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章子怡在微博上,曬出了給大女兒慶祝15歲生日的照片。
照片中,亭亭玉立的小蘋果依偎在章子怡身邊,一臉幸福。
章子怡也大方地喊出對小蘋果的愛:
「我們漂亮的大女兒15歲啦,就這樣幸福快樂健康地長大吧!」
這條微博發出後,很多網友都感慨:
章子怡真是太會當媽了。
能得到這樣的評價其實是很難,要知道,7年前,章子怡和汪峰剛開始相戀的時候,網友可是集體唱衰的。
彼時,章子怡和汪峰,不僅身份地位差距懸殊,更重要的是,當時的汪峰已經有了一個8歲的女兒。
貴為國際巨星的章子怡,一結婚就要先給別人當後媽?她能行嗎?
網友們都抱著一種吃瓜的心態,等著看這一家人的好戲。
一轉眼7年過去了,章子怡不僅當好了「後媽」,也當好了自己兩個孩子的「親媽」。
昔日網友的質疑聲早已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對章子怡教育方式的誇讚。
作為普通媽媽,我們可能無法像章子怡一樣,給孩子提供優渥的經濟條件。
但我們能從章子怡身上學到育兒理念和教育方法,並不關乎於金錢、能力、身份、地位。
而是我們每一個父母,都能夠努力做到的,真正給予孩子愛與尊重的育兒智慧。
陪伴
是父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愛
很多人不知道章子怡是如何贏得繼女的心的,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兩個字——陪伴。
章子怡說:
我的大女兒,不是我親生的,她缺失了很多母親的愛,我有緣成為她的母親,我想要把所有的愛都給她。章子怡這樣說,也這樣做。
她把小蘋果接到家中親自照顧:
送小蘋果上學,陪小蘋果逛街,帶小蘋果旅行,家庭聚會也好,甚至是外出工作,都隨時把孩子帶在身邊。
她在努力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溫暖那個從小沒有母親陪伴的孩子的心。
我曾被一個很小的細節打動,章子怡參加綜藝節目時,需要挑戰極限運動,節目組要求,參加運動前,需要跟一個家人聯繫。
令人意外的是,章子怡沒有打給汪峰,而是打給了小蘋果,還跟小蘋果說:
「千萬不要告訴爸爸哦。」
這樣親密無間的關係,沒有多年來以真心換真心的陪伴,是不可能做到的。
汪峰曾在節目上說:
我從熙熙身上所發生的事情,我才明白一個道理:
有的時候,陪伴比血緣還重要,如果你是他的爸爸媽媽,但是幾年完全沒有陪伴,就跟陌生人一樣沒有太大區別。
我們常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其實對於親子關係來說,更是如此。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嘴上的愛,並不是真正的愛。
真正的愛,是願意花時間,陪伴孩子的成長。
很多父母會藉口工作忙,自認為「我是在為了孩子的將來努力賺錢。」
其實,再忙的工作,也一定能抽出陪伴孩子的時間,問題的關鍵,在於,你願不願意花這個心思。
你願不願意協調自己的工作,你願不願意做好自己的時間管理,你願不願意犧牲掉一部分個人玩樂的時間,你願不願意將陪伴孩子列入自己的必做事項。
其實決定了你收穫什麼樣的親子關係。
孩子的不同階段
媽媽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我一直覺得章子怡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媽媽,因為她非常清楚地明白,媽媽在孩子人生的不同階段,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章子怡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做媽媽是一輩子的事情。
是呀,從你懷胎十月生下那個柔軟的小嬰兒開始,你就成為了一個媽媽。
你要陪伴TA,從嗷嗷待哺到牙牙學語,從搖搖晃晃地第一次爬行到勇敢攀上人生的山峰。
孩子在日復一日地成長,同樣地,媽媽也需要成長,在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我們也要學著成長為不一樣的媽媽。
前段時間,章子怡剛剛生下二胎,對於還在襁褓中的小兒子,章子怡是一個無微不至,細心照顧孩子的媽媽。
她和我們一樣,是一個母乳媽媽,同時,她還細心地照顧小嬰兒的吃喝拉撒,連兒子的剃頭工作,她也絕不假手於人。
在孩子剛出生時,儘可能地給予孩子最親密最溫柔的陪伴,是一個媽媽,能給孩子的最好的呵護。
而對於馬上5歲的女兒醒醒,她明白:
孩子開始長大了,父母要做的,是鼓勵她勇敢地探索這個世界,同時,站在離她不遠的地方,保護好她。
這個時候的章子怡,更像是一個陪伴者。
她陪著醒醒去騎馬、跳舞、練跆拳道,陪著醒醒玩過家家,只要醒醒喜歡,她都鼓勵孩子去學習和嘗試。
曾經有人問過她,想不想讓醒寶進軍娛樂圈。
她說,孩子還小,等她大了,我們尊重她的一切決定。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不給孩子的未來設限,讓她自由快樂的成長,是一個媽媽,能給孩子的最強的支持。
而對於已經15歲的大女兒,章子怡把自己當成了閨蜜的角色。
她們一起逛街,一起旅行,一起拍照,還在萬聖節的時候,一起化成恐怖的模樣,甚至一起分享自己的小秘密。
她雖然是媽媽,卻有著十分恰當的分寸感,知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尊重和理解。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能平等的對待孩子,適時地退出孩子的生活,是一個媽媽,能給孩子的最大的尊重。
做好自己
才能成為更好的媽媽
我們都知道,在成為媽媽後,我們需要花很多很多的精力去照顧孩子。
很多媽媽,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迷茫,也很容易失去一部分的自我。
《82年生的金智英》中,金智英就曾看著眼前的生活,陷入了迷茫與懷疑中:
作為某人的媽媽,某人的妻子,有時候也覺得幸福,又有種被囚禁在什麼地方的感覺。
成為母親的我們,在日復一日地育兒過程中,其實是很容易陷入這樣的懷疑之中的
——家庭與事業的衝突,成為好媽媽與成為好自己的衝突,很容易讓一個母親,焦慮,且迷失方向。
每當我們迷茫的時候,每當我們困惑的時候,也許我們可以學學章子怡——成為母親,但也不要失去自己。
我們都知道她是三個孩子的媽媽,我們都知道她非常愛孩子,我們都知道她的經濟條件足以讓她不工作也能照顧好孩子。
可是她仍然在非常努力的工作。
懷孕的時候,她在參加東京電影節。
生產完,就立刻瘦身,恢復工作節奏。
你可能會提出質疑,為什麼要這麼拼?
但其實,這就是一個媽媽,努力保有自我的方式。
我欽佩每一個為了孩子能夠更好地成長,而選擇犧牲自我照顧家庭的女性。
但我仍然鼓勵大家,不要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
照顧好孩子與成為更好的自己,或許有衝突,但我們可以努力去平衡。
因為,在我們努力保有自我的過程中,我們也在身體力行地給孩子做出榜樣:
你的媽媽,從未對困難低頭,從未被生活打到,從未放棄追求更好的自我。
你的樂觀,你的熱情,你的努力,同樣會投射在孩子的身上。
那些沒有放棄自我追求的媽媽,往往能養育出更為優秀的孩子,其實深究起來,並沒有什麼秘訣。
唯一的秘訣就是,做好自己,你的孩子,自然會像你看齊。
小蘋果14歲生日的時候,章子怡曾寫下這樣的祝福:
願你在每個人生階段都能做好自己,努力用知識豐富你的人生,在未來遇見更好的自己!這句話,其實不僅僅可以送給孩子,也可以送給同為母親的我們。
點個「在看」,和孩子一同成長,我們也將遇見更好的自己,收穫更美好的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