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韓國娛樂圈女明星自殺身亡的新聞不在少數,從悲情憫人的張紫妍到最近的藝人宋侑庭,韓國藝人這幾年被曝光自殺的藝人將近有30位,而且都處在風華正茂的20多歲。抑鬱症似乎成為韓國藝人的標配,每次出現同類事件,韓國媒體也是在這上面大做文章。
如果有一個關於各國娛樂圈自殺的榜單,榜首的位置沒有哪個國家能夠與韓國爭奪。娛樂圈光鮮的背後,滿目瘡痍。日常看到的新聞也是在內涵韓國娛樂圈的亂象,沒有市場監管,權貴為所欲為,潛規則盛行。韓國娛樂圈為何如此混亂?
韓國娛樂圈的亂象要從一句玩笑話說起:你以為三星是韓國的?其實韓國是三星的。這句話充分暴露了韓國娛樂圈為何如此混亂,韓國財閥一手遮天。
二戰結束後,韓國政府為了改變貧窮的現狀,找尋刺激經濟的辦法。世界大戰過後,全世界都在休養生息,韓國也是獨立無緣。於是韓國政府把目光轉向到民間資本,想要把殖民遺留的工廠設備交付給願意支持政府的民間資本,並且給予低息貸款和大幅的政策優惠。
民間資本如脫韁的野馬,進軍化工業、農業和輕工業等行業肆意的收斂財富。背靠韓國政府,民間資本在境內無一合之敵,積累了大量雄厚的資本。
1986年,韓國政府想要跟上世界潮流,大力發展通信、信息等高科技技術行業。此時的韓國財閥已經逐漸成型,韓國大部分的財富都凝聚正在他們手中,具有未來市場的高科技產業不過是囊中之物。令人熟知的三星集團就是此時成立的,自身的資本加上政府的支持,輕易的拿下韓國的市場。
至此,韓國財閥成為主導韓國發展的主要力量,將近佔據韓國總GDP的80%。沒有限度的積累財富,註定韓國財閥越發龐大,擁有改變國家的力量,才會傳出三星是韓國的梗。
最近十來年,韓國大力發展服務業,財閥們自然也不會錯過。如雨後春筍般的娛樂公司的背後都有韓國財閥的身影,比如著名的SM、YG、DSP娛樂公司都擁有韓國財閥的支持。
娛樂公司經過幾年的發展,漸漸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造星」模式。同過大型海選,從素人中找到條件比較好的充當練習生,娛樂公司對其進行殘酷的培訓和選拔。注意在培訓的兩三年裡面,練習生是沒有工資的,只有在千百的練習生中脫穎而出,否則便是一無所有。
而且並不是你出道後處境就會變好,娛樂公司是要賺錢的,從練習生中選拔出的偶像是要籤訂一系列不平等的協議,消耗掉你20到30歲的黃金時光。
如果你不同意,那等待你的就是雪藏和天價賠償。所以在成長期間遭到無理的要求也只能忍氣吞聲,沒有門路能走。2019年曝出著名明星張紫妍就是其中之一,遭到大企業高官肆意玩弄,訴求無門,最後痛苦身亡。韓國藝人面臨的壓力無法想像,普遍擁有抑鬱症。
韓國娛樂圈混亂是韓國資本猖獗的產物,不是一時造成的。只要韓國財閥不倒,娛樂圈的混亂會一直延續下去,沒有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