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忙於籌備「蝸牛英語」小程序的上線,每天以手記的形式,記載心一早期英語啟蒙,和目前的閱讀進展。
為了弘揚「親子共讀,終身學習」的理念,心一媽媽鼓起勇氣,決定以身作則,發起「媽媽學英語」的倡議,每天用英語寫育兒手記。
在我們家,我負責心一的英語,心一媽媽負責中文。多年來,心一媽媽很少使用英文,再加上早期未受嚴格的語法、句型訓練,儘管日常英語與菲傭交流沒有問題,但用英語寫日記,缺陷便顯露出來。
開始的十幾篇日記,媽媽請心一校對、修訂,堅持了下來。後來由我校對了幾篇,建議心一媽媽停止。基本句子結構如果有誤,表達呈現中式痕跡,就不能繼續了,否則錯誤積重難返。我建議心一媽媽採用我的「英語回爐大法」。
這個辦法的起源,還是多年前的新概念中英翻譯法,即:看著新概念課本的中文,寫出英文,再和原文對照,找出差距。這是最好的翻譯訓練。
我後來引申出新概念的「輕背誦」方法,即看一句,默記,閉眼,複述一遍,再睜眼,對照原文,比較,得出差距。若想更嚴謹,可寫下來,我稱作「輕默寫」。
有了孩子之後,在引導孩子閱讀繪本之餘,家長也可以這樣重新撿起英文。人人適用。英語中高級以上的家長,用這種方法,返樸歸真,能使自己的英文更地道自如。心一的日常英語遠比我地道,就是出自這種繪本、動畫片裡純正語言的童子功。
我舉個例子,比如繪本小紅帽第一頁:
我們可以一句一句地「輕背誦」或者「輕默寫」:
一,默讀「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little girl who lived with her mommy in a cottage on the edge of a big forest」,如果記不住,再默讀一遍。
二,閉眼,默默複述一遍。肯定會卡住,不要緊,睜眼再瞥一眼。
三,反思,卡在哪裡了,是語意忘了,還是表達不出來?
四,再把原文仔細讀一遍,領悟自己與之的差距。
五,如果能寫個小眉批或小札記當做心得,最好。這一句,我會評點道,「此句後面一串三個介詞短語,曉暢,行雲流水。」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基本語法結構沒打好基礎的家長,最好採用「輕默寫」的方式,尤其要盯著「is, has」等「be動詞」出現的地方,以及動詞的變化,自己領悟參透。
對於家長而言,這種方式一箭三雕,一,在孩子眼前樹立學習的榜樣;二,深入了解孩子的世界,和孩子討論繪本中的人物、情節,與孩子更有共同語言;三,順便回爐了英語,提升地道語言表達。真得感謝孩子,是他們的到來,為我們提供自我提升的機遇和動力。
親子共讀,一起成長,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就是我們「蝸牛英語」的理念。在這急速時代,做一隻柔軟堅定的蝸牛。日遠途長,我慢故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