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習大大訪英期間於2015年10月22日參加由倫敦大學教育學院在文華東方酒店舉辦的全球孔子學院大會。與威爾斯班戈大學合辦孔子學院的中國政法大學黃進校長亦受邀參加。班戈著名畫家Ray Murphy,聽聞此事,為了表達中國政法大學對班戈孔子學院的極大支持,以及班戈大學孔院對班戈乃至整個北威爾斯在文化傳播交流上做出巨大貢獻的感激之情,親自畫了幅班戈對面的安格爾西島南棧燈塔畫作,並且題了首詩,送給黃校長。承蒙班戈孔院前中方院長曾濤教授、英方院長David Joyner(周大偉)博士和孔院漢語教師楊鳳仙教授的厚愛與信任,委託班戈大學英語文學院詩人、譯者、學者許景城接手漢譯此畫詩。他被此畫家真誠、熱情、感激所感動,故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完成譯作,希望為中西文化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在英譯此詩的兩周前他與好友孔院劉華義教授,訪問學者黎楊全副教授、馮玉娟副教授等正好一同徒步安格爾西島南棧區域,親歷之處,與畫家畫中一模一樣,甚是巧合,故讀其詩,賞其畫,漢譯起來得心應手。此詩和譯作於2015年12月27日刊登於《長安詩社》(葉芝《當你老了》的古典詩詞翻譯 | 當西方意境遇到東方韻律)。威爾斯譯文由班戈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Wyn Thomas負責翻譯,英語、威爾斯語譯文亦由Wyn 朗讀。班戈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研究員주의돈(朱義暾) 也將此詩譯成了韓文,並朗讀了韓語版本。許景城漢譯本由河北衛視新聞雙語主播李強、王益豪朗讀。此外,文末亦附上許景城一首敘事詩《我坐在世界的盡頭看燈塔》,以饗讀者。感謝他的詩友西藏民族大學教師、詩人、《西藏詩歌》副主編、《桃花島詩刊》主編瓊瑛卓瑪,河北衛視主播李強朗讀此詩。張暉對音頻編輯。威爾斯班戈藝術愛好者、企業家Stephen Rowlands 提供相關燈塔圖片。特此感謝。
為你讀詩
Poems Live
(歡迎點擊以下音頻進行收聽)
音頻編輯:張暉
背景音樂:班得瑞 Luna
音頻朗讀順序:英語(Wyn Thomas)、威爾斯語(Wyn)、漢語(李強)、韓語주의돈(朱義暾) 、漢語(瓊瑛卓瑪,李強)、漢語(王益豪)
英文原詩:
South Stack, Isle of Anglesey - An Approaching Storm
This place is the point nearest to Ireland from Wales across the Irish Sea.
It is dominated by its lighthouse, a beacon guiding seafarers on this perilous coast.
A hazard lies upon the meeting of waters,
In this fearsome place, on the western sea.
Running with the swiftest, gathering tides,
Centuries of mariners sailed this course,
Drawn, into safety from the siren's cries,
To a refuge in a promised land.
This beacon calls to safe haven, but beware!
Nature may yet have her way and command
The sea as her domain, to deliver peril,
In equal measure to the timid or the brave.
Ray Murphy, Artist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Bangor University
October 2015
威爾斯語譯本:
Ynys Lawd, Môn
A Storm ar Dorri
Y mae perygl ynaros pan gyfarfyddo』r dyfroedd,
Yn y man ofnadwyhwn, ar fôr y gorllewin.
Gan fordwyo â chynulliady llanwau cyflymaf
Yr hwylioddcanrifoedd o forwyr y llwybrau hyn
I ddiogelwchrhag llefain y seirenau,
I noddfa mewngwlad addewid.
Geilw』r oleufahon i hafan ddiogel, ond gochelwch!
Gall natur etowneud fel y myn a gorchymyn
Y môr fel eiharglwyddiaeth, i gyflenwi enbydrwydd
I』r ofnus a』rdewr yn ddiwahan.
Cyfieithu Cymraeg gan Wyn Thomas
中文譯本:
漁家傲· 暴雨即臨
乙未中秋,登威爾斯安格爾西島南棧,所站之處,極近愛爾蘭,燈塔近處可見,臨愛爾蘭海,海域暗流兇險,燈標指引航運。暴雨即臨,望洋興嘆,故作此篇。
海接雲濤千水聚,浪潮翻卷驚天語。
西海茫茫漁舸續,深險去,海妖塞壬琴笛曲。
尋夢揚帆不畏懼,塔燈警戒求安旅。
萬物道常存海域,福禍律,羸強勇懦皆同御。
作者:瑞·墨菲
班戈大學孔子學院
2015年10月
譯者:許景城
2015年10月14日
於班戈大學英語文學院
韓文譯本:
사우스 스택, 앵글시 섬 – 다가오는 폭풍
이 장소는 웨일스에서 아일랜드 해를 건너 아일랜드로 갈 수 있는 가장 가까운 지점이다. 이 곳에 솟아 있는 등대는 이 주변의 위험한 해변을 지나는 항해자들을 안내하는 빛이다.
물들이 만나는 곳에 놓여 있는 위험,
서쪽 바다를 향한 이 곳, 두려운 장소에.
빠르게 휘몰아치는 조류를 헤치며,
수 세기 동안 뱃사람들은 이 곳을 항해했네
사이렌의 외침으로부터 벗어나
약속의 땅에 있는 피난처로
이 빛은 안전한 곳으로 인도하지만, 조심하라!
자연은 여전히 명령을 내릴 수 있네
그의 영역인 바다에서 위험을 끼칠 수 있다네
겁쟁이에게나 용감한 자에게나 마찬가지로.
레이 버피 지음
뱅거 대학교 공자 학회
2015년 10월
주의돈 번역 2017년 7월
去往北威,不能錯過一座島--安格爾西島。安格爾西島(Isle of Anglesey)遠離威爾斯西海岸,是威爾斯最大的離岸島嶼。可以通過著名的梅奈橋(Menai Bridge)、大不列顛橋(Britannia Bridge)去卡那封看英格蘭殖民威爾斯的政治、文化象徵的卡那封城堡(Caernarfon Castle),也可以來班戈市中心購物及領略古老的班戈大學(Bangor University)和班戈教堂(Bangor Cathedral),也可以在島上過夜,安格爾西島以情侶天堂之名著稱,島上設有兩個情人節,而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在這島上的隱居,也為之提升了很多名氣。雖然很多人不過覺得它只是一座島,一座被海四圍的島。
從安格爾西島最西端的霍利島Holy island再經過一條跨海大橋,到達小島南棧South Stack,在這天涯海角般的存在裡,矗立著威爾斯最壯觀的燈塔。
近一點,近一點,再近一點
南棧燈塔高28米,在1809年由丹尼爾·亞歷山大(Daniel Alexander)設計,用於警告過往船隻這裡有變化莫測的巖石海礁,在周邊28海裡內航行的船隻都可以看見這個燈塔。燈塔使用長壽命的150瓦滷素燈,每隔9周更換一次,在1984年以後為全自動化。
南棧島上的懸崖也是皇家鳥類保護協會設立的保護區。
天空波詭雲譎,像極了大海的捉摸不定。但無論陰風怒號還是陡峭駭人,白色塔身依然遺世獨立,燈光一閃一閃努力放射光芒。不知道暴風驟雨海浪襲來的時候,海水是否都會扑打到它的身上,但它只是安然的站立,毫不畏懼。
到燈塔去。
有石階沿著懸崖曲折向下通向燈塔,很陡峭。連接燈塔小島的鐵橋處,橋頭有小門攔擋。但能如此近距離靠近燈塔和不滅的燈火,便足以讓人感到心裡暖暖的。
燈塔,與太陽,遙遙相望。看落日,看朝陽,都是極美。
天空被染透,燈塔依然清晰
當太陽穿透雲朵,將光輝灑向大海時,一片波光粼粼,想來有此景燈塔此刻也不會寂寞吧。
晴朗天空下,燈塔愈加醒目
在現在各種導航定位技術發達的當代,也許燈塔最初的作用已經被削弱,但它所具備的象徵意義,依然像一團火,溫暖大家的心頭。燈塔,宛如希望。燈塔長明,希望永駐。
最後,賦詩一首,以作紀念。
我坐在世界的盡頭看燈塔
許景城(Peter Jingcheng Xu) 作海風不時激起浪花拍打在懸崖峭壁的足踝骨,日積月累留下難以癒合的傷痕。巖島佇立著一座威嚴的燈塔,裹著一件白綠相間的外衣,寒風凜冽中,挺拔,從不退縮。在固定或不固定的時刻打開頭上那顆天眼,如璀璨明珠,光彩奪目,飛快射入淡淡迷霧籠罩的海面上,不眠不休地指引成千上萬的遊舸穿梭在四季繁忙的愛爾蘭海,在貝爾法斯特、霍利海德、都柏林之間自由航行。望著遠處一艘郵輪冒著烏黑的濃煙,如一隻毛筆遊走在灰白的宣紙上:起始的濃厚隨著主體驅動慢移,逐漸消失在灰白中。坐在懸崖邊,寒冷的海風迎面吹來陣陣熟悉而又陌生的味道。不禁問,曾幾何時,海的鹹味夾雜著一股腥味、油煙味以及其他各種難以言狀的味道?倘若不是海風,雙眼恐怕將被迷霧遮蔽,如若不是燈塔,海水的味道不知又將增添多少憂愁、多少負擔,多少苦難。我隱約聽到海面下哭泣在迴蕩,時光在骷殼中奔流。仿佛一切回到了大約倆世紀以前,一個寒冷秋日,突然烏雲密布,天色昏暗,海浪猛烈地拍擊巖島的腰部,只見大海深處有一條黑亮如巨蟒的閃電在「皇家憲章」號上方張牙舞爪,剎那間,一聲巨雷由遠及近地傳來,將燈塔置身於漩渦震波的正切線上,猶如幽靈一般伺機引誘它墜入崖下的深淵。塔門被暴風無情地吹鎖上,塔內所有燈光業已被吹熄,瓊斯正值巡邏歸來,極力撞擊門窗,卻是徒勞無功。暴雨頃刻而至,隨著狂風咆哮,吞沒他的歇斯底裡。雷聲不斷,震波的引力猛烈地推吸他顫顫巍巍的身子從懸崖跌落,重重地將頭摔在石壁上,鮮血直流,與波濤洶湧、共舞、咯咯直笑,黑暗吞噬萬物,寧靜滴落在另一世界,成了他永恆的墳墓。從此,幽靈經常出沒或在燈塔上方,無聲無息,或在光難以垂愛的黑暗中,或總在夜深人靜之時在月光下獨坐在崖下的巖石上,吹著塞壬一樣的青色笛子,或彈著威爾斯的豎琴,像是在對島上的花草樹木、海上的船隻、海裡的生物,傾訴自己的所遭所遇。此刻,在黃昏中我俯瞰那塊痕跡斑斑的巖石:他毫無蹤跡。一隻黑色的海豹正探出光滑的腦袋,屈浮在海面,雙眸朝那塊巖石方向凝視,像在朝拜燈塔,像在禱告,又像在哭泣,久久不肯離去。我坐在世界的盡頭看燈塔,望著海天相接處霧中紅點,在悽冷中略感絲絲的暖意。北方的冷從未被南方的暖因為風的同情而做出讓步,而地中海的問候順著暖流北上來到了凱爾特的故土,隨著燈塔鐘聲的起伏旋律,泛起陣陣久違的清香漣漪,糅合遠處海豹與海鷗啼聲,在巖石新「金釘子」處迴蕩,沁人心腦:久久揮之不去。班戈梅奈觀海樓
2017.6.27-2017.6.30文字:楊曉季(外世網編輯)、許景城(Peter Jingcheng Xu,班戈大學詩人、譯者、學者)
攝影:Stephen Rowlands (威爾斯班戈藝術愛好者、企業家)
本文由林苑公眾號攜手【外世網Waishi.com】共同推出的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歡迎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外世網的官方微信公眾號
《林苑》(Green Eco-Guild)公眾號,是非盈利平臺,聚集海內外志同道合的人才,志願致力於與讀者分享中英文詩詞、翻譯、評論、遊記、國內外會訊、國內外博士後資訊等內容。所選文章與內容積極向上,雅俗共賞,既可用於英語語言、文學、翻譯教課,又可用於相關學術研究。作為新興媒體運營平臺,積極響應「一帶一路」戰略和「講好中國故事」號召,始終保持為祖國正義發聲的高度悟性與責任感,通過自身努力,將學科知識與國運國事緊密掛鈎,彰顯學科的魅力和生機。大數據時代,我們將更多地「腳踏實地」,希冀建立強大的話語體系,為祖國言說,為中國學術話語言說。歡迎關注林苑公眾號。如未關注,請手動添加公眾號linyuanbangor,或長按並掃描以下二維碼,加以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