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的餘蔭山房內,滿洲窗、百葉窗、蠔殼窗等富有嶺南文化特色的窗戶保存完好,裝點著這座古典園林,仿佛訴說著嶺南舊事。
遊人在餘蔭山房遊賞時,很容易被五彩斑斕、明朗活潑的滿洲窗或開關靈活、可手動推拉的百葉窗所吸引,而隨處可見的蠔殼窗卻被大多數人忽略。蠔殼窗的樣式與滿洲窗、玻璃窗類似,其材質又是半透明的,因此人們很容易把他們與玻璃窗混淆,以為是沾塵、陳舊的玻璃窗。
蠔殼窗,又稱蚌殼窗、蠣殼窗、蠡殼窗、海月窗、海鏡窗,是採用打磨成半透明薄片的蠔殼鑲嵌在木框上加工製作成窗戶,是嶺南沿海一帶一種具有地域性文化特色的傳統建築裝飾。廣州的餘蔭山房留存的蠔殼窗式樣包括六角金盤、八角金盤套古錢、十字菱花套古錢燈籠圖案。蠔殼窗精巧華美,多姿生動,古樸清幽,蘊涵濃鬱的嶺南海洋文化風味。
瑜園的門和窗:十字菱花套古錢燈籠圖案鑲嵌蠔殼片
餘蔭山房留存的蠔殼窗具有應用廣泛、式樣豐富、保存完整的特點。蠔殼窗廣泛運用在園林建築的戶牖當中,包括原正門隔斷及側樓窗戶、浣紅跨綠廊橋及連廊的橫披、玲瓏水榭窗戶、瑜園船廳的門和窗等。式樣包括六角金盤圖案、八角金盤套古錢圖案、十字菱花套古錢燈籠圖案等,蠔殼片鑲嵌在各式各樣的木花格中,精巧華美,多姿生動,古樸清幽,蘊涵濃鬱的嶺南海洋文化氣氛。
原正門側樓上的窗戶:八角金盤套古錢蠔殼
原正門隔斷:古錢和六角金盤圖案鑲蠔殼
浣紅跨綠廊橋的橫披:六角金盤鑲蠔殼
據番禺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崔鏡興介紹,「餘蔭山房蠔殼窗保留的是原始狀態,沒有更換過。1982年,我參與餘蔭山房第一次全面修復工程時就是這樣」。
①蠔殼窗比較穩定,防水不易變形,堅固耐用;
②開可通風透氣,閉可擋風保溫,還可引光入室;
③半透光不透亮的特點使其可以減少日光照射對室內家具的損傷;
④蠔殼片呈月白色,一面具年輪般的弧形紋理,另一面光滑而具雲母光澤,細看折射著七彩光華,極具欣賞性。
玲瓏水榭橫披窗採用六角金盤鑲蠔殼裝飾
①因常年經受風吹日曬雨淋易於風化;
②細菌、真菌等微生物附著在貝殼表面會加速蠔殼窗的風化。
黴化的蠔殼窗
鑲嵌在木花格裡的蠔殼像一片片魚鱗,整整齊齊,重重疊疊,隱隱約約的光芒,點亮了嶺南水鄉的秀氣。曾經滿街滿壁的蠔殼窗不復存在,只有少數的古建築,還收藏著蠔殼窗的古雅和精緻。它們自顧自美麗,默默地抵擋著歲月的洗禮。沒有人知道這些蠔殼窗還會存續多久。假如偶然遇見,希望人們能溫柔以待,把這份獨特的嶺南記憶留在心頭。來源:餘蔭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