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償獻血45次
潘志康和龐良晨
△ 潘志康
2019年3月8日,潘志康和室友龐良晨第一次看到獻血車來到學校的時候,他們就相約無償獻血400ml。「護士幫忙按壓止血棉的時候我特別開心,有一種獻血心願終於完成的感覺。」龐良晨說。從那時起,兩個人總是約著固定的時間一起無償獻血。「我們每隔兩周就會去武漢獻血中心獻成分血,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
「最近血庫緊缺,你們有時間來獻血嗎?」2019年6月8日,潘志康和龐良晨接到了來自武漢獻血中心的電話。由於之前兩人經常到武漢獻血中心獻血,當時成分血科室缺少O型血時,值班醫生在血庫裡查找符合要求的人員時聯繫到了他們倆。當天下午一點,他們向輔導員請假直接趕到獻血中心。由於獻血過程繁雜,直到天黑才結束採血,隨後他們一路小跑趕上末班車回到學校。「每次獻完血後都會收到簡訊說我們又幫助了病人,那一刻真的特別開心。」龐良晨說。
一次特殊的經歷讓潘志康走上獻血之路。剛上高三的時候,潘志康同班同學的母親由於病情惡化急需用血,班上近十名同學積極加入獻血隊伍中,潘志康也是其中一員。「能夠幫助身邊的人解決困難我很開心。」他笑著說。在2020年年初潘志康偶然間得到一則消息,讓他無償獻血決心更加堅定。「當時在獻血圈子裡認識的朋友因車禍去世,而他才20多歲,就已經獻血90多次,這件事深深觸動了我。」潘志康講到,「我想把他的那份熱血延續下去,把獻血的這份精神傳遞出去。」「在很小的時候我就想去獻血,可惜那時候年齡不夠一直沒能獻血。我覺得能夠幫助別人很開心也很值得。」龐良晨說。在生活中他們兩個人相互激勵著對方一起去獻血。每次獻血完後,他們都會提著獻血中心送給他們的奶粉等營養品回學校,這也引發了不少學生的好奇,這時潘志康和龐良晨便耐心地給他們普及獻血的相關知識,同時鼓勵他們去嘗試獻血。「我們更想讓更多的人對獻血有正確認識。」龐良晨介紹,適量獻血對身體並不會產生很大影響。現在,他們兩人每次只要去獻血,就會問一問身邊的人是否一起去,幾乎每次獻血都有兩三位同學跟著他們一起去。「當護士幫我採完血後感覺非常開心,我覺得他們獻血這麼多次真的了不起。」2018級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學生向小倩說,「一直聽說他們兩人獻血很多次,我和室友也被帶動著嘗試去獻血。」潘志康和龐良晨先後帶動了17名同學自發組織成立了初陽獻血服務隊,2018級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學生李天琪已經陸續與潘志康、龐良晨一同去到武漢獻血中心無償獻血四五次。「剛上大一的時候由於一些特殊情況沒能和他們獻血成功,大二的時候在他倆的鼓勵下就跟著他們一起去獻血。」李天琪說,「我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我也想儘自己的力量為社會做一點貢獻。」
在平時的生活中,潘志康和龐良晨也很關注獻血相關的動態,時常會刷一些有關獻血的貼吧、微博。為了使自身的身體素質更加強健,他們還每天堅持鍛鍊一到兩個小時。「雖然經常跑去獻血中心獻血的路途比較辛苦,但是我很享受獻血的這個過程。」潘志康笑著說「這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不管以後走到在哪裡,我們都會一直堅持下去。」龐良晨說。文/記者團 陳江薇
圖/由本人提供
校對/記者團 田舒文
歡迎您為湖北大學點贊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