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一聲沂蒙我回來了
創作背景:2016年初夏,我們來到革命老區臨沂接受紅色教育,參觀了孟良崮紀念館、臨沂六姐妹紀念館、大青山烈士紀念館,在現場教學中感受當年軍民魚水深情,重溫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短短的兩天,我們每位學員都是在漣漣淚水中度過,大家被老區人民愛黨愛軍的無私情懷所震撼,被當年軍民魚水情誼所感染。
在參觀過程中,展館中展出的一個真實的故事令人深思。故事講的是一個戰士在一次戰鬥中受傷被俘,敵人用盡所有殘酷的手段他仍堅貞不屈,後來被敵人折磨而死。當地百姓知道消息後冒著生命危險為他收屍,最終被從幾十公裡以外趕來的一對夫妻搶會了屍體。在偷運途中發現這個戰士還有微弱的氣息,便想盡一切辦法對其治療,藏地窖轉山洞,挖草藥送糧食,東躲西藏為其療傷,經過半年多的醫治,這位戰士終於傷愈,重新踏上了革命旅程。
1984年這位老戰士重新回到了沂蒙山尋找當年的救命恩人,夫婦倆來到還健在的老人門前雙雙跪倒在地喊道「娘啊,兒子來晚了」,哭著從院門口爬到了屋裡,老太太淚流滿面地說「兒啊 娘等了你42年啊,你咋沒有一點音信呢?」
這個故事深深地震撼著我,老戰士重回沂蒙山的情景在我的腦海裡不斷閃現,沂蒙山小調的旋律也一直在我耳邊迴旋,與此同時,這個故事也讓我陷入了沉思,當年的臨沂人民將「最後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後一尺布拿去做軍裝 最後的老棉襖蓋在擔架上 最後的親骨肉送他上戰場」,這是多麼偉大而崇高的情懷啊。沂蒙人民為中國革命的勝利所作出的巨大貢獻炳彪史冊,這是我們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該忘記的!所以就有了「沂蒙山啊英雄的土地,沂蒙人啊 我的爹娘兄弟」這樣的歌詞框架。
詞曲歡歌 演唱楊東嶽
編曲陳靜峰 錄音劉冰
視頻製作 歡歌
喊一聲蒙山 喊一聲沂水
魂牽夢繞的沂蒙山
我回來了 我回來了
山口的老槐樹又綻新綠
村裡的茅草房變成瓦屋
當年的小推車不見蹤跡
腳下的沂河水喲在輕輕講述
曾記得那玉米煎餅甜如蜜
曾記得柔肩架起的行軍路
曾記得擔架抬出的骨肉情
曾記得孟良崮上風雷激
沂蒙山 英雄的土地
沂蒙人 我的爹娘兄弟
盛開的迎春花漫山遍地
一幢幢新樓房拔地而起
一條條柏油路四通八達
蒙山沂水喲續寫著傳奇
不能忘那小車推出新曙光
不能忘你捨棄兒女護英孤
不能忘聖潔乳汁救親人
不能忘養育之恩感天地
沂蒙山 英雄的土地
沂蒙人 我的爹娘兄弟
喊一聲蒙山 喊一聲沂水
魂牽夢繞的沂蒙山
我回來了 我回來了
喊一聲沂蒙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