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來到廖家坪村窯廠組村民楊志新家中,他已年過五旬,剛從外面做工回來,一家五口人生活在一間簡陋但整潔的平房裡,院子打理的井井有條,幾隻雞啄著米閒庭信步,狗崽子撒著歡相互打鬧,全無在病痛重壓之下的死氣沉沉,夫妻倆熱情的招呼客人,楊志新體貼的接過了妻子搬椅子的活兒,讓她去裡屋泡茶。
1992年楊志新和妻子蔣燦相知相愛走到了一起,兩人先後養育了兩個可愛的女兒,一家人雖然談不上大富大貴,但男主外、女主內,小日子過得幸福美滿。此前蔣燦雖然身體不適,但一直斷斷續續地在治療吃藥,8年前的一天不幸降臨到這個家中,她突然因為心力衰竭倒在了家中,送去醫院搶救後確診是尿毒症,需要長期治療和精心照料,這無疑給這個並不富裕的家庭降下一道晴天霹靂。
尿毒症的治療是一個漫長又痛苦的過程。患者一周要去醫院做三次透析,除去維持病情的藥物花費,一年光透析的費用就要數萬元。平時不感冒還好,一旦感冒就要馬上接受住院治療。這對這個普通的家庭而言,根本是無法負擔的,妻子體弱,做不了重活,離不開人照料,家中老母年事已高,尚需要贍養,還有兩個還在讀書的女兒要撫養,生活的重擔一下就壓在了這個搖搖欲墜的家庭僅有的壯勞力楊志新身上,遇上生活的種種磨難,有些人選擇逃避,有些人選擇怨天尤人,楊志新卻選擇了勇敢擔當,他以不服輸的姿態擁抱人生,向前看,往前走。
他從來都沒有輕言放棄,用愛為妻子撐起了一片晴空,化解妻子身體和心靈的痛苦,鼓勵她積極面對生活。妻子離不開照料,他就四處打散工賺錢,開著拖拉機幫人拉一車貨賺幾十塊錢,彎彎曲曲的山間小路不知跑了多少趟沒有停歇,唯一停下來的時候是每周帶妻子去縣城做透析。
8年,2900多個日日夜夜,1000多趟往返,四季更迭,不管是風吹雨打烈日中天多惡劣的天氣,不管是別人一家團聚其樂融融過節的日子,到了做透析的那一天,楊志新總是清晨5點起床叫醒妻子,帶著她去趕6點最早一趟公交去醫院,這樣就能趕在下午兩點之前回來,不耽誤做工賺錢。偶爾他也輾轉反側,徹夜難眠,想到妻子的病,想到給不了家人更好的生活,恨不得半夜馬上起床去打工掙錢,但他從未讓家人知曉自己的焦慮,超負荷的工作壓垮了他的身體,他患有心臟病,腳也有傷痛,每次因為心臟休克而昏厥,他只是臥床休養了幾天就出去工作了,一直拖著沒去治療,楊志新說,一家老小都靠他撐著,他不能病,也不敢病。說起自己的病時,老楊的妻子還很平靜,但說到老楊的身體時,她忍不住抽泣起來,她說,他為我們這個家付出太多了,沒有他,我們這個家就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