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伊朗社會,大型動畫《德黑蘭禁忌 Tehran Taboo》帶片源.

2021-02-21 錘子下的堅果

《德黑蘭禁忌 Tehran Taboo》

導演: 阿里·蘇贊德
編劇: 格裡特·基恩斯倫 / 阿里·蘇贊德
主演: 法拉德·阿巴丁尼賈德 / 賈斯米娜·阿里 / 羅齊塔·阿薩多拉希 / 阿利雷扎·貝拉姆 / 扎拉·阿米爾·阿布拉希米 / 更多...
類型: 劇情 / 動畫
製片國家/地區: 德國 / 奧地利
語言: 波斯語

上映日期: 2017-05-20(坎城電影節) / 2017-11-16(德國)
片長: 96分鐘
又名: 德黑蘭禁忌玫瑰(港/臺) / Téhéran Tabou

強制披戴的頭紗下,是三個伊朗女性的暗黑命運。一個因丈夫吸毒坐牢,要獨力照顧不能說話的幼兒,不獲批淮離婚再嫁,只好賣淫為生。一個懷孕後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丈夫卻拒籤同意書讓她上班。一個情不自禁與年輕樂手發生關係,卻因為失去處女身而一身蟻。充滿禁忌的父權國度,到處是性別歧視、 虛偽做假、濫權瀆職。一個惡作劇電話,更凸顯女性面對的巨大壓力。如此故事,只能用動畫呈現,以綠幕拍下真人演出,再利用轉描技術做出栩栩如生又帶強烈控訴的德黑蘭風情畫。入選康城影展影評人周及安錫國際動畫電影節。                                  

(點擊下面卡片觀看)

實用!解決噁心到自己煩惱!

相關焦點

  • 德黑蘭禁忌:強制披戴頭紗下,三個伊朗女性的命運(內附資源)
    它並非完全的動畫,而是為了繞過審查真人先在綠幕前拍攝,然後轉換成動畫畫面。所以可以想像,這部影片的題材在當地是多麼的敏感。德黑蘭,一座讓外界覺得有些神秘、不敢輕易靠近的城市。2012年,奧斯卡最佳影片《逃離德黑蘭》讓這座城市以一種緊張、易怒的狀態定格在了不少觀眾的心裡,至今還留有陰影。
  • 美國使館在伊朗:電影《逃離德黑蘭》
    期間,一位精通偽裝技巧的的中情局特工託尼·門德茲策劃了一個營救方案,成功地將困在加拿大駐伊朗使館的6名美國外交官帶離伊朗。於是他作為製片人帶著劇本和各種道具前往伊朗,找到了那六個人,開始了艱苦的逃離德黑蘭之路.
  • 與伊朗青年的同居日子
    揭開這裡的神秘面紗。伊斯蘭是什麼?波斯美女的真面目又是怎樣?國際關係一般的情況下,民眾生活是否如常?在出行前,營長也是百般擔憂,因為伊朗這個國度,只有從國內出發的飛機票可以網上訂到。其餘在伊朗國內的一切住宿、交通通通都要到了當地才可以執行,想想也是醉了。消費也是只能用現金的(對於外國人),伊朗本國人的刷卡消費方便得很,只是外國人無法和他們一樣辦卡就對了。
  • 德黑蘭巴扎裡的伊朗諾魯孜新年年味正濃
    伊朗新年諾魯孜即將來臨,位於德黑蘭北部的塔吉利什巴扎格外熱鬧,儘管近期老下雨,但市民們逛巴扎購置年貨的熱情不減。
  • 《逃離德黑蘭》丨根據伊斯蘭革命真實故事改編
    影片講述美國駐伊朗大使館被剛剛取得伊斯蘭革命勝利的伊朗人民團團包圍,6名美國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為人質長達444天。
  • 伊卡路斯伊朗行
    《推銷員》再次把世界的眼光吸引到了伊朗。如果你真的走進伊朗你會發現伊朗跟你想像的完全不一樣。 伊卡路斯帶你走進伊朗別看伊朗的經濟在世界上不算靠前,但伊朗的公共運輸體系絕對高大上。首都德黑蘭有著完善的BRT公交體系,投入運營的90%以上都是鉸接車。
  • 電影分享:《逃離德黑蘭 Argo》、《搜索並摧毀 》、《敵對區域》...
    逃離德黑蘭 Argo  (2012)導演: 本·阿弗萊克        編劇: 克裡斯·特裡奧 / 約書亞·比爾曼 / 託尼
  • 拜登:美國不會解除對伊朗的制裁
    據法新社華盛頓2月7日報導,拜登表示,他不會像伊朗領導人們7日再次要求的那樣,取消制裁、朝伊朗邁出第一步。
  • 伊朗流行天后Googoosh發布同性戀MV
    伊朗國內頭等流亡文化人物,伊朗流行歌曲天后Googoosh發布了一支同性戀的MV,在伊朗國內引起了強烈的反應。同性戀在伊朗這是一個禁忌的話題,同性戀是會被判處死刑的。歌曲是講述一個禁忌之愛的故事,視頻是通過一位的快樂的年輕女性的情人的眼睛來講述的,其中有女子父親和其他人反對他們在一起的場景。視頻一直沒有顯示女子的情人,直到最後一刻才揭開謎底,女子的愛人原來也是一女性。
  • 伊朗國防部核計劃負責人遭暗殺身亡,川普轉推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27日,伊朗國防部表示,伊朗高級核物理學家穆赫辛·法克裡扎德當天在首都德黑蘭附近遭遇暗殺,經搶救無效身亡。
  • 伊朗足球賽場女性止步,為了拍攝伊朗女攝影師這樣做!
    伊朗女權遭打壓,婦女甚至不能踏入足球場觀賽。然而,伊朗女攝影師普塔荷莉安對英國《衛報》表示,她在7月為了拍攝最新一季的足球全國聯賽,決定豁出去,想辦法爬到足球場附近民居的屋頂拍攝賽事,完成工作,她因此成為伊朗史上首位拍攝足球全國聯賽的女攝影師。
  • 伊朗宣布制裁通告,川普臉色掛不住了
    伊朗突然發出通告,制裁川普蓬佩奧近日在美國的不斷施壓之效,聯合國宣布將剝奪伊朗在聯合國的投票權利。正當伊朗一肚子火無法發洩之地,德蘭政府突然對外發出一則通告稱,伊朗將會對美國現任總統川普、以及國務卿蓬佩奧等官員發起制裁。1月20日據俄通訊社消息,伊朗制裁的名單當中還包含了美國前國防部長、中央情報局長以及前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等人。
  • 美國不讓步,伊朗發威脅
    這是伊朗迫使拜登政府取消制裁的最新努力。伊朗此前表示,如果美國未能取消自2018年以來對伊朗實施的全面制裁,那麼它將從本月晚些時候開始限制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查人員進入伊朗。當地時間周一,伊朗駐國際原子能機構代表在推特上證實,他已致信該機構,介紹相關限制措施。他說這些措施將於2月23日生效。
  • 一圖丨封閉的伊朗人,為什麼見到中國人就叫「親」?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伊朗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制裁、封閉,然而當你真切接觸到這個國家時才發現,這裡的人民熱情似火,甚至會讓你受寵若驚。走在街上,總有人熱情地跟你打招呼。要說咱們中國和伊朗的交往,可以追溯回公元前2世紀,西漢時期,張騫派副使到安息,打通了中國至羅馬的商貿通道,也就是古絲綢之路。那時的安息,就是今天的伊朗。
  • 伊朗:你先!!!
    外媒稱,美國及其歐洲盟友18日公布的聯合聲明重申了華盛頓的立場,即在德黑蘭首先遵守協議之前
  • 伊朗2336例了……為了中國公民,國家再次出手!
    一名居住在德黑蘭的中國公民向記者介紹稱,第一架包機將於3日晚間抵達德黑蘭,由中國南方航空公司運營,估計可搭載二百餘名旅客,接下來幾天,可能還會有數架包機接滯留在伊朗的中國人回國。「今晚的包機將優先針對滯留在疫情最嚴重的庫姆的中國人,他們大部分是學生,現在大概有不到30名。剩餘空位會考慮在伊朗其他地方的中資企業的員工或生意人。」
  • 伊朗核武器之父如何遭暗殺?
    伊朗「核武之父」法克裡薩德,上周五(27日)在首都德黑蘭東部的阿布薩市(Absard)遭槍擊,中彈身亡,有伊朗媒體報導指,這次暗殺行動是由遙控機槍遠端遙控所為
  • 伊朗就埃爾多安的言論召見土耳其大使
    圖片來源:中東日報【沙特《中東日報》12月11日報導】伊朗周五召見了土耳其駐德黑蘭大使,以回應土耳其總統在訪問亞塞拜然巴庫期間發表的言論
  • 伊朗:已做好最高級別軍事準備
    ,伊朗國防部長哈塔米15日表示,伊朗武裝力量已做好全面準備,應對外部威脅。據伊朗半官方媒體塔斯尼姆通訊社報導,哈塔米當天在德黑蘭的一場退役軍人集會上發表講話說,伊朗國防力量目前處於最高級別的軍事防禦狀態,已做好應對各種威脅的準備。 美國軍方14日說,美國部署在伊拉克和敘利亞負責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部隊正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密切關注來自伊朗的威脅。
  • 《我在伊朗長大》
    買這本書的初衷有兩個:第一,看它是本漫畫,覺得這是一本很好讀的書,帶娃期間想看字多的書太難了;第二,因為對於伊朗實在是知之甚少,我是當做博聞類書籍看的。然而,這本書讀起來一點也不簡單。涉及了很多的宗教、革命、主義……這些內容讀起來頗為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