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有細心的市民經過清暉園發現,
守護在清暉園門口的清朝石獅子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對新的同等大小、
同樣造型的石獅子。
新獅子按照原石獅子1:1比例複製
「9哥」還接到一些熱心市民的電話,
「是不是被偷啦?」「又易主了嗎?」
聽到這個消息的「9哥」眼淚掉下來,
悲痛過後,
「9哥」跨上和老石獅子同樣歷史久遠的祖傳兩輪車,
狂奔到清暉園追尋真相。
在清暉園博物館門口,
「9哥」看到,
一對與舊獅子一樣大小嶄新的石獅子相互凝視,
威風凜凜,為清暉園增添了幾分威嚴。
不過,總覺得與有些不同。
對,少了歷史的厚重感。
就算天天抹大寶,也抹不去老獅子身上的風霜雨雪啊!
「9哥」用哭紅了的雙眼,繼續尋覓老獅子的影蹤。
終於,在清暉園博物館內看到了舊的石獅子,
紅眼睛情不自禁地微微笑了起來。
仔細端詳被玻璃罩保護起來的老獅子,
獅子長滿青苔,獅身多處開裂,
部分位置石塊已經脫落。
最讓「9哥」震撼的是,
老獅子如水般純淨的眼睛,
這是見證過最紛繁的繁華,
才有的目光如炬和堅韌豁達。
雖然歷經磨難,現也歲月靜好!
清暉園博物館副館長陳雄峰介紹,
這對石獅子建造於清朝,主人是容桂一大富之家。
龍氏家族入主清暉園後,
這對石獅子開始默默守護著這座狀元府邸。
龍氏家族旅居海外後,庭院日趨衰落,
這對石獅子輾轉到西山廟。
1959年,時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陶鑄蒞臨視察,
批專款予以重點保護,同年縣政府重修擴建清暉園。
這對石獅子又佇立在清暉園門口,守護這裡。
譚仲雄先生攝於1972年
老獅子退役,眾多市民感到可惜。
市民梁先生經常帶外地的親戚朋友來參觀清暉園,
他希望這對石獅子能夠更好地保護起來,
「如果放在外面風吹雨打保護不了,過多兩年爛埋就更唔好睇」。
「唔好話保護到我地以後參觀的機會都沒,就可惜點。」
市民黃先生就希望,以後能夠繼續在清暉園看到這對清朝石獅子。
老獅子見證過的歷史風雲變幻多不勝數
老獅子將何去何從呢?
陳雄峰副館長講,
現在暫時在館內用玻璃罩保護起來,
下來將邀請專家來修復,
修復完畢後繼續保存在清暉園博物館展廳,
給市民參觀。
始建於明代的清暉園
因詩人謝靈運的名句
「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而得名
清暉園經過龍氏五代人多次修建
有了今天的規模
默默守護著這狀元府邸的石獅子
見證過探花郎李文田的風度儒雅
見證過眾多龍家小姐的婀娜多姿
也目睹了清王朝的衰落
這對石獅子也見證了中國共產黨96年的光輝歷程
見證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軌跡
未來它將繼續見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業從夢想一步步走向現實。
記者、編輯: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