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在未經名牌潤滑油商標權利人許可的情況下,從網上及市場上購買假冒偽劣基礎油,製造假冒進口品牌潤滑油,幾個月就售出7.4萬瓶。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公安局經過半年的縝密偵查,成功打掉一個假冒註冊商標犯罪團夥,抓獲涉案人員25名,查獲假冒品牌潤滑油超過10萬瓶,涉案總值達1.2億元。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因涉嫌假冒註冊商標罪,已經被貴港市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
一桶成本價只需40元的假冒名牌的機油,經過「專業」的包裝,搖身一變成為價值數百元的進口」德國福斯「牌機油。使用這些假冒註冊商標的劣質機油,輕則影響車輛和設備的性能發揮,重則可能導致車輛和設備損毀甚至危及生命。
打掉三個造假窩點,抓獲涉案人員25名
三個小組按照原定的行動方案,分別在貴港市港北區大圩鎮、桂平市長安工業園區和柳州某物流園區同時開展行動,控制了3個造假窩點,共抓獲涉案人員25名,當場查封全自動活塞式灌裝生產流水線12條,查獲假冒名牌的潤滑油瓶貼6000餘件計15萬餘瓶、半成品7000餘件、假冒名牌潤滑油空瓶1.7萬餘只、假冒名牌潤滑油商標180箱以及生產設備一批。銷售記錄顯示,已經售出的假冒潤滑油達7.4萬瓶。經初步統計,這起案件涉案金額達3.2億元。
據警方介紹,大量假冒品牌潤滑油能在市場流通卻不被人察覺,關鍵還要依賴於李某製作的「逼真」的防偽標貼。據介紹,如果是一些簡單並且沒有加密的防偽標貼,不僅可以複製,還能自己製作,生產假貨的不法商家如果盜取了正品商家的防偽標貼,那麼消費者查詢到的正品信息也有可能是冒牌貨。商品的真假和查詢的結果並沒有必然聯繫,消費者不可以單純認為通過防偽碼或者二維碼就能分辨出商品真假。
日前,犯罪嫌疑人李某因涉嫌假冒註冊商標罪,已經被貴港市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