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我們提到過微軟正在想著改進驅動程序的質量,該公司認為Windows 10不穩定很大程度是驅動程序引起的。
所以微軟給製造商們訂立幾條新政要求製造商們遵守,微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改進驅動程序質量提高系統穩定性。
微軟準備從本月底開始聯合製造商們拿部分用戶當做小白鼠進行測試,至於是否真的提高系統穩定性還有待觀察。
新的驅動程序推送流程是這樣的:
最初設備製造商們包括主板、音頻、藍牙、網卡等需要開發驅動程序,隨後製造商們先自己在部分設備進行測試。
待初步測試完成後將驅動程序通過微軟提供的後臺進行推送,當前階段僅推送給兼容設備也就是已測試過的設備。
這個階段微軟會通過遙測技術收集驅動程序的運行數據並反饋給製造商,製造商根據遙測日誌來判斷驅動質量等。
如果遙測數據顯示新版驅動程序不符合穩定性新政策則判定為劣質驅動,驅動會被微軟退回、製造商要重新開發。
若穩定性沒有太大問題則擴大推送範圍向更多用戶推送,同時繼續收集遙測數據、繼續判斷穩定性直到全部推送。
顯卡驅動程序是微軟關注的重點:
微軟認為顯卡驅動程序產生的兼容性是導致Windows 10不穩定的關鍵因素,例如循環安裝、崩潰、藍屏死機等。
通常顯卡驅動程序都是由原始製造商例如NVIDIA和AMD提供 ,有時具有OEM定製功能的則由OEM製造商提供。
微軟表示如果顯卡驅動程序在新的推送模型下出現崩潰或者影響系統功能,則會被判定為劣質驅動立即停止推送。
當然這僅限於通過 Windows Update 驅動進行推送,用戶自己下載驅動或使用製造商的更新助手不再此範圍內。
3條顯卡驅動程序評估政策:
首先是顯卡驅動程序的回滾和重新安裝頻率,在驅動程序推送後如果部分用戶出現回滾或重裝驅動則被重點關注。
模型策略是設備安裝量為5000臺 , 每10000臺中超過10臺出現回滾或重裝(5000臺也就是5臺)則判定為劣質驅動。
其次是顯卡驅動程序的顯示兼容,在驅動程序發布7天內,若驅動程序引起的崩潰每年超過1次則判定為劣質驅動。
這裡以 Microsoft Edge based on Chromium 作為測試基準,即瀏覽器使用時是否因為顯卡驅動程序導致崩潰。
微軟規定是每年崩潰1次就算是劣質驅動,因此在僅7天的觀察窗口期裡,只要出現1次崩潰那就肯定是劣質驅動。
附加選項是瀏覽器在所有設備上的運行時間至少滿3萬小時 ,也就是幾千上萬用戶在收到驅動後的累積使用時間。
最後是通訊和會議軟體的兼容性,測試基準包括 Skype、Dicord、Teamviewer、微信、Slack、Zoom、TG 等。
所有收到新驅動的用戶使用上述軟體的累積時間達到 10000 小時後 , 驅動程序引起的崩潰頻率不得超過每年1次。
小白鼠用戶劃分:
最初收到新版驅動程序的用戶主要是Windows Insider用戶,這部分用戶作為最初的小白鼠用戶們用來進行遙測。
待完成該階段測試後微軟再逐步向消費者版本推送,也就是正式版通道裡的家庭版、專業版和零售教育版用戶等。
最後收到推送的可能才是企業版本包括正式版中的專業版、企業版和批量教育版,上述政策從6月29日開始測試。
當然如果不願意當小白鼠或者不願意接收微軟碟機動更新的話,也可以在組策略裡直接禁止驅動程序自動推送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