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智商,也想到老哥這騙錢
✎ 社友有話說
@108之神 :網絡需謹慎,談錢財刪除
@每逢佳節胖五斤 :爺爺值520,叫老公值多少
☞ 延伸閱讀
微信朋友圈如何防詐騙?
1.「點讚」套取個人信息 有的商家發布「點讚」換禮品信息時,留了「後手」,並不透露商家具體位置,而是寫著電話通知,要求參與者將自己的電話和姓名發到微信平臺,一旦徵集的信息數量夠多了,商家就會自動消失,目的是套取網友的真實個人信息。
提醒:網購需謹慎,莫貪小便宜,還是到正規的網站上買。
2.二維碼帶病毒 詐騙者以商品為誘餌,給你返利或者打折,再發送商品二維碼,實則木馬病毒。一旦安裝,木馬就會盜取你的應用帳號、密碼等個人隱私信息。
提醒:手機不要隨便掃描、關注來歷不明的二維碼。安裝不明程序,不要貪小便宜。
3.盜號冒充親朋好友 此種詐騙與盜用QQ號詐騙類似,詐騙者冒充你的家人朋友跟你聯繫,或者冒充你和你家人聯繫,說你車禍或病重住院等等並各種理由騙錢。
提醒:只要有人問你要錢就一定要小心再小心,還有常給爹娘問個好,別讓他們惦記咱,也常常提醒他們有急事了記得撥打110。
4.裝「高富帥」「白富美」 詐騙者一般裝成「高富帥」或者「白富美」搭訕,騙取你感情信任,進而以借錢、商業資金緊張、手術等為由騙取錢財。
提醒:無論通過什麼途徑認識朋友,都要牢記「交友需謹慎」。
5.代購要加付關稅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詐騙者抓住這個心理,往往發布的代購物品價格非常優惠,以此為誘餌,為親打折代購,等親付了代購款之後,詐騙分子又會以「商品被海關扣下,要加繳關稅」等類似的理由要你加付「關稅」,你錢加付之後,物品依舊收不到。
6.假冒公眾帳號 詐騙者在微信平臺上取類似「交通違章查詢」這樣的公眾帳號,讓你誤以為這是交管部門官方微信,然後再進行詐騙。
提醒:多幾個心眼,擦亮你的眼睛,仔細識別公眾帳號的真偽,捂緊你的錢包,對於各類公眾帳號要提高警惕,不要隨意在網上交易
via網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