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套帳注意了!「內帳」被查了!這家企業被罰6900萬!又一個活生生的教訓!

2021-03-01 會計城
區別不大,對於會計科目,外帳是嚴格遵用,而內帳則是靈活採用或變通。

財務人牢記五要五不要:

一、要道德操守,不要失去道德底線;

二、要懂法守法,不要知法犯法抗法;

三、要尊重事實,不要編造經營假象;

四、要真實記帳,不要做假帳兩套帳;

五、要依法申報,不要偷稅騙稅虛開。

作為財務會計應當具備一定的職業道德,發現有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和騙稅行為,應立即向稅務機關檢舉,幹會計這行,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千萬不要給別人做背鍋俠,賣了自己幫著別人數錢。

在公司經營管理中應依法依規記錄好每筆帳,開好每一份發票,完整準確真實申報稅收,切勿違法違規記假帳,更不可參與偷稅、虛開發票和騙稅等違法行為。

小規模納稅人稅收優惠額度擴大後,又有一些納稅人又動起來歪腦筋,給人代開一些費用普通發票,讓對方企業虛列費用,達到偷稅的目的。有很多小規模的納稅人簡單地認為自己虛開發票不會被發現,而且只是普通發票。

還有一些一般納稅人企業,在經營活動中針對個人消費者的時候,有些個人消費者也不要發票,這樣企業的銷售額就會大於發票開票金額,這個時候,如果有企業需要增值稅專用發票,一些一般納稅人就把這些沒有開發票的金額,按一定的比例收取一些手續費,給這些需要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虛開發票抵扣。

會計不要相信這種虛開增值稅發票的行為不會被發現,現在不管你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企業的經營和涉稅行為都在稅務和其他一些部門的實時監控之下,稅務和其他一些部門之間通過大數據比對,很容易發現企業有虛開增值稅發票的情形,納稅人被查出虛開增值稅發票以後,追繳各項稅收,並處以罰款。虛開發票情節嚴重的,涉嫌虛開發票的相關人員還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有很多納稅人認為虛開發票僅是指沒有真實交易就開具的發票,其實納稅人有真實經營的情況下,也有可能存在虛開增值稅發票的情形。比如有些企業對外招待客戶發生的費用,在開具發票的時候,按規定應該開具餐飲費,可餐飲費不能抵扣,就會要求對方開成住宿費,這樣就可以抵扣了,有一些餐飲企業為了給自己攬一些回頭客,也會按照客戶的要求來開具發票。這樣的行為都是屬於虛開發票。

現在稅收優惠力度加大,稅務對發票的稽查會越來越嚴,會計有虛開發票的行為,隨時會被稅務稽查。

相關焦點

  • 「內帳」被查了!這家企業被罰6900萬!又一個活生生的教訓!
    在公司經營管理中應依法依規記錄好每筆帳,開好每一份發票,完整準確真實申報稅收,切勿違法違規記假帳,更不可參與偷稅、虛開發票和騙稅等違法行為。小規模納稅人稅收優惠額度擴大後,又有一些納稅人又動起來歪腦筋,給人代開一些費用普通發票,讓對方企業虛列費用,達到偷稅的目的。有很多小規模的納稅人簡單地認為自己虛開發票不會被發現,而且只是普通發票。
  • 最新調查:京都四口之家,一個月要48萬6900日圓才夠用
    京都府的工會刊物《京都總評》5日發表最新調查結果,一個養育兩個小孩的4人家庭,要是夫妻都是30多歲,加上所得稅與社會保險金,一個月至少需要48萬6900日圓才能維持「普通生活」。《京都總評》據此認為,派遣、兼職等非正規勞動者,根本負擔不起一個家庭,主張日本應該再調高最低工資。日本厚生勞動省今年7月曾調高基本工資3%,目前日本全國的最低時薪平均達到901日圓。
  • 銷售假劣藥,違規生產器械,多家醫藥企業被罰!
    此次涉事企業為上海永康中醫門診部,經查,上海永康中醫門診部自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1 月,在上海市徐匯區對外銷售中藥飲片遠志(批號:180206)供顧客使用。經檢驗,根據按中國藥典 2015 年版一部、四部檢驗,該中藥飲片遠志(批號:180206)結果不符合規定。
  • 諸暨有家企業因為這個,罰款30萬元!還有32家炒貨企業也被罰了……
    今天,諸暨市環保部門對2015年11月處罰的企業或個人進行上網公示,滿滿一大屏,吃罰單的竟然有48家企業(個人)!這些企業被罰的原因只有一個:汙染!政府查汙染企業,必須頂!!從處罰名單(第5位)可以看到,這家被罰款30萬元的企業,被處罰原因是:被政府集中關停後未經環保審批,且配套建設的水處理設施未經驗收,擅自從事電鍍加工生產。
  • 諮詢費入帳被查了!稅局追問,你到底諮詢的是什麼?
    經查:該公司採用假發票入帳、偽造銀行轉帳流水等方式,虛構與新疆企業的諮詢服務業務,虛列成本,偷逃企業所得稅。針對該企業違法行為,稅務機關依法對其作出補繳稅款、加收滯納金並處1倍罰款共計200餘萬元的處理決定。
  • 摩託車違章被查 司機拆卸有用部件欲棄車不交罰款
    晉江新聞網8月28日訊 摩託車違章被查,司機拿到罰單算了筆帳,覺得被罰款划不來,便找來工具,將摩託車當場拆卸,以為這樣就可以逃避處罰……  25日晚7:30-10:00,晉江交管金井中隊在英林鎮政府燈控設卡查處交通違法行為
  • 鳳崗新增2家企業被罰共20000元的原因…
    供稿:鳳崗應急管理分局企業安全生產無小事!但總有企業管理者抱有僥倖心理,放鬆管理近日,鳳崗違法企業被罰超萬元!違法行為:危險品中轉場所未採取可靠安全措施(使用非防爆開關、插座、排氣扇)。違法行為:兩套溼式除塵系統未安裝水流量流速的連續監測報警裝置。
  • 注意了! 這類人易被查稅,成為國稅局重點對象
    在美國無法避免的兩件事,一個是死亡,一個就是報稅。
  • 人注意!12月1日起,銀行ATM轉帳到帳時間延遲了!
    根據《通告》,自2016年12月1日起,個人通過銀行自助櫃員機向非同名帳戶轉帳的,資金24小時後到帳。以前基本上都是2小時內到帳或實時到帳,所以當受害人發現被騙時,已經為時已晚;而如果變為24小時後到帳,受害人一旦發現自己被騙,還有時間反應過來,可以及時取消轉帳或者去銀行止付。
  • 2015年值得注意的10家國外初創企業
    而當Facebook也推出購買按鈕的時候,起到最重要作用的,仍然是Stripe這家公司。這家公司是由兩個兄弟於2011年成立的,他們成立這家公司的目的,在於幫助企業處理線上支付。現在這家公司已經與多家知名企業達成了合作,除了此前提到的Twitter和Facebook之外,他們的合作夥伴還包括了Reddit、Lyft和TaskRabbit等著名企業。
  • 【熱點】臺灣驚爆「地溝油」事件:兩企業推辭隱瞞被罰
    刑事局南部打擊犯罪中心破獲屏東地下制油廠,查出主嫌郭烈成涉嫌回收餿水油、皮革廠廢棄皮脂油製成劣質食品油,轉賣給強冠食物油公司和進威動物飼料用油公司,強冠坦承從3月起已將其製作成「全統香豬油」,初估一年來至少有200公噸流入小吃攤和烘培業,月餅、鳳梨酥和麵包等都可能「淪陷」。
  • 教訓太慘痛!只因在寧波這個地方停了車,這輛私家車被罰1100元!
    如今開個車,誰還沒收到過幾張罰單呢,尤其是在車位緊張的地段,心存僥倖停個車,回頭就是交警蜀黍的一張罰單……按理說,普通的違停罰單也就一兩百塊,但是接下來的這輛車卻被罰了陳某表示:「這次教訓太慘痛了,以後一定不會亂停車了。」
  • 愛瑪一個月3次被查、無錫電動車城集體關門內幕曝光!
    ▼今年的環保來得特別猛,除了由各地方「選送」需要整改的「小散亂汙」名單外,群眾舉報企業是最主要的查封對象。從7月份天津開始的電動車配套企業遭舉報被查封開始,「群眾」在這輪風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從錫山區發布的十一批「江蘇省環保督查組交辦環境信訪案件辦理情況公示」中可以看出,被查的配套廠和整車廠並非全部不合格,而無錫電動車城被查的結果更是讓人呵呵。
  • 小公司被稅局補稅罰款380萬
    最近看到一補稅罰款的案子,一個小公司最終被要求補稅罰款380萬,跟小編一起來看看這家公司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 慈谿有名的鴨頭店被查 店主在湯料裡放罌粟殼
    慈谿吃貨圈內有名的金山鴨頭店昨天被查  「千萬別去吃金山鴨頭店了。別問我為什麼!」昨天,這條消息在錢報記者的朋友圈瘋傳,引起了慈谿很多市民的關注。而到了中午時分,關於這條消息又來了最新情況:鴨頭店門口來了很多警察,聽說被查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朋友圈上的消息:  常常門庭若市的金山鴨頭店被查  在慈谿吃貨圈,金山鴨頭很有名。  一位資深吃貨告訴記者,這家店的鴨頭、小龍蝦曾是慈谿有口皆碑的美味。
  • 又一名大陸旅客下機在臺灣機場被罰3萬 因為帶了雞肉火腿腸
    原因是帶了雞肉火腿腸等零食,結果被罰款3萬元臺幣(約6700元人民幣)。據臺灣媒體報導,12月27日晚上, 一名大陸籍男子從澳門搭機入境臺灣桃園機場,被海關發現行李有0.32公斤的雞肉火腿腸,因此被依違反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規定,裁處3萬元臺幣罰款。
  • 興化這家企業被坑慘了!
    近日,安徽人郭某為了獲取不法利益,竟對我市一家企業的稱重磅做起了手腳,通過虛增貨車上物品的重量,從而賺取憑空多出的「差價」,短短1個月的時間內竟非法獲利25萬元,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的郭某,最終還是落入了法網在地磅顯示器上安裝了帶鎖的金屬玻璃框,加裝了稱重監測防控儀,同時加強了稱重磅的日常管護,對小小一個稱重磅如此小心謹慎
  • 診所開了張病假條,被罰5萬
    來源:基層醫師公社據「深圳衛生監督」微信公眾號整理收了5塊,賠了2萬,這家診所真是悔得腸子都青了。
  • 企業愛心捐款20萬,結果又說多捐了個「0」,捐款能要回去嗎?
    那麼,從法律上講,這家企業是否可以反悔呢?這恐怕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企業一直表示是向小樂平捐贈2萬元,但在實際匯款中,由於工作人員失誤而多加了一個數字,導致匯款20萬元,那麼,這構成民法上的「不當得利」,小樂平家有責任將這錢退回該企業。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早在5月28號下午,這家企業相關負責人除了向記者核實小樂平的情況真實性外,還多次強調捐款是20萬元。
  • 日本名牌企業、名牌產品造假醜聞持續發酵,我們該吸取怎樣的教訓?
    日本企業品牌這次遭遇的滑鐵盧,也是在告誡我們,塑造一個企業的品牌,是用不斷的創新、極強的責任心和長期艱辛的努力來實現的。稍有懈怠,就可能使耗費心血打造的品牌光彩瞬間黯淡下來。  原標題:日本品牌遭遇信任危機  製造業,向來是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標尺。曾幾何時,一談起日本品牌,幾乎就是製造業高質量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