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宮劇中,每位妃嬪都有自己的稱號,當然階級不同代表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也不同,不過在《甄嬛傳》中,有一些妃嬪的稱號代表的不只是自己的地位,也代表著皇上對其的心意,只是皇上有時冊封嬪妃表面是抬舉,實則是諷刺,但劇中最諷刺的封號不是「襄嬪」,也不是「鸝妃」,而是她!
曹貴人原本是華妃的爪牙,但是卻因為華妃失勢後,曹貴人臨時叛變,舉報華妃一切罪責,而這時雍正為了獎勵曹貴人,於是晉她為襄嬪,原本襄嬪以為自己從此一步登高,孩子以後也有了保障,於是驚喜往外!可其實「襄嬪」這個封號實際是雍正在諷刺曹貴人,因為她背叛舊日主人,所以最後襄嬪才慘死在了雍正和太后的手下!
安陵容原本是甄嬛的好姐妹,但最終因為受到皇后的挑撥,所以背叛了甄嬛,還三番五次陷害她,導致兩人成為了死敵!後來在甄嬛再次得寵後,安陵容因為父親入獄前來求情,但是卻被甄嬛羞辱,於是在皇后的提點下,安陵容懷孕了,這時雍正給安陵容賜封號,在甄嬛的提醒下,雍正封安陵容為「鸝妃」,眾所周知安陵容在雍正心中就是一隻鳥,從未當過真正的妃嬪,但是這個稱號更是讓安陵容瞬間明白了自己的地位,所以非常生氣!
劇中最諷刺的封號不是「襄嬪」,也不是「鸝妃」,而是她「莞妃」!從一開始進宮,甄嬛就被封為「莞常在」,從那時起皇后就知道了甄嬛是純元的替身,再到甄嬛受寵時,安陵容撞見雍正叫甄嬛「莞莞」,皇后更是確定了這個事實,所以在甄嬛被賜封為「莞妃」時,宜修便利用純元的舊衣扳倒了甄嬛!
最終甄嬛才發現自己只是個替身,所以劇中最諷刺的封號不是「襄嬪」,也不是「鸝妃」,而是她「莞妃」!在甄嬛從甘露寺回宮時,皇上想要彌補甄嬛,於是便封甄嬛為「熹貴妃」,只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甄嬛早已把他視作死敵,無論他怎麼彌補都無濟於事!
公益分享
[版權聲明] 圖文來源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侵權處理] 圖片無從溯源,如涉版權問題,24小時內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