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完全不敢去想像!」吳小姐簡直欲哭無淚,她在出租套房安裝了網絡監視器(Web-cam),竟然被黑客入侵,睡覺、入浴甚至在房間裡的一舉一動都可能被對方看得清清楚楚。
吳小姐把監視器放在小冰箱上,鏡頭直對床鋪和浴室,「最近洗完澡,因為比較熱,不會立刻穿衣服,可能就是掛一條浴巾就在那邊吹頭髮了。」
吳小姐表示,安裝網路監視器原本是用來觀看家中飼養的小貓,上月底晚間11點多正準備洗澡,身上只穿著內衣褲,監視器突然出現怪聲,登入手機監看畫面卻把她嚇傻了。
「機器本身不會發出聲音,我並沒有把我的帳號密碼給任何人,所以我就趕快拿手機連線看,因為手機監看畫面上面會顯示觀看人數,結果當下觀看人數是2!」登入人數變成兩個人,手機畫面停在自己下半身,吳小姐閃躲鏡頭,機器竟然也跟著轉,她嚇得直接拔掉電源。
吳小姐與一起團購網絡監視器(Web-cam)的14名買家聯繫,發現有3人都遭遇類似情形,甚至有人聽到監視器對他說「hello」。
而監視器的賣家則宣稱,這款機器租用的伺服器範圍包括歐洲、大陸、東南亞,只會做單純的ID及IP轉換,使用者的使用習慣數據不會上傳儲存,也無法追蹤IP位置,不知道為什麼會被黑客入侵。
吳小姐說,安裝機器後已經更改過帳號和密碼,但還是沒辦法防住黑客。對於私密生活不知道已經被多少人看過,吳小姐直說太恐怖。
在國際上,網路黑客入侵攝影機的事情並不少見,2013年間就有新聞指出,境外黑客論壇有人專門利用遠端管理工具(RAT)入侵網友的電腦,擅自開啟視頻、麥克風,觀察她們的一舉一動,甚至竊取電腦裡的照片,這對他們來說這並非什麼高技術。
對於室內安裝網絡監控器,很多家庭已經習以為常,特別是那些家中飼養寵物或者是需要通過遠程監控保姆帶孩子的家長對網絡監控設備一定不陌生。
而隨著網絡監控與手機終端的連接,更加快速的推動了這一設備的熱銷,但其背後帶來的安全隱患也在不斷上升。
一旦完成連接,用戶就可以訪問主屏、查看實時直播視頻流以及其他功能,但其本質上仍然是一個網絡攝像頭,絕大多數都沒有針對安全性能進行過合理的規劃設計和防火牆安裝,非常容易就能被黑客獲取信息流,從而威脅到用戶的隱私安全。
最近,就有網絡監視器的用戶發現自己家嬰兒房攝像頭所拍下的視頻被上傳到網絡上,不僅如此,他們還發現不止他們一家,很多家庭攝像頭的影像都被上傳到網站上,來這個網站的人都可以像看電視一樣偷窺每一個安裝了攝像頭的家庭、商店或者公司。
專家提醒,家用攝像頭的安全問題應該受到人們足夠的重視,人們可以通過經常改變攝像頭登錄密碼、提高密碼複雜度來儘量阻止黑客的入侵。如果只是家用,當有人在家時一定要關閉攝像頭,離開的時候再啟動,當無人在家時儘可能關閉電腦。
家庭監控日益受到很多人的重視,但如果不注重保護系統自身,隱私安全就無從談起。同意的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