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從什麼時候起,不過情人節的?
不知道怎麼的,2月14日過了大半天,直到出來吃飯,到了商場看到每家店門口都是人滿為患的時候,才意識到這件事。
看著手裡顯示還有22桌的號碼牌,長嘆一口氣:「這個節日除了人多排隊還漲價,真的沒什麼意義。」
旁邊拿著捧花的男生幽幽轉過頭來,留下了一句:「這得結婚很久了吧,才能說出這種話。」
結婚很久了吧……
很久了吧……
作為一個跟先生只結識了兩年半的女性,深深地感受到了什麼叫「傷害性不強,侮辱性極強」。
不信邪的我爬進內容組的大群一問,冒泡的3個主筆,兩個壓根兒都不帶想起了今兒個是個什麼節。
還有一位雖然正在過,但其實——
「下午的才想起來有這麼個節,慶祝的方式,就是去看一場電影。」
是什麼時候起,情人節好像變得不是那麼重要了?
於我,是剛戀愛時,男友送了我一個充滿媽味的天鵝胸針,讓做了兩年老師,好不容易跳出體制的我那一刻夢回了「教導主任」全裝備。
為了避開對方的禮物,和那天貴得離譜的鮮花,我開始選擇性地避開了這個節日;
於戀愛多年剛新婚的賽琳娜,是有一年她老公情人節加班到很晚,以為對方忘了這個日子了,生了很大的氣。
結果後來對方加班到凌晨回來還給她帶了花。
到最近幾年,就好像沒那麼在意這個日子了;
於結婚多年的,是越來越覺得,收拾房間的時候,那些決定要收藏一輩子的東西變成了「沒地方放的雜物「,不知道送什麼禮物的焦慮壓過了收禮物的喜悅。
即便是在最開始、過情人節時,想像的是:這個情人節一定是我們一輩子都能記住的,這個禮物我一定要收藏一輩子;
於孩子已經上了小學的徐徐,印象最深的是,一次約了閨蜜吃飯看電影。過得很開心。
原本並不算注重節日的人,倒是因為那一天的際遇,覺得,「有一個日子,能因為我們做了什麼而有所不同,那也挺好的。」
只是那個人是丈夫還是閨蜜,並不那麼重要了。
那麼你呢?
你會感覺,自己開始慢慢淡忘情人節了嗎?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再過情人節了呢?
期待你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