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綠色浙江臺灣行進入第二天,經過壯美的蘇花公路,團員們來到了東海岸的花蓮,再一次上山入海感受自然,走訪了太魯閣國家公園和七星潭海岸。
太魯閣:生物豐富的仙境
上午,綠色浙江臺灣行來到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太魯閣峽谷有著特殊奇異的地質構造與現象,而在貧瘠環境立足生長的適應石灰巖地形的植物,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峽谷地區的植物世界展現強韌的生命力,爭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與清麗的山水相互輝映。每逢秋冬時節,蒼翠的山林隨著溫度與溼度的變化,常見的青楓、九芎、無患子、阿里山千金榆等樹轉為點點黃紅,妝點出太魯閣秋冬的獨特風情,萬分迷人。在太魯閣峭壁千仞的峽谷地區,時常有臺灣獼猴、長鬃山羊、臺灣野豬、大赤鼯鼠、赤腹松鼠等哺乳動物,以及烏頭翁、小雨燕、綠繡眼、紫嘯鶇、頭烏線等約九十種鳥類的閃現蹤跡。
團員們來到布洛灣臺地,這是立霧溪下遊的大型雙層河階,太魯閣語是「峽谷的回音」之意,這裡也曾經是太魯閣族人聚居的部落。團員們對大自然的美景讚不絕口,雲兒纏繞在山頭,仿佛仙境一般。
白楊步道:盡頭有個水簾洞
行經白楊橋後,白楊瀑布自遠處山壁的高處直洩而下,構築成壯麗的風景,從觀景臺上可清晰仰望,從峻岭間傾瀉而下的白練瀑布;水簾洞透澈冰涼泉水自石縫洩流而出,是此步道最完美的終點。
穿完水簾洞回來,來自天杭實驗學校的戴可馨同學說:「我以前只在遊泳池裡感受過衝水的感覺,這是我第一次在大自然中,像極了淋浴,只是水有些冷。」
團員張夢姝的日記
七星潭:無光害的礫石海岸
七星潭是花蓮縣唯一的縣級風景區,乍聽之下似乎是一個星星狀的湖泊地形,但初到七星潭,團員們就被那新月型的海灣給迷惑。別名月牙灣的七星潭是個湛藍的礫石海灣,海灣的末端依著高聳的中央山脈,那幅山海邂逅的畫面讓多少人為此陶醉。
團員們來到七星潭,趕上太陽落下,頓時天色黑了下來,海岸也都全黑了下來,這時團員們發現,這是一片夜間無光害的海灘。此時此刻,無論賞星、賞月或只是單純想聽聽石礫與海濤的歌唱都是最佳選擇。
(轉載分享自綠色浙江公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