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農曆新年來臨之際,某監獄舉行了「春暖歸途」離監探親活動。劉某作為監獄6名離監探親服刑人員中的一員走出了高牆,獲得了新年與家人團聚的寶貴機會。走出高牆的劉某與妻兒抱在一起,思念、愧疚的淚水奪眶而出。
家書的力量
2012年,劉某因盜竊罪被判入獄8年。「看到別人生活都好了,心頭慌,想來錢快又輕鬆……」「知道偷東西犯法,總抱僥倖心理。可現在……」入獄後,劉某曾這樣談論自己的犯罪經歷。
「生活糟糕得就像拿到了最爛的一副牌,哪裡還敢去想什麼將來……老婆跟孩子還不知道會怎麼看我,過一天算一天吧!」劉某說起自己剛入獄時的心情,沮喪地抱著頭。沉默寡言,不與人交流,無心勞動改造……監區的管教民警發現劉某「不對勁」。
一次次找劉某談心、教育;劉某文化程度低,監獄民警同時也加強了對劉某的文化教育改造;心理諮詢師為劉某進行了心理輔導。
得知劉某的心結在家庭,監區與劉某家屬取得聯繫,其家屬得知劉某的改造情況後表示願意與監獄一同幫助劉某找回自我,實現重生。
「這輩子嫁給你是我自己選的,就算砸鍋賣鐵我也會把這個家維持下去,兒子很乖,你放心……」看到妻子的家書,劉某忍不住痛哭起來。想到監獄民警的諄諄教誨,想著妻子的不離不棄,從那天起,劉某變了。「好好改造爭取減刑,早日回家與家人團聚。」是他的改造目標。
2015年劉某獲得減刑,2016年劉某再次獲得減刑,2018年農曆新年到來之際,劉某獲得了「春暖歸途」離監探親的機會。
歸途的期待
離監探親的歸途上,劉某的兒子開著車。劉某看著車窗外的樹木和房屋,這樣熟悉又那樣陌生。
劉某與妻子低聲聊天,妻子講述著自己對這條路的熟悉程度,因為她每個月去監獄會見劉某的時候走的就是這條路。想著妻子一個人供養兒子讀大學的艱辛,每個月來探視自己的奔波,劉某眼裡噙著眼淚。歸途並不容易,充滿著傷感。
談及未來,劉某很感慨。「在監獄改造時,我也開始學習文化知識了,看了不少書,對家有了新的認識。以前以為家裡是有錢才是幸福,現在失去自由了才知道,一家人團團圓圓在一起才是幸福。」
「老母親都熬了好久,實在是等不到你回來了。」劉某妻子說,2016年,劉某的母親因病去世。沒能見上母親的最後一面是劉某一生的遺憾,因此,他離監探親回家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給母親磕頭上墳。「小時候,媽媽對我最好了,我是家裡的老三,百姓愛么兒嘛,什麼好的都給我。」「有些遺憾永遠都沒有辦法彌補,自己犯下的罪種下的因,自己要去承受這個結果。「劉某說。
「這次減刑順利的話,再有一個多月我就滿刑了。出獄以後準備去成都,幫我哥哥打工,讓老婆也跟我一起去。在成都就可以跟兒子團聚了,一家人就在一起了。苦一點不要緊,不違法、平安,才是福。」劉某堅定地說。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