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7月7日那一周,在西班牙東北部城市潘普洛納(Pamplona),西班牙人會歡度奔牛節,該節也稱「聖•費爾明節」(Los San fermines)。西班牙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保護神,聖•費爾明是潘普洛納市的守護神,這個節日因此而得名。保護神的節日也就是當地重要的節慶,而根據傳統,會舉辦鬥牛盛會。2014年節日在7月6日至7月14日之間舉行。
奔牛節的起源與西班牙鬥牛傳統有直接關聯。歷史上「奔牛」活動始於1591年。當時把這些性格兇猛、體重至少500公斤的養鬥牛從牛場趕到市中心的鬥牛場是件很讓人頭疼也是很危險的事情。後來旁觀者們突發奇想,鬥膽跑到公牛的前面,將牛激怒,誘使其衝入鬥牛場。後來,這種習俗就演變成了奔牛節,沿襲下來。現在西班牙大多數地方不保留奔牛的傳統了,而潘普洛納的聖費爾明節恰恰保留了奔牛的傳統,體現了西班牙北部納瓦拉人的勇敢和冒險精神,進而成為世界著名的特色節慶。
節日期間,當地人不論男女老幼,一色的潔白衣褲和運動鞋,脖子上圍一條紅領巾,腰系一條紅腰帶,個個精神抖擻。奔牛是在市政府大樓附近一條狹長的小胡同舉行的,牛群從畜欄經小胡同跑至市中心的卡斯蒂利亞鬥牛場,公牛從牛棚衝出後,在4分鐘內以24公裡的時速在雜亂的人群中狂奔,時常人仰牛翻,險象叢生,場面極其驚心動魄。
儘管每年的奔牛節活動上都會有人受傷甚至喪命,但西班牙男人仍然樂此不疲。因為這是一項被稱為「勇敢者的遊戲」!奔牛節從清晨奔牛、中午耍牛到晚上鬥牛,規模盛大、險象環生、高潮迭起,素有「舉世無雙的節日」之稱。每逢節日,來自世界各地的冒險愛好者雲集潘普洛納小城,在為期9天的人與牛之間的危險遊戲中,盡情享受歡樂與刺激。
1923年,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首次來到潘普洛納觀看奔牛,並寫成了小說《太陽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他在作品中詳細描述了奔牛節,將刺激的奔牛活動描繪得極為傳神,奔牛節因而聲名遠播,開始由一個地區性節日變為一個世界性節日。1954年海明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西班牙奔牛節更是名聲大噪。當地居民為了感謝海明威為奔牛節做出的貢獻,特地在鬥牛場的大門為他豎起了一座雕像。
【額外周末福利】我們微信更新關鍵字啦!目前輸入文藝範、體育迷、美食家、建築控、西班牙旅遊、籤證、旅遊西班牙語、節日、購物、浪漫西班牙、詩人與西班牙、陽光與海灘、親子遊、世界遺產城市、聖地牙哥之路、馬德裡、巴塞隆納、安達盧西亞、瓦倫西亞、科爾多瓦、託萊多、塞戈維亞、薩拉曼卡、馬約卡島、赫雷斯等關鍵詞,你將收到相應的系列文章。由於微信公眾帳號與粉絲的互動性較低,想得到更快更及時的回覆請私信新浪微博@西班牙國家旅遊局或者beijing@tourspain.es
想了解更多西班牙旅遊信息,請關注我們在新浪和騰訊的官方微博@西班牙國家旅遊局,我們的官方微信和www.spain.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