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39歲的齊齊哈爾人吉世光,目前正以搶劫犯的身份,在黑龍江省泰來監獄服刑。如果不出什麼意外,再有2年半的時間,等刑期結束後,他就會以自由人的面貌,走出監獄的大門,開始其剩餘時段的嶄新生活和人生。
人生如戲,這句話放在吉世光身上,可真是一點也沒錯。
10年前,那時的吉世光,還是一個普通的待業青年。因過於講哥們義氣而誤入一個搶劫團夥。在一次集體搶劫行動中,致人重傷後遭到警方通緝,然後就一直隱姓埋名,在外漂泊和晃蕩。
從小就有文藝天賦的吉世光,最終是以張國鋒的化名,落腳在橫店的影視城。他從最低層的群眾演員一步步做起,直到在整個影視基地,都擁有了良好的口碑和名氣。
在這期間,他曾在多部影視劇中,出演過許多扮相不俗的角色。比如《潛伏》裡的盛鄉。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如果沒有隱藏在內心的這段罪惡,或許,一條光明的演藝之路,就會在他面前徐徐展開。
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伴隨著他出演的多部劇作,在全國範圍內的熱播,他的面目終於引起了當年偵辦此案的一名警察的注意。多方甄別之下,原形畢露的吉世光,只好走進監獄的大門,並為當年的罪行,付出領刑十年的慘重代價。
事實上,吉世光家裡的條件從小並不差。只是由於他父母忙於工作,對他的成長並沒有傾注太多的心力。再加上處於青春期的他,當時與父親的關係極度惡劣和僵化,為了尋求庇護和溫暖,他最後一腳踏入了,導致他人生最大敗筆的那個朋友圈。
人生路上,我們每個人的匆匆邁步,其實都是在尋找一件東西。在心理學看來,這種東西很可能就是你在童年時期,深埋心底的一種願望,因為種種原因始終沒能得到滿足。
弗洛伊德說,童年幸福的人,一輩子都會充滿陽光。如果這個判斷是對的,那麼,通過吉世光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發現,良好的親子關係,對於一個人後天的成長,又該是多麼的關鍵和重要。
我們眼中的快樂和幸福,說到底,只不過就是一種心願的實現和滿足。正如美劇《犯罪心理》所揭示的那樣,不論一個人後天能走多遠,能攀多高,其最初的原動力,仍然離不開童年時期屬於你的,那段頑固卻清晰無比的經歷和記憶。
能讀到這篇小文,不論你是否為人父母,想來都需要懂得,良好的親子關係,或者家庭關係,雖然它本身並不值錢,便對於每一個置身其中者來說,或許他(她)以後的命運和成長路徑,都會圍繞這條主線來展開。至於它們最終會通向美好還是相反,就看現在我們做得好不好。而這一點,與錢財和地位本身,並沒有任何直接的關聯。
從現在開始,善待身邊的每一名親人。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有一個和諧幸福的未來,你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