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城區融媒體中心「掌中藁城」微信公眾號
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3120200002
10月20日下午,河北省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石家莊舉行。我區九門回族鄉黨委被授予「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稱號。九門回族鄉黨委書記吳志華在大會上作了典型發言,介紹了先進經驗和作法。
走近九門回族鄉,整齊的房舍,寬闊的馬路,蓬勃興旺的富民產業,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無不訴說著這裡天翻地覆的變化。一派文明和諧、惠風和暢的美麗鄉村新氣象。近年來,九門回族鄉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工作主線,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各項事業快速發展。2019年實現工農業生產總值131.25億元,人均生產總值7.79萬元,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3110元。截止今年9月,完成一般預算性收入3346.96萬元,完成全面目標,預計年底超額完成1000萬元。問到變化,當地居民白秋有說不完的話,「收入增加了,家裡蓋了小樓,還在市裡買了房子」。
吳志華告訴記者,「九門鄉黨委始終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為基礎性事業抓緊抓好,注重民族團結,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使「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思想深入人心,做到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九門鄉始終堅持以發展為中心,在發展中解決問題,加強生態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高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水平,推動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2018年,完成滹沱河生態修復一期工程,形成「一湖六園一溼地」和「臨灣落雁」滹沱美景,為周邊百姓增添休閒度假的好去處。
目前,九門鄉的只照工業園區已被國家級開發區託管,入園超千萬元企業42家,已經形成機械加工、裝備製造的產業主題,去年全鄉完成稅收8000餘萬元,園區稅收佔全鄉稅收90%,經濟總量在全省民族鄉中名列前茅。民族政策的落實讓創業者,感受到黨的溫暖。當地居民底楠激動地說,「正是看到了家鄉的變化和機遇,我們年輕人都毫不猶豫地趕回來創業。」
近年來,九門鄉堅持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真心為民。每年承諾的為民辦理的實事好事,都認真逐一完成,讓回漢群眾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健康發展。2016年、2019年河北省兩屆民族鄉現場辦公會在九門召開,確定了44個幫扶項目,涉及資金11.9億元。這些項目的落實,讓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
說起下一步工作,吳志華信心滿滿地說:「下一步,我鄉將繼續堅持以黨建引領方向、聚全鄉民眾之智、高舉民族團結旗幟、借新區輻射之力、繪九門明日藍圖的發展思路,積極推進民族鄉現場會8大類20個項目落實,真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以藁城區承辦石家莊市第九屆旅發大會為契機,著力打造九門古鎮,建設九門歷史文化展館、九龍十德堂、水街公園、回味巷、周漢河景觀帶、景觀花廊等文旅業態,實現民族鄉發展全市當第一、全省爭排頭、全國有位次的目標。」
如今,走進藁城九門回族鄉,民族團結之花炫麗綻放,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碩果纍纍,各族人民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建立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聯繫,像一顆顆石榴籽那樣緊緊地抱在了一起。
監製 嶽立新
編輯 郭繼聘
作者 劉玉強
唐 茹
張 渲
製作 李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