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了,不愛穿衣服,不知道害羞」
「走路晃頭晃腦,有時肩膀還會撞在門框上」
「太不識逗了,玩得好好的,笑著笑著卻突然哭了」
孩子有以上表現,家長可要小心了,孩子可能正遭受「感覺統合失調」的困擾。感覺統合失調是一種心理疾病,兒童發病率約為10-30%,它與多動症和厭學並列,是兒童三大心理問題之一,也是兒童森林療育的重要課題。
通常,我們的大腦將「五感」傳來的信息進行分析和綜合處理後,作出正確應答,大腦和感覺器官這種統一協調的工作就是「感覺統合」。由於兒童大腦發育並不成熟,各神經元之間及與外界未建立很好的聯繫,容易出現「感覺統合失調」。除了開篇所述徵狀外,兒童感覺統合失調主要表現在身體運動不協調、身體平衡能力差、結構和空間知覺障礙、語言表達能力不佳和觸覺防禦障礙等五個方面。
對於感覺統合失調的治療,專家認為關鍵在於後天教育和訓練。兒童感覺統合失調最有效治療時機是十歲之前,一般經過兩三個月的訓練,多數孩子可以完全自愈。目前有很多兒童感覺統合失調訓練的成熟方法,2006年全球相關訓練器材銷售額突破了200億美元,據說國外兒童感統訓練俱樂部比成人健身俱樂部要多出幾倍。
那麼,有沒有與森林或是園藝相結合的兒童感覺統合訓練方法呢?我們粗粗查了一下,雖然沒有找到案例,但是意外發現,農村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率要遠遠低於城市。我想這應該與農村兒童接觸自然機會多、活動方式多、活動量大有直接關係。另外,我們已經建好的森林遊樂區或自然觀察徑,基本滿足感覺統合訓練要求。例如,用於訓練前庭平衡和本體感覺的吊攬、鞦韆、平衡木、陽光隧道等,他們都是森林遊樂區的常見設施;而用於訓練視覺和觸覺失調的拼裝、繪畫、走迷宮和泥土遊戲等,在森林中進行也會更便利。所以利用森林開展兒童感覺統合失調訓練,市場潛力非常巨大。
關心健康,關注森林療養
廁所快沒紙了,眾籌出本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