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不少市民熱衷在家裡飼養寵物,其中以寵物狗居多。在一些公共場所,隨處可見「遛狗一族」的身影,隨之而來的一些不文明行為,令人反感。
晚上七點,淮河文化廣場內鍛鍊散步的市民有很多,隨著市民一起來的狗狗也不少。一條沒拴牽引繩的小泰迪。左跑跑,右跑跑,旁邊的主人時不時停下來看看它。在廣場綠化帶內,幾個市民聚集在一起聊天,一旁的狗狗們也在一起玩的高興。就在附近,禁止遛狗的標牌,似乎成了擺設。
正在記者採訪時,一位市民發現自己狗狗不見了,扭身便去找狗,還有的市民看到記者拍攝,就帶著自己的狗狗離開了。
在廣場內,沒有拴牽引繩的狗狗還有很多,有的市民任由狗狗自由活動。遇到這些撒歡的狗狗,路過的市民只有繞路走,有的人遠遠地就避開了。
記者注意到,有的狗狗在廣場中亂竄,有的還在樹旁隨地大小便,而不遠處的主人並沒有制止這些行為。在綠化帶,小山坡內,都有不少狗狗撒歡奔跑。對此,市民非常反感。
2017年10月1日,蚌埠市城市管理條例正式施行,條例中規定,飼養犬只的,應當到公安機關辦理犬只準養證。帶犬只到戶外時,應當為犬只佩戴準養證號牌,拴系不超過一點五米的繩鏈,及時清理糞便。公安機關作為養犬管理的主管部門,也會接到犬只擾民的報警。如果飼養犬只,給他人帶來了傷害或者造成了一定影響,需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寵物在製造這些不文明現象的同時,其實反映出的是主人的素養。文明養狗,這應該是每一位養狗人的義務。
記者:尹玲 陳晨
編輯:王穎君
審核:李琥
本條新聞由蚌埠廣播電視臺採制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