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鬥的結果,一切偉大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新時代必將是大有可為的時代。
品美食、送月餅、話家常……中秋節前夕,一場由村民自發組織的主題為「共度中秋 記住鄉愁」的中秋團圓慶祝活動在哲橋鎮太陽村舉行,百餘名村民圍坐祠堂內談家常事,推杯換盞共度中秋佳節。
鄰裡同攜手,共創文明新村。走進祠堂,牆上張貼的是「陳家祖訓」「陳氏家規家訓」,以及「蘆衣順母」「鹿乳奉親」「棄官尋母」等24個經典孝親歷史故事。廳堂內,耒陽首屆道德模範陳堂中正和村民們分享自己與母親和家族長輩間的孝親故事,這成為餐桌上首道「開胃菜」。
隨後,活動為全村的老人們準備了中秋月餅,並現場發放到老人們手中。「後輩們湊錢舉辦這場活動,就是為了讓村裡老人高興,也弘揚鄰裡和睦、團結互助的傳統美德,把大家的愛心凝聚在一起。」活動發起人之一陳偉告訴記者。農村傳統的「八大碗」陸陸續續上桌,殺豬菜、燒羊肉、燉粉皮……香味四溢的飯菜、歡聲笑語的村民、為奶奶夾菜的小朋友,構成了一幅溫馨和樂的文明畫卷。
「今天是咱老百姓最樂呵的日子,但吃水不忘挖井人,只有國家好,咱百姓的日子才好。」 陳耆盛老人說道,「我們趕上了好時代,國泰民安,幸福滿滿,希望『中秋團圓飯』年年辦下去,越辦越紅火。」 活動過程中,村民們積極響應我市文明城市創建精神,光碟行動、餐廚垃圾分類.以健康、衛生、文明的用餐方式,踐行「我是文明耒陽人」的精神風貌。
太陽村舉辦的這場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傳統節日,融入百姓生活,讓居民、家庭、鄰居間可感受、能認知,有認同、去踐行,營造了濃濃的節日氛圍,也在全社會,特別是鄉村,倡導了一種更加文明、和諧的新風尚。(記者 趙娟)
責任編輯:王穎
點擊下圖進入「優化耒陽市營商環境問卷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