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瘋傳人工耳蝸救助項目,是真是假?

2021-02-12 光明微直播

△公益廣告,女孩因為要帶人工耳蝸而感到自卑,其實她真的沒有不同


今天,朋友圈轉發的人工耳蝸救助項目的信息。民警注意到,此條朋友圈信息為:「現省殘聯最新通知,15周歲以下的孩子全部可以申請進口人工耳蝸,15到18周歲的孩子是國產的,免費植入價值十幾萬的耳蝸,免住院及手術費用,免費術後調機及術後1年康復費用。」並附有聯繫電話。

△微友求證

那麼,這條信息是真是假?民警緊急聯繫了省殘聯人工耳蝸項目辦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目前我省人工耳蝸產品採購分為國產和進口兩種。具體使用何種設備,要根據所採購產品的存量而定。對於人工耳蝸救助項目,省殘聯、省衛生健康委在今年4月份制定印發了《山東省聽力殘疾兒童人工耳蝸康復救助項目管理實施細則》

根據細則,救助對象為具有山東省戶籍年齡18周歲以下,經評估適合人工耳蝸植入條件的重度以上聽力殘疾兒童。救助內容是為符合條件的聽力殘疾兒童提供人工耳蝸產品、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調機以及術後康復訓練補助經費。

補助標準為:免費為每名受助聽力殘疾兒童提供人工耳蝸產品1套。手術費1.5萬元/人,包括術前檢查(復篩)、手術及術後第1年不少於4次的調機(含開機)。術後康復訓練費不低於1.5萬元/人/年。對術後在定點機構內集中康復訓練的兒童救助時間原則上不超過2學年(每學年10個月)。康復訓練經費包括康復訓練、康複評估、家長培訓、康復教材、食宿等費用。

在定點服務機構方面,細則規定,定點機構參與項目服務的專業人員須通過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或省級康復機構項目專項技能培訓,達到承擔項目相關工作要求。定點手術醫院由省衛生健康委、省殘聯按照《山東省聽力殘疾兒童人工耳蝸康復救助項目定點醫院認定及管理辦法》的要求共同認定。

經認定,我省人工耳蝸救助項目定點醫院有五家,分別為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山東省立醫院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山東大學第二醫院青島分院。救助對象可自主選擇。

△央視財經報導人工耳蝸

國家財政部頒布

貧困聾兒搶救性康復項目

每年都會給不同地區

提供免費植入人工耳蝸的名額

您願意

為愛轉發嗎

來源: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韓曉 

編輯:警務傳媒中心

相關焦點

  • 牽動千萬朋友圈的人工耳蝸找到了!!!!
    今天的朋友圈,被一個丟失的外掛耳蝸裝置刷屏了!
  • 牽動千萬朋友圈的人工耳蝸找到了!!
    當媽媽到櫃檯結帳時,卻發現孩子的人工耳蝸不見了。之後,孩子媽媽到該超市查看監控發現,晚上6點50分許,一名身著綠色外套,藍色牛仔褲、白色運動鞋的女子撿了孩子的人工耳蝸。徐女士表示,半年前,小侄子花了28萬元做了手術,種下人工耳蝸,當時僅配了一個黑色的耳蝸。
  • 聽障兒童救助項目來啦!
    >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的年紀較小卻陷入無聲世界他(她)們希望能夠聽見爸爸媽媽的聲音希望能夠在學校裡面聽到琅琅的讀書聲希望能夠與其他的小夥伴玩耍希望聽見世界更多美好的聲音他(她)們是兒童聽障群體2020年3月「拾聰者公益計劃」開啟【聽障兒童救助項目
  • 刷屏濮陽人朋友圈的人工耳蝸已找到!但孩子仍無法走出無聲世界...
    人工耳蝸丟失後,亮亮再次回到了無聲世界。因為他上的是普通小學,他聽不到老師講課的聲音就無法正常學習,現在一直請假在家。據記者了解,亮亮損壞的這隻人工耳蝸為來自美國的「和美」品牌,為讓亮亮早日回校上學,30日上午,亮亮父母向之前提供該人工耳蝸的鄭州一家公司諮詢,對方告訴他們,目前有兩種型號的人工耳蝸可以與亮亮所用的機型匹配,拿舊耳蝸進行置換價格會相對便宜一點。
  • 朋友圈瘋傳草莓小柿子致小孩拉肚發燒?假的!
    10日,這樣一條微博在朋友圈瘋傳。消息究竟是真是假呢?本報記者進行了求證。網傳草莓小柿子是腹瀉元兇10日,一條微信在朋友圈瘋狂轉發,「醫大二院的護士和醫生說久久草莓和小柿子現在是造成拉肚子發高燒的元兇!這兩種水果農藥化肥催熟劑太多!很多孩子都這樣。請各位家長朋友們注意!傳遞正能量,有娃的家長注意了!」
  • 3歲孩子的耳蝸找到了!
    今天中午,市民徐女士向鄭州新聞廣播《百姓陽光熱線》打來求助電話,說自己3歲的侄子在玩耍時不慎將人工耳蝸言語處理器丟失,一時間,熱心市民開始轉發朋友圈全城搜索丟失的
  • 十堰2歲半女孩丟失價值28.8萬人工耳蝸,擴散幫幫孩子吧
    」朱女士介紹,平時耳蝸孩子一直都戴著在,當時因為孩子剛睡醒,就把耳蝸放進包裡,包是在百喜島的小木屋的桌子上丟的。據悉,朱女士女兒的人工耳蝸,是奧地利進口耳蝸,價值28.8萬,當初給孩子做手術加買耳蝸一共花費35萬元,目前每周還要給孩子上康複課,現在家裡還在還貸款。
  • [海南]7月1日起人工電子耳蝸納入海南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
    原標題:7月1日起人工電子耳蝸納入海南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   7月1日起,先天性耳聾患者人工電子耳蝸納入我省基本醫療保險醫用耗材支付範圍
  • 為了鼓舞重度耳聾的女兒,這個爸爸在自己的頭上紋上了人工耳蝸圖案
    為了鼓舞6歲耳聾的女兒Charlotte ,他在自己的耳朵旁邊紋上了女兒植入的人工耳蝸圖案的紋身。這個大暖爸的名字叫作Alistair Campbell,他和女兒的側面合影最近在網絡上像病毒一樣瘋狂傳播,照片的分享量已經超過上萬次。小姑娘一開始被診斷為左耳部分聽覺喪失,後來病情惡化,左耳變為極重度聾,而且這個情況已經影響到了她右耳的聽覺。
  • 廈門永慶杯「路跑」,傳遞正能量,澳大利亞人工耳蝸寶寶朗誦《聽覺世界的美好》!
    但是,在長庚醫院的兩岸醫護人員和志工聯盟災後重建志願行動努力下,也在王永慶先生精神鼓勵下,廈門長庚醫院「完成了原以為難以完成的事」,令路跑順利舉行。 大家一起欣賞樂樂的精彩朗誦吧!     在此次活動過程中,有一位年僅7歲的女孩朗誦了《聽見世界的美好》,她用自己悅耳動聽的聲音,站在臺上將對母親的愛大聲傳頌她精彩的表演,引起了大家對聾兒的關注。
  • 瘋傳朋友圈的假啤酒生產視頻!真相原來是……
    近日,一則假啤酒的生產視頻在微信圈裡瘋傳。視頻的中,一個塑料箱子裝滿了褐色帶泡沫的液體,兩名女子用手將該液體灌裝到一個個疑似某品牌啤酒的易拉罐中。有市民稱,這就是前幾天平陽查獲的一起假冒啤酒案。這是真的嗎?
  • 廣西5歲小孩遺失耳蝸外機!為治病已花費上百萬元!
    速傳!速傳!
  • 朋友圈瘋傳的「這種魚千萬不能買」,真相是...
    但這幾天在朋友圈裡又傳出一條消息說菜場裡活蹦亂跳的魚竟然是加了一種名為「魚浮靈」的催化劑據說央視對此進行了調查 ↓↓↓這個消息朋友圈瘋傳,不少媒體還提及,央視已經曝光。事情到底是怎樣的?報導兩年前就已出現小編發現,關於魚浮靈的報導早在2011年就已經出現過,內文所添加的視頻和這兩天朋友圈瘋傳的視頻是同一段。只是,近段又被翻炒出來。
  • 闢謠 | 朋友圈瘋傳的韓國「可伸縮旋轉跳樓機」極限項目實為特效!
    圖文來源/新浪新聞&快資訊有改動近日,一段關於韓國某遊樂場出現「可伸縮旋轉跳樓機」極限項目的視頻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中被瘋傳
  • 天水人朋友圈瘋傳 "錦綉花園走失兒童" 真相竟是...
    天水朋友圈瘋傳"錦綉花園走失兒童" 真相令人唏噓不已!
  • 肝臟移植、電子耳蝸……這五類項目或將能用醫保報銷啦!
    近日,廣東省人社廳網站掛出《關於廣東省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範圍有關問題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擬把性病檢查治療項目、違反計劃生育的診療項目、違法犯罪或因個人過錯所承擔責任的醫療項目費用、肝臟移植術以及電子耳蝸(限6周歲及以下兒童)合共五類診療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支付範圍。徵求意見稿在6月13日至6月28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朋友圈瘋傳的"靈異車禍"視頻,真相在此……太厲害了
    網傳「幽靈撞車」其實,這完全是假消息,視頻也是假的。早在今年7月9日,美國的事實核查網站「SNOPES」已對這段視頻進行了闢謠。「Ghost Crash」這個視頻記錄根本不是一系列「超自然」車禍,它其實是通過數碼後期剪輯,刪除了撞擊中的其他車輛。
  • 茂名朋友圈​瘋傳「三亞鯊魚吃人」視頻,真相來了!
    近日,一條三亞出現鯊魚的消息在網上瘋傳。根據網友們轉發的兩段視頻顯示,一條「鯊魚」在淺水區撲騰,周圍海域被染成一片紅色,岸邊站滿圍觀遊客。網傳視頻網傳消息中還有一張微信聊天截圖,網友稱鯊魚遊到三亞海邊的淺水區,還吃了人。
  • 「三亞鯊魚吃人」視頻在信宜朋友圈​瘋傳,真相來了!
    近日,一條三亞出現鯊魚的消息在網上瘋傳。根據網友們轉發的兩段視頻顯示,一條「鯊魚」在淺水區撲騰,周圍海域被染成一片紅色,岸邊站滿圍觀遊客。網傳視頻網傳消息中還有一張微信聊天截圖,網友稱鯊魚遊到三亞海邊的淺水區,還吃了人。
  • 尋烏大墩村小女孩走丟事件瘋傳的視頻是假的,請不要再傳了···
    緊急通告:萬能的朋友圈有沒人見到照片中這小女孩的,今年3歲,昨天(18日)下午在家走丟(澄江鎮大墩村),不知道跑哪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