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
不少疫情防控志願者
由於復工復產的原因
依依不捨離開了社區戰「疫」陣地
但也有許多人繼續堅守
與社區和物業工作人員共同奮戰
他們說:
「我們要戰鬥到小區徹底解封的那天,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
恆大城小區的丁怡和王新國
就是選擇繼續「留守」的夫妻檔
2月中旬,家住恆大城小區的居民丁怡主動聯繫社區,報名加入社區疫情防控志願者隊伍,在丁怡的帶領下,丈夫王新國也加入了志願者行列。已經退休的他們本可以在家安享退休生活,把疫情防控的「重活」「累活」留給年輕人去扛,但他們還是義無反顧選擇做「逆行者」。
加入社區戰「疫」後,夫妻倆就變成了「全能」志願者,卡口值守、封控巡查、生活物資團購……夫妻倆幹起活來絕不比團隊裡的年輕人差,「隊長把這項工作交給我們,我們就要保質保量的完成。」在一開始巡查時,他們遇到了不少執意在小區遛狗的居民,面對這些不理解、不聽勸的居民,夫妻倆就用「婆婆嘴」耐心跟居民講道理、作解釋,直到居民按要求做好為止。
除了日常巡查,夫妻倆還是志願者團隊裡的「萬精油」,自己樓棟裡的鄰居有困難了,夫妻倆上門幫忙解決,小區發愛心菜,夫妻倆又變身收費員、記帳員和秩序維護員。
因為有很多突發的臨時工作,夫妻倆每天參加志願服務的時間也不固定,經常忙到半夜回家,其他的志願者們讓他們早點回去休息,他們卻說「大家是一個團隊,我們兩個不能搞特殊化」,直到和大家一起發完最後一份菜,夫妻倆才攜手回家。
4月8日以後,小區不少志願者因為復工而不得不離開。而丁怡、王新國夫婦和志願者陳杏梅毅然選擇留下來,他們組成了恆大城一期志願者的「留守鐵三角」。夫妻倆又有了新的角色——小區門口的「舉碼人」。
小區的人流量和車流量明顯增大,夫妻倆舉著額溫槍和健康碼為每位進出的居民測量體溫,核驗健康碼,查驗復工證明。一開始大家並不重視掃碼,有的居民直接開車就走,為了讓居民配合掃碼,他們跟在車子後面追了十幾米,決不漏掃一個人!「掃碼和測溫工作很重要,只有守好自己的小區門,才能把風險擋在外面。」
有的居民看到丁怡還在做志願者
忍不住問她:
「別的志願者都走了,你還堅持個什麼?」
她回答:
「即使我年齡已經大了,精力不如從前了,但我依然能發揮自己的餘熱,儘自己的一份力,為居民、為社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來源 - 金銀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