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海鴿苑」苑長劉玉海先生談公棚賽十年來的心得,願與廣大鴿友分享交流!
第三篇:原鴿的認定方法
一、如果它是原鴿,那麼它的上代一定要有冠軍,平輩有成績鴿,下代有高位入賞;
二、如果它是原鴿,那麼它一定抗病能力強,且此品系壽命長,往往在12年以上;
三、如果它是原鴿,對飼料的要求並不高;
四、如果它是原鴿,那麼它的羽色、眼砂、骨架結構等顯性基因一定遺傳明顯,基本穩定。
如果同時具備上述四方面特點,那麼它一定是一羽珍貴的原鴿。當你找到它時,往往它已經5歲以上了,因為要經過無數的嘗試、細心的觀察、反覆的論證才能作出判斷。因此,一羽好原鴿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為什麼對原鴿的要求這麼嚴呢,是因為只有這樣的它,下代才能出好的種鴿。要有三到四路未雜交且品系純正的原鴿,才能培育好種鴿;要依據雜交出優勢、無限雜交出劣勢,提純復壯,保住血統的原理去培育。
解釋說明一下,上面提到的「壽命長」和「對飼料要求不高」這兩點。
首先說,壽命短的鴿子就一定品種不好麼?不是!還是要強調我們的目標,針對擅長300-500公裡公棚賽的鴿子,壽命就應該在十幾年,往往都在十二年以上。我認為擅長短公裡的鴿子壽命短,擅長長公裡的鴿子壽命應該長。我的鴿苑裡也有擅長200-300公裡的鴿子,基本上活不到八年,但是500-700公裡的鴿子就能活到十二年到十五年左右,這是我的鴿子規律。
另外,對飼料要求不高這一點,也是因為公棚賽與在家打散賽截然不同。因為在家裡打散賽可以通過食物調整它的狀態,而在公棚我們是做不到的,完全靠賽鴿自己來調節。
順便說一下,對養鴿人的要求,因為玩鴿子的關鍵其實在人。我認為養鴿家跟賽鴿手的區別,就是養鴿家應該有自己鴿子十年以上的血統書,能夠認認真真地記錄這羽鴿子,往上能推出三代四代、四代五代的記錄。而賽鴿手呢,只是看骨架結構、眼砂來配對,出鴿子,打比賽。也就是說,養鴿家更看重血統,賽鴿手只注重表象。
雖然這些事幹起來不是立竿見影,有些複雜,但我相信再複雜的事物都一定有其規律,成功的人則是那些掌握了規律並熟練運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