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構在日常檢驗化驗、病理分析、臨床治療、科研教學以及後勤保障過程中廣泛使用著品種繁多的危險化學品,管理和使用不當對醫患人員、醫療設備以及周圍環境將造成重大威脅, 學習必備的危險化學品管理知識很重要哦。
第一類:爆炸品(如硝酸銨)
第二類:壓縮氣體(如壓縮氫、壓縮氧、液化氯、液化氨)
第三類:易燃液體(汽油、甲醇、松節油)
第四類:易燃固體(硫磺、黃磷、鎂鋅粉)
第五類: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如:過氧化氫、氯酸鉀、漂白粉)
第六類: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如:氰化鈉、氯氣)
第七類:放射性物品(如:瓷磚、大理石等石材)
第八類:腐蝕品(如:硫酸、鹽酸、磷酸和氫氧化鈉)
1.危險化學品應放置在專用存儲櫃內加鎖保管並指定專人進行日常管理;
2.張貼危險化學品標識、清單,嚴禁超出醫療機構危險化學品設定基數存放;
3.必須分類、分層存放,不得與禁忌化學品混合儲存。
醫療機構危險化學品使用、存儲科室/部門應配置有害物質溢出處理箱,處理箱包括手套、防護口罩、護目鏡、防護衣、鞋套、棉籤、夾鏈袋、鑷子、毛巾、醫療垃圾袋、隔離帶、清潔劑、平鏟、銳器盒、處理記錄表等,還應配置消防沙箱、滅火毯等消防設施。
2.撤離:判斷危險化學品洩漏源與風向,沿上風或上側風路線,朝著遠離 毒源的方向撤離現場。3.洗消:到達安全地點後,及時脫去被汙染衣服,用流動的水衝洗身體特別是曾經裸露的部分。4.救治:迅速撥打「120」,將中毒人員及早送急診救治。醫療機構使用量最多的就是醫用酒精
酒精化學品中文名:乙醇
成分:由水和乙醇組成,有害成分為乙醇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皮膚接觸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一般出現為口服,出現意識喪失、瞳孔擴大、休克、心力衰竭。
急救措施:皮膚接觸:脫去汙染衣物,用大量清水衝洗;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的清水或生理鹽水清洗;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到空氣新鮮處,及時就醫;
食入:應用大量溫水,催吐,及時就醫。
消防危害:中閃點易燃,易揮發,可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明火、高溫能引起燃燒爆炸。
有害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滅火方法:乾粉、二氧化碳、沙土。
洩露應急處理:用沙土覆蓋吸收,回收至專用廢物袋送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儲存:不易大量儲存,應與其他危險化學品分開存放。
感 謝 閱 讀
危險化學品的安全是醫療機構防火安全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必須嚴格遵守規章制度, 落實危險化學品管理的各個環節, 妥善使用和處置危險化學品,才能確保安全,本次的的危險化學品小常識就到介紹到這裡,我們下次再見。來源:保衛與後勤管理處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