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人參與熱情濃濃的和諧長街宴結束,迎來了千人狂歡的火把盛會,我們也和村民一起參與到了這別開生面的狂歡之中。【微信用戶請點擊頁面左下方「閱讀原文」觀看此條新聞視頻】
結束了長街宴,大研街道的志願者和遊客市民一起用鮮花裝扮起了火把,我們的記者也加入到了火把裝飾當中。
記者:這個火把為什麼要插一些鮮花?
工作人員:一年一度這個火把節是一種喜氣、熱鬧。這個季節五顏六色的花也都開了,給大家一種很美的氛圍。
記者:花有品種的限制嗎?
工作人員:現在手上拿的是玫瑰,但是過去條件有限採一些野花比較多。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對這個火把的點綴也是上一點檔次了,過去的話專門有一個火把花,山上還有田壩裡面都可以採到的,但是現在空著的田壩也少了,上山採的也少了,所以我們就用這個玫瑰花。火把花也是有很多種的,有茄子色的、黃色的,還有紅色的,品種還挺多的。
經過裝扮,在文林村的大街小巷的火把被鮮花裝點得別具一格。
記者從主辦方了解到,去年的火把節並沒有設置讓遊客、經營戶來裝飾這個火把。今年這個環節也是最新增加的,讓大家親自動起手來把原本這個只有木材的火把裝飾一新,讓它變得更加的漂亮,更有節日的氛圍。
此次裝飾火把的鮮花也有著特殊的含義,七種不同的鮮花,玫瑰、百合、沙棘等在此次的火把節中不僅是用來裝飾的。
【採訪】大研街道廣播電視中心主任 李佳:和其他民族的火把節最大的一個不同的就是納西族會在火把上插火把花,今年大研街道邀請了八個社區的七個隊伍來引導嘉賓、遊客朋友插火把花,一共是七種。首先我們這個羊皮上的七星是相似相映的;其次每一種火把花都有它自己的寓意,就比如說玫瑰它象徵的是激情熱烈,大麗花象徵的是感恩和創新,還有沙棘象徵著堅韌堅強。還有花紅和蘋果象徵著多子多福,它其實對所有納西人,對我們麗江人的祝福。打我記事起,麗江古城裡面就有火把節燒火把的習俗。老祖宗傳承了幾百年幾千年,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把這個習俗延續下去。火把在火把節中是最重要的主角,火把的每個細節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記者發現每個火把上都有三圈鐵絲,每個火把不多不少正好三圈。
據了解,今年火把節文林村共準備了500把火把,巨型火把的點燃,開啟千人火把狂歡活動,在文林村的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火把也照亮了夜空,再現了滿天星鬥落人間的狂歡盛世。
【現場記者】隨著夜幕的降臨,大大小小的火把被點燃,在文林村的大街小巷處處都閃爍著節日的火光。據了解,火把節共點燃了超過五百把的火把,這也是文林村的火把節活動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讓我們一起加入這場盛大的狂歡吧。
火把節的狂歡將持續三天,在最後一天將舉行盛大燃燒五彩線的儀式,我們也將跟隨鏡頭一起參與到著盛大的狂歡中。
記者/楊四娟 侯瑋 鮑楊彪(實習)
責編/和眾學 李鐵
監製/和紅軍 和麗星 總監製/段成坤
新聞熱線/0888—5122344
©麗江市廣播電視臺全媒體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