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為什麼不讓建巴比塔?

2021-03-03 西葫蘆

上帝為什麼不讓建巴比塔

  看了兩部電影,覺得非常棒。一部是《巴比塔》,另一部是《喀布爾快遞》。

  《巴比塔》裡,兩個非洲兄弟拿著父親買來的槍,朝一個陌生外國女人開了一槍,由此引發了涉及日本、南美、美國和非洲的一連串事件。那個受傷的美國女人和丈夫來荒涼的非洲旅遊,本來是想挽救瀕臨崩潰的婚姻。他們留下孩子在美國,由墨西哥保姆照顧。在經過反覆的爭論及掙扎,兩人搭巴士奔向下一個目的地,不料迎來穿窗而入的子彈。為拯救愛人,丈夫千方百計四處求救,卻障礙重重。美國政府展開外交求援,當地警察發現肇事父子。與此同時,墨西哥保姆帶著美國小孩兒回墨西哥,想回去參加兒子的婚禮,路上被被警察當成綁架嫌犯而遭追捕,繼而與小孩失散。在日本,曾贈與非洲朋友步槍的日本人亦面臨著重重的困境……這世上所有的陰差陽錯,都源於溝通不暢。


  《喀布爾快遞》的最後也有一個類似的開槍鏡頭。故事說來自印度的兩兄弟想到喀布爾去採訪塔利班分子,和一個美國妞坐一個阿富汗快遞司機開的車去採訪,但是被一個來自巴基斯坦的塔利班分子劫持。五個人各懷心事終於到了阿巴邊境後,並把塔利班分子送回到巴基斯坦。但是回家的塔利班分子最後並未如願,意外被巴基斯坦的士兵開槍打死。

  《喀布爾快遞》被認為是一部很有點搞的公路電影。中東題材的影片大多血腥,但《喀布爾快遞》用詼諧逗趣打消了我們的顧慮,直到最後,塔利班分子意外被打死,電影回歸殘忍。

  電影裡有一個情節,兩名印度記者電話租車,結果從荒涼的山頭來了一名阿富汗人,他開的車居然是一輛坦克!坦克經過阿富汗強盜村時,司機提醒大家要提防一頭驢。因為要撞到了驢,村民會說這頭驢去過麥加,被神化的驢子成為天價勒索外國人的道具。話還沒有說完,句遇到了「驢」,車子向左,驢默不做聲的往左擋住出口;方向盤向右邊,驢不慌不忙擋了右邊。


  塔利班當然在政治正確的反面,但是即便在這個電影裡,人也不只是分為「塔利班」和「非塔利班」。嫉妒記者,美國姑娘,阿富汗司機和巴基斯坦籍的塔利班分子,每個人都有自己出發的原點:印度記者為了拍照,冒生命危險是不值得的;美國女記者為了寫出吸引人的書,她認為回到阿富汗是值得的;巴基斯坦籍的塔利班承認塔利班不好,但那是他的義務。有不少人在譴責塔利班,也有人抓塔利班賣錢,可是這個巴基斯坦的塔利班也有話要說。

  在印度記者幫助下,巴基斯坦的塔利班回到了他的國家。意想不到的是,邊境線巴基斯坦哨兵所射出的子彈,結束了他千辛萬苦的逃亡之旅。

  《巴比塔》的悲劇性在於,人類的溝通不僅不可能,有時甚至會危及那可笑的上帝。而《喀布爾快遞》表面看是對「溝通」重要性的強調,並以一個印度藝術家的想像,暗示了溝通的可能。但是我們知道,自從麥克馬洪線將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邊界拉成一條直線後,恐怖的流血衝突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穆斯林和印度教民眾為了在失敗時自己的妻子女兒不被對方侮辱,他們寧願先把自己的親人殺死。


  這樣說,年輕的印度導演實際是在用他的電影祈禱那些很難實現的和平、和諧、安寧和幸福。但是幾千年來,人類還沒有幾天在這樣的日子裡度過,過去不理解,為什麼西方人談「溝通」,談「傳播」和說「道路交通」用的是同一個詞「communication」。現在,我明白了。

  想起《聖經》裡那個巴比塔的典故,突然也理解了那個叫上帝的男人,他為什麼不讓人類建設通天塔。



【公眾號「西葫蘆」】原創微信公眾號,看看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西葫蘆訂閱號:westhulu。

相關焦點

  • 變電站為什麼要建在我身邊?
    在了解了變電站的各種類型之後,很多追求生活品質的朋友恐怕忍不住要問,像福州這樣一個環境優美、景觀宜人的好地方,為什麼總是能看到變電站的身影?它們又為什麼要建在人口密集的市區,而不是都建在偏遠的郊外?又或者都搬到福州城周邊的山上去?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就和您家裡的無線路由器一樣,當離開一定距離後,WIFI信號就會消失。
  • 講章:十字架與上帝的勝利
    前言     如果上帝饒恕了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中的錯誤,直接將這一頁翻篇,好像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不行嗎?為什麼一定要上十字架死一次呢?宇宙的秩序取決於上帝對破壞秩序的反應。一起來聽今天的分享吧。一、為什麼上帝不能容忍罪惡?
  • 電影推薦:《上帝未死2》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是否還記得我之前分享的電影《上帝未死》這部電影嗎? 讓我們再次重溫下這部影片的主要內容,該部講述的是一位名叫喬什·惠頓(Shane Harper)的年輕人捍衛其對上帝的信仰的故事。喬什是一名大一新生,他的教授(Kevin Sorbo)告訴學生們「上帝死了」,並要求學生們籤署一份關於「上帝死了」的聲明才能及格。而喬什拒絕籤這份聲明,並不得不接受證明「神活著」的挑戰。
  • 上帝保佑美國,「美國」殺死「上帝」
    影片《上帝保佑美國》主人公「屌絲大叔」Frank和「暴力蘿莉」 Roxy的回答是親自處決那些「娛樂至死」的物種。「屌絲大叔」Frank對聒噪的世界深感麻木,他的生活如同一潭死水,整日渾噩度日。他對自私鄰居的侵擾忍辱退讓,對前妻再婚和女兒叛逆感到無奈,對不知廉恥的電視真人秀選手反感厭惡。
  • 上帝的繩結
    其實,說這是一起兇殺案是不準確的。因為,報案人稱死者是上吊而死。來到現場後,斯科特發現確實如此:死者是一名中年男性,身高約175釐米,身著正裝,吊死在客廳正中的吊燈上。讓警長感到好奇的是,死者的腳是光的,沒有穿鞋與襪子。屍體下方,一個半米高的座椅翻倒在地。
  • 電影推薦:上帝也瘋狂
    《上帝也瘋狂》主要講述了,廣袤無垠的非洲大陸,現代文明與原始社會和諧共存。在離現代大都市六千公裡的卡拉哈裡沙漠腹地,生活著仍未受到外來文明影響的布須曼人。他們刀耕火種,狩獵農作,過著與世無爭、敬畏自然的平靜生活。某天,一支來自現代文明的可樂瓶打亂了他們一成不變的日子。
  • 平安大廈設計660米世界第二高,為什麼卻只建了600米?
    沒有最大只有更大,你要問陸建新幹了什麼?國貿知道嗎?地王知道嗎?京基100、深圳平安大廈他全做了!這些陸建新全知道。
  • 大衛是合上帝心意的王(十五)大衛順服上帝的管教真心悔改
    上帝差先知拿單來見大衛,以啟示的方式,指出了大衛的罪。(撒下12:1-6) 但大衛卻沒有聽出來,拿單的這個比喻是指他說的。因此,大衛聽完這個比喻,就給這個「富戶」定了罪。大衛對拿單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行這事的人該死!他必償還羊羔四倍,因為他行這事,沒有憐恤的心。」 不料大衛話音剛落,拿單就說:「你就是那人。」
  • 故事:上帝的手
    加內特回到美國,遲遲不去提取那一萬隻左手皮手套,而是密切關注當地拍賣行的消息。一個月後,所有滯留海關的超期貨物——包括那一萬隻皮手套,被送往拍賣行。各種貨物依次被拍賣,輪到那一萬隻手套的時候,因為標明了「單手手套」,所以無人問津,加內特得償所願,乘機低價買下。  加內特中標之後,在拍賣行的客廳裡遇見了一個猶太商人,寒暄之後,得知那商人叫約書亞。
  • 英文聖經:在上帝面前傾心吐意
    God doesn't want you to run to other believers or even your pastor, that can be helpful, but he wants you to run to Him first of all.你是一個在上帝面前傾心吐意的信徒嗎?我們常說上帝知道每件事,祂確實知道,因此不需從我們這裡聽到什麼事。
  • 視頻講道:我們為什麼需要耶穌
    為什麼不相信耶穌?或者說:為什麼在信耶穌的人中,也有許多不願完全獻身和屈服的人?原因是什麼?大家知道人們為什麼相信進化論嗎?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們不喜歡創造主進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像審判者一樣常常注視著自己,他們覺得主幹涉了他們的生活,使他們不能隨自己的意思去生活,這會讓他們感到非常不便。對他們而言,相信近化論更加方便,因為他們喜歡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
  • 感謝上帝,讓世界重新選擇了理性
    感謝上帝,讓這個世界終於選擇了溫和的理性。有人說選擇拜登就是選擇精英治國。廢話,不選擇精英,難道選一個瘋子?這四年,你還沒被川普這個瘋子折騰夠嗎?川普的失敗,是瘋狂不理性的失敗,是反智主義的失敗。上帝給了他四年的機會。現在,上帝選擇了理性。有人說,川普是上帝給美國的詛咒。
  • ​"上帝是個神話!"雷爾利安運動發起了無神論運動
    "上帝是個神話!"
  • 泰國洞穴獲救男孩父母感謝上帝 奇蹟救援或拍成電影
    泰國被困在洞穴深處的12名男孩及其教練獲救後,其中一名男孩的父母感謝上帝保守兒子的安全說:「在祂無所不能。」
  • 張菁菁:不忘初心,做合格民建會員
    【民建市委新會員培訓心得體會】不忘初心,做合格民建會員市交通局 張菁菁今年11月初,正值深秋時節。民建省委李旭茂副主委,首先給我們講解了如何《弘揚傳統 踐行會章 做合格民建會員》。他問了我們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加入民建組織?」並由此讓新會員們認真思考,擺正觀念。我們所處的市場經濟社會,忙碌是常態,但這並不是藉口。以後的日子裡,我們要積極參與組織生活,提高思想覺悟。人進組織,心更要進組織!原民建濟寧市委秘書長宋寶寧,給我們仔細講解了《如何撰寫政協提案及社情民意》。
  • 年度最感人文章《買上帝的小男孩》
    天快黑時,小男孩頑強地向第69家商店的店主開了口:「請問,您這兒有上帝賣嗎?」老闆是個60多歲,滿頭銀髮,慈眉善目的老頭,他笑眯眯地問小男孩:「告訴我,孩子,你買上帝幹嗎?」    有人回應,小男孩激動地流出眼淚,對老闆說,自己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現在是叔叔養著他。
  • 每日靈糧 | 11月6日 上帝的左手
    多年來,凱倫和她的丈夫道格很努力想要有孩子,最後,在經歷了許多失望之後,上帝賜給他們一位美麗的女嬰。幾個月後,他們的女兒被診斷患有一種嚴重和虛弱的疾病。凱倫的眼睛哭的紅腫卻努力微笑。她嘆了口氣說:「我寧願從上帝的左手那裡得到一些東西,而不是什麼都沒有。」這個評論揭示了她對中東文化敏銳的認識。
  • 靠出賣肉體傳教,連孩子都不放過!這個邪教竟用這種方式「尋找上帝」...
    非但如此,這個組織還把所有的年輕女性排班輪值,要他們和邪教組織裡的男性成員發生性關係,不可以拒絕,也不能有反抗。「上帝之子」就像是一個傳銷組織,人們身處其中,被洗腦而不自知,有些成員甚至寧願餓著自己的孩子,也要拿出食物來給「上帝之子」的成員們享用。
  • 在香港,顧客並不一定是上帝,網友:別把自己太當回事!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有句俗話說的好顧客就是上帝,為什麼在香港卻感覺不到呢,所以問了幾位香港的本地人之後,他們才說大陸人來到香港實在是表現太糟糕了,他們在街道上隨意亂丟垃圾吐痰,甚至是任由孩子在街上大小便,在一些公眾場合或者是商店中,也總能聽到他們大聲說話,隨意的亂喊服務員,所以才使得香港人對大陸人的印象十分不好。
  • 《冒牌天神》:如果給你當上帝,你能做好嗎?
    你有想要自己當上帝嗎?這裡就有一部這樣的電影,男主由於抱怨上帝的不公,上帝就讓他來當上帝。《冒牌天神》是2003年就上映的一部老電影它的定義是一部喜劇電影,但它喜劇外殼下涵蓋著的是人生的哲學幽默又不失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