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採礦車間充填隊立式砂倉放砂電振經過技術改造後,使用運行效果良好,成功解決了多年來立式砂倉放砂電振下料不暢這一困擾充填隊的老問題,同時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達到了提質增效、節能降耗的雙重效果,為立式砂倉另一放砂電振改造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據了解,早期立式砂倉技改時增設了堆砂場、下料漏鬥和振動放砂機以及砂料輸送皮帶,由於土建工程施工問題,導致下料漏鬥中心與輸送皮帶機中心距離比預期的遠了約60cm,當時為了工程的順利進行,只好把電振臺板和下料口往前延伸了60cm。這樣做的弊病是影響了下料的流暢性,自投入使用以來就明顯不如充填隊其它系統的振動放砂機下料快,而且在漏鬥壁下部和臺板上更容易出現砂料板結,並形成惡性循環。為了滿足給料要求只能適度加大調頻器的頻率,但這樣又會縮短臺板的使用壽命。
今年,為了解決立式砂倉放砂電振下料不暢的問題,採礦車間副主任蔣加川組織車間機動科及有關工區(隊)技術人員開展技術攻關,查圖紙,找資料,多次到立式砂倉現場研究討論,最終制定出技術改造解決方案。
為了儘可能減少改造施工工作量,降低停機對生產的影響,充填隊在實施改造過程中,充分利用周末停機的時間,集中力量,加班加點。先將電振放空並清理乾淨,再把下料漏鬥垂直部前板(高約75釐米)割除,往前60釐米處重新設立旁板和前板以及頂板,起到砂池前移的效果,也相當於縮短了砂料振動下料行程。此外,還增設了根據不同的充填骨料,調節漏鬥下料口大小的眉線板;將臺板電機位置適當前移以增大臺板前部的振動幅度,促進下料速度。
通過採取一系列舉措,加快了砂料的下料速度,增加下料的流暢性,減少砂料的板結現象,相比之下調頻器用較低的頻率便可滿足給料要求,從而延長臺板的使用壽命,達到了技術改造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