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裕量,江西贛州上猶人,泉州某服裝廠的工人。
前幾日他向中國石油福建銷售詢問:「我車裡還空了一個位置,可以帶一個老鄉回家,應該怎麼聯繫?」
往年,他也騎摩託車,今年,他選擇自駕回老家。
「今年天氣比以前冷,過去我騎過,大家幫了我很多,現在我有車了,希望能帶幾個老鄉回去,讓他們少受點苦。」
他口中的老鄉就是很多人並不了解的返鄉鐵騎。每年這時,他們都騎摩託車,踏上回家的路。
今天清晨6:30,天剛擦亮,近1200輛返鄉過年的摩託車從福建泉州、廈門、福州、漳州等地出發,踏上千裡返鄉路。寒冷的天氣絲毫不影響鐵騎們回家的心情。
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西5省的近100座中國石油加油站將為鐵騎們提供:
免費加油
免費快餐
免費薑湯熱茶
免費交通反光背心
免費交通意外險(保額20萬元)
免費圍巾
免費地圖
幫助聯繫摩託車修理
幫助提供手機充電
幫助提供鐵騎休息點
這樣的幫助,中國石油已經做了7年。
50公裡一個站點的設置很是科學,老鄉們每騎1-2個小時就可以到加油站歇息暖身,就這樣,50公裡一個、50公裡一個,只要憑藉中國石油特製的「溫暖回家路·鐵騎返鄉」專用油卡,就可以得到中國石油的幫助。
當人們還在擔心春運期間在火車站被擠的頭暈目眩時,對於有些人來說,「想要被擠」也是一種奢望。
誰都知道騎摩託車回家危險,為什麼他們還非得這麼做?
「兒子就要訂婚了,女方要20萬彩禮,負擔很重啊,平時能省就省一些吧!」這是江西於都的鐘定峰最近幸福的煩惱。
「我老家沒有火車,只有長途大巴,長途大巴到不了縣城,得轉好幾趟車。」謝銀連今年是第一次參加鐵騎活動。
方便快捷、省錢、買票難是老鄉們選擇騎摩託車回家的主要原因。
很多鐵騎的家鄉在江西、湖北、廣西等地的縣城農村,位置比較偏遠,有些地方的道路甚至只能過摩託車,公共運輸不便,騎摩託車反而更方便。
另外車票的費用對於老鄉們來說也是一大筆支出,為了省下回家的車票錢,他們不得不選擇這種危險的方式。
明知危險,可不論多麼艱辛,即便寒風將手腳凍的冰涼,他們也義無反顧,因為路的盡頭就是家鄉。
中國石油不是「鐵騎返鄉」的組織者,只是想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提供儘量多的幫助。
每一年,我們都會說,「老鄉,今年的票你試著買一買,說不定沒那麼難買,別騎了,太危險」;「你是於都的啊,有一位於都的車主你可以搭他的順風車回去,今年別騎了」……
少則十幾個小時,多則五六天的路程,寒風刺骨,鐵騎們用塑料薄膜在小腿上裹上好幾層抵禦風寒,卻依然堅持不過半個小時就會渾身凍透。
我們希望老鄉們能有更好的方式回到家鄉,也希望他們與中國石油用更好的方式結緣相見。
為了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溫暖回家路,中國石油發起了「愛心順風車」公益活動,愛心車主每成功送一人返鄉,中國石油將送出200元油費補貼。
越來越多買了汽車的返鄉鐵騎加入愛心車主隊伍,他們願意把曾經感受到的溫暖傳播給更多的人,今年,預計愛心順風車將超過500輛。
7年來,從最開始的1天到今年的40天;從最開始的4項幫助到現在的10項;從最開始陌生到如今和鐵騎成為朋友,中國石油對返鄉鐵騎的幫助與服務一直在升級。
可喜的是,數據顯示,目前返鄉鐵騎的數量在不斷回落,巔峰時期,中國石油曾經一年幫助過30000多人次,而2017年減少到了1082人,根據今年的報名情況,這一數字還在不斷減少。
數量的減少體現著我國經濟社會的變遷,國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全面加速讓鐵騎回家的路不再艱難;鐵騎收入的不斷上升讓他們捨得花錢買票;還有的人甚至不用背井離鄉來到沿海打工,回鄉就業讓他們也能過的更好。
不論數量如何減少,我們依然可以承諾,您若再來,我一定在。
幾年的幫助,對於五省參與的中國石油加油站來說,「鐵騎返鄉」已經成為他們每年入冬就開始惦記的事兒。
給鐵騎的薑湯熱茶是他們每晚親手熬製的;茶葉蛋也是他們親手煮的。看著食堂擺的七零八落的食材,小編都能想像,他們是如何忙碌著為鐵騎們準備食物。甚至有的加油站員工家屬也加入他們,成為志願者。
幫助別人,成就自己,一杯小小的薑湯熱茶將鐵騎和中國石油緊緊的連在一起。
遠遠的,
一輛摩託車朝著加油站駛來,
反光背心讓他更加惹眼,
紅色的圍巾襯出了他臉上的喜色。
車還沒停穩,
就聽到他高興地說:
「我又來啦~又來麻煩你們啦~可是我把專用油卡弄丟了。」
「丟了也沒關係,我們認識你!」
文|杜賽男
責任編輯|杜賽男
素材來源|福建銷售
本文歡迎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並請在文章前註明:本文首發於中國石油,微信號:CNPC-online,附上以下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