業60周年」。在座的同學們平均年齡78歲,班主任老師96歲。聚會開始,班長號召,依照慣例,唱班歌。同學們拿出歌片和花鏡,合唱一首《讓我們蕩起雙槳》。1954年,哈爾濱市第十八中學建校,1955年秋季開學前,一部分學生從五中、十四中調來,混編為9個班,至1957年初中畢業。
  • 平均年齡79歲!三位老人幾腳就踹開門……厲害了!
    當時,75歲的鄰居羅亞洲和兒子小羅燒了一桌的菜,正吃到一半,聽到隔壁傳開呼救聲,羅亞洲立馬放下碗筷,跑到樓道觀察。 88歲的應獻嶽、74歲的王同孝也聞訊趕來,三位老人聞到孫爺爺家門口瀰漫著一股濃重的味道,情況危急。 羅亞洲立即立即讓兒子小羅打119報警。三位老人當機立斷,準備破門而入。
  • 小學生騎獨輪車環寶島,圓一生只有一次的夢!
    在寶島臺灣騎車環島是許多人的夢想,但一般人可能沒想過騎獨輪車也能環島,位於臺灣省高雄市大寮區的翁園國小獨輪車隊11位小朋友,在今年一月下旬至二月間完成
  • 平均年齡38.4歲!「打工人」年紀越來越大,年輕人都去哪了?
    打工是現在絕大多數人生活的常態,畢竟創業做生意的只有少部分人,所以在退休之前,無論是年輕人、中年人,又或是老年人,不是在打工就是在打工的路上。而就在老齡化不斷加重的這些年裡,我國打工人的平均年齡在不斷增加,因為越來越多的老人在退休之後又重新參與到了打工人的行列,所以國內勞動人口的平均年齡這些年一直都在上漲。
  • 騎摩託車超速被罰款、扣分…摩託車也限速你知道嗎?
    作為「騎士」,特別是年輕人,有時候騎摩託車就追求一個高速,殊不知這樣的駕駛方法會產生嚴重的危害,稍有操作不慎就會發生事故。6月9日17時57分,山西高速交警三支隊九大隊值班室接到卡口預警,兩輛摩託車駛入大隊轄區。
  • 【單車環島】感謝一路有你 未來繼續同行
    環臺9天也許這一路讓你釋放了情懷也許讓你找到了生活的方向這一次你帶著勇氣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