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年初四,要不要去動物園找找「豬」福?在上海動物園你可以看到:跑起來像豬的豚鹿,長著豬尾巴的獼猴——豚尾猴,古時被稱豬婆龍的揚子鱷;在上海野生動物園你可以看到:經常被人誤認為是黑豬的中美貘,被古埃及人稱為「河中之豬」的河馬和常常被人誤認為是「豬」的水豚。詳情↓
邵劍萍 攝
● Hog Deer
● Axis porcinus
● IUCN瀕危 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豚鹿常被人比作享福帶祿的「神獸」,是一種腿短、深褐色的小型鹿類。在中國僅分布於雲南,延伸到印度北部、緬甸等地。
豚鹿喜歡開闊多草的棲息地,特別是河邊的溼地環境。相比於樹葉,它們更偏愛青草。雄鹿長角,雌鹿不長角,角較小,有三叉。幼崽身上有白色的斑點。
豚鹿奔跑的姿勢像豬,低著頭穿過灌叢,不像其他鹿類那樣跳躍,故而得名。
在過去20餘年間,豚鹿的野外種群數量驟減,在中國野外絕滅。它們主要受到盜獵、生境喪失和退化等威脅。其中,盜獵壓力甚至改變了它們原本白天成群活動和覓食的習慣,轉變成了夜間單獨活動。
豚尾猴
● Northern Pig-tailed Macaque
● Macaca leonin
● IUCN易危 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豚尾猴分布於我國雲南南部,延伸至印支北部和孟加拉國等地。它們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丘陵的常綠和半常綠森林中。以果實、樹葉、昆蟲、小型脊椎動物和鳥卵為食。野外常聚集成30隻左右的群體,在樹上取食,在地面活動。分散的群體間用低沉的呼聲和咕噥聲保持聯繫。
豚尾猴的尾巴看起來和豬尾巴很像,短短的,約15釐米,下垂,高度興奮的時候會向上豎起來。
在過去30多年裡,由於受到伐木、道路建設、盜獵等危害,豚尾猴的全球種群下降了約30%。如果不加以保護,它將持續減少。
● Chinese Alligator
● Alligator sinensis
● IUCN極危 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揚子鱷是中國特有的短吻鱷,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之一,體長僅1.5米左右。擅於打洞,夜間活動,主要吃水生動物,會冬眠。歷史上揚子鱷曾廣泛分布在我國長江下遊地區的湖泊、水塘和沼澤中。目前,僅有野生少量個體存活於安徽省區域內。
在中國古代,揚子鱷也被稱為豬婆龍。《豬婆龍》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部分原文如下:豬婆龍,產於西江。形似龍而短,能橫飛;常出沿江岸撲食鵝鴨。
譯文:揚子鱷產於長江以西,形狀像龍,但比龍身子短,能橫著飛,常飛出水面沿江岸捕捉鵝鴨吃。
2017年上海動物園開展了揚子鱷繁育研究,2018年,成功繁育出8尾揚子鱷寶寶。
揚子鱷寶寶
在展區,常聽到寶媽指著中美貘對寶寶說「看!這是你最喜歡的佩奇!」中美貘內心:哭笑不得!
中美貘體型像豬
有可以伸縮的短鼻
嗅、聽覺靈敏
性格機警
善於遊泳和潛水
它經常被人誤認為是黑豬
其實只是長得相像
它還會用靈活的鼻子開箱
挺機靈哦
古埃及人稱河馬為「河中之豬」,大概是因為河馬在形態上更像豬。
在水域展區,你可以看到它們張著特別大的嘴,等待飼養員手中的美食,別有情趣;你也可以在步行區「河馬館」 親手喂喂河馬,享受一份與河馬互動的樂趣!
在上野水域展區,「最暖外交官」水豚也常常被人誤認為是「豬」。
水豚性情溫和,給外界的印象總是一副天然呆的樣子,出了名的「脾氣好」,被稱為動物界的「暖男」、「交際花」。
資料:上海動物園、上海野生動物園
編輯: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