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九州新幹線(西九州線)原種跨線橋

2021-02-24 世界橋梁雜誌

日本九州新幹線(西九州線)為武雄溫泉至長崎間全長約66 km的線路。該線路上的原種跨線橋(Genshu Bridge)處在2個隧道之間,且和建設中的高速公路相交,為實現橋長30 m,上部結構採用PC結構。橋梁與隧道口的距離較短,與土體相接的橋梁下部結構為橋臺。為縮減包括後期維修養護的成本,採用不設支座的GRS(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整體式橋梁,為上部結構首次採用PC梁的GRS整體式橋梁。橋面寬11.3 m,橋臺高10 m,荷載為P-16。

在支承地基幾乎水平的情況下,為確保穩定性,水泥改良填築體的形狀為梯形。其中靠山腳附近支承地基傾斜,考慮施工合理性,以及為最大限度控制支承地基的開挖範圍,水泥改良填築體下部設計為倒梯形。橋臺翼牆和水泥改良填築體的下部通過換填混凝土,使起終點的橋臺翼牆高度保持一致。

GRS整體式橋梁為門形剛架橋,在溫度收縮、乾燥收縮以及上部結構採用PC梁的情況下,產生的次內力會導致主梁收縮,因此設置吸收主梁收縮的緩衝層。緩衝層設置在橋臺翼牆和填築體間,寬1 000 mm,由砂質土和土工布構成。距橋臺翼牆背面700 mm的填築體中豎向布置鋼絲網,沒有布置鋼絲網的300 mm段為自由段。土工布收縮時,吸收橋梁和填築體間作用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相對位移。另外,由於緩衝層採用砂質土(透水性強),橋臺翼牆背面的緩衝層還起到排水層的作用。

PC主梁架設完成後,主梁間以及主梁和橋臺翼牆間的連接通過現澆混凝土連接。

該橋獲得了2018年度PC工學會獎技術開發獎,已於2019年建成。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