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遊記(2014-12)-- 第二天

2021-02-15 懶貓行

  在英國的第二天,我的「窮遊」開始了。回想一下,上一次像這樣背包坐公共運輸的玩法至少得是十五年之前的事了。那個時候我其實不怎麼喜歡旅遊,直到有了車,開始在國內自駕遊之後才發現,自己並不是不喜歡旅遊,而是不喜歡「窮遊」,天生了一個腐敗的性格,真是沒辦法。
  這次來英國,幾乎是我唯一一次沒在出行前就安排好所有行程,沒有導遊天天跟著的(去美國那次也沒有導遊,但是朋友把行程設計的精確到了分鐘)。這樣有個很大的問題,稍一懈怠,寶貴的時間在磨磨唧唧中就被荒廢掉了。就像這一天早上,沒有導遊,沒有集合時間,結果可好,等我們出發的時候已經快十點了。
  酒店距離地鐵站有些距離,得先走路,很幸運的是,天氣非常好,而且很暖和,地上大片的草坪竟是綠色的。藍天、白雲、綠草,完全不是傳說中陰沉、寒冷的倫敦冬日氣象。


  英國的地鐵算是小有名氣,以其四通八達、快速便捷而著稱,經過我這兩天的深度體驗,確實名不虛傳。但是,在我這個腐敗的人眼裡,地鐵再方便也還是公共運輸,還是需要在目的地和車站之間走路,還是需要等車。倫敦地鐵真心也沒比北京的地鐵強到哪兒去,不過確實不像北京地鐵那樣不分時晌的總是非常擁擠。
  在倫敦,交通成本都是很高的,公共運輸也一樣,地鐵的價格相比北京來說要貴很多。我買的是一天有效的通票,也就是當天可以不限次數的乘坐地鐵和公交車,價格是8.9鎊,約合89人民幣。但這是非高峰期的票,只能在早上九點半之後使用,如果是包括早尖峰時段的票還要更貴一些。Unknown 先生有張地鐵卡,就像北京的一卡通,但是我看他那個卡刷一次貌似也是要刷掉不少錢的。
  倫敦的地鐵站相當老舊,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北京剛有地鐵時候那些最古老的站臺現在的樣子。這是我拍過的第一張倫敦地鐵的照片,後面還會有一些其他的。


  今天的第一站是倫敦塔橋,這塔橋跟大本鐘一樣,算是倫敦的標誌性建築。不過公共運輸嘛,下了地鐵還要走路才能到的,所以先看到的倒是個跟中國有淵源的東東,一個日冕。


  這一次在英國沒有導遊,Unknown 先生雖然已經在英國定居十幾年了,但就像我其實對於北京的很多歷史也並不知道一樣,他並不能給我講出什麼。這樣倒是也好,省心了,也不用勞神去記住各種信息,凡事就看個熱鬧吧。所以,剛才那個日冕只知道是個日冕而已,而這張照片就是從日冕旁邊能看到的景色。


  倫敦塔橋這地方有些容易混淆,因為這裡有「倫敦塔」和「塔橋」兩個建築。所謂的「倫敦塔」其實是個城堡,或稱要塞也許更恰當一些。倫敦塔裡面應該是可以進去參觀的,但是由於我之前並沒有規劃好在倫敦這兩天的行程,而 Unknown 先生並不認為這些建築值得進去看,所以也根本沒替我做出這樣的設計,其結果就是對這個相當著名的建築,我只不過就看了看外觀而已。而且還由於距離很近,也根本沒拍出什麼像樣的照片來。


  倫敦塔旁邊就是「塔橋」,從第一張照片裡能看出來這兩個建築之間的地理結構。但我們所在的這個地方是可以走上塔橋的路,因此倒不是能拍出塔橋全貌的地方,我估計要拍出塔橋全貌,最好的角度應該是在泰晤士河裡。
  這幾張照片被我拍成了極為陰沉的色調,當時的天氣確實沒有這麼誇張,不過這倒是有點傳說中的英國冬日的感覺了。不管怎麼說,這些照片拍的太差是毫無疑問的,湊合看看吧,嘿嘿。


  站在塔橋上給泰晤士河來張特寫,泰晤士河能不能算是倫敦乃至英國的母親河呢。


  泰晤士河上的遊船,說真的來之前我很白痴的以為泰晤士河是上著凍的,對於遊船一點沒研究。在倫敦的這兩天,Unknown 先生多次問我想不想去坐船,我卻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提不起太大的興致,最終也還是沒坐。


  這是倫敦另外一個著名景觀「倫敦眼」,之前我知道這是個摩天輪,但是不知道竟然這麼小,哈哈。


  現在看這些照片的時候腦子裡經常會冒出來「殖民地建築風格」這樣的想法,然後又恍然大悟,這不是殖民地,這是殖民者。


  這就是大本鐘了,似乎該說點什麼,但我真的啥也說不出來,那個...這鐘大概走的挺準吧,哈哈。


  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我們之前在一個政府部門的大門口看到有警察,Unknown 先生說可以跟他合影,結果那警察是個怪叔叔,竟然不同意,把 Unknown 先生給氣到了,後來每次看到警察都讓我去合影,後來這些警察也確實是一聽說合影都很高興,就唯獨那第一個比較各色。


  這是又一個重磅建築,威斯敏斯特教堂,也叫西敏寺,大概可以算是全英國最重要的教堂之一吧。
  但是,當時我並沒進去。話說我這次在英國,尤其前幾天,效率搞得非常低下,也是跟我現在時差很難倒過來有關係,精神狀態一直不太好,總覺得疲勞。這西敏寺的門票是18鎊,相當於180人民幣,我琢磨著一方面今天的主項是想去大英博物館,如果花時間看西敏寺只怕時間就來不及了,另一方面,現在狀態不好,這麼貴的門票,有點浪費,不如等時差倒過來之後,有精神了,再來細看,因此拍了兩張教堂外觀就扯呼了。


  威斯敏斯特教堂周邊有很多走路可達的倫敦必看之處,比如特拉法爾加廣場、唐寧街、白金漢宮等等,所以我們從威斯敏斯特教堂就開始步行逛倫敦。但是,一個非常致命的問題,Unknown 先生走路的速度實在太快了,他把這一天的悠閒逛倫敦完全變成了急行軍。而且他是每到一處,拿過我的相機給我拍幾張照片,簡單說幾句這是什麼,然後拉著我就走,完全不給我時間去感受大不列顛的內涵和文化。
  儘管是如此的走馬觀花,現在我的回憶中仍然有很清晰的英國氛圍,倫敦的市中心,確實是英國文化和底蘊最強烈的地方,但這些都是純粹的感覺,我不知道以下這些照片是否能體現出這種感覺。
  這是街道旁邊的名人銅像,第一張照片裡是曼德拉,第二張照片裡的人叫做「Derby」,我不知道他是誰,而且度娘也不知道,或者是我問的方式不對。


  這個不用說了,倫敦的標誌之一,紅色電話亭。但是 Unknown 先生把照片拍虛了,額外帶來了無限的「朦朧美」,哈哈。


  這是一個戰爭紀念碑,紀念那些在戰爭中逝去的將士們,但我忘記是為了一戰還是二戰的了。


  這頭熊站在唐寧街上,我不知道有啥寓意,另外它手裡拎著的箱子應該也有說道,後來水晶姐買過一盒餅乾,包裝盒也差不多是這樣手提箱的樣子。


  看那個牌子「Downing Street」,說真的,我剛看到牌子的時候都沒反應過來這就是唐寧街,因為 Unknown 先生是徹底不會說中文的,他也沒想到我不認識「Downing」就是「唐寧」,所以只是指給我看這個牌子,並沒有加以解釋。幸好我的想像力和聯想能力還算豐富,很快自己悟出來,原來這就是著名的「唐寧街」。


  比唐寧街更著名的就是「唐寧街10號」了,這兩張照片裡的大門就是唐寧街10號的大門。雖然這裡有荷槍實彈的警察把守,大門平時也是緊閉的,但相比中國的中華門或者中南海這類地方還是顯得相當隨意了。另外,前面我發的三張跟警察叔叔的合影裡,第二張就是在這個大門前面拍的。


  離開唐寧街,繼續往前走,路邊又看到一個戰爭紀念碑,這一個是專門紀念女戰士的。


  這也是英國一景,各種威嚴的「門衛」,都帶著皇家範。國王啊、皇帝啊、女王啊,這些讓人感覺有些古老的頭銜,就得配著駿馬、寶劍這樣也相對古老的設施才更搭調,自動手槍就只能跟總統、首相配套使用了。


  這位正在移動中,我略微記錄了一下他的「入崗」過程。


  這個建築也是皇家的,Unknown 先生當時給我講來著,好像是如果有貴賓來會在這裡有歡迎儀式還是啥的。


  這一位可不是剛才那位,但要不仔細看臉的話,完全一樣的哈。


  接下來是著名的「特拉法爾加廣場」和那幾頭獅子,我倒是知道獅子是英國的象徵,我還記得很清楚在印度看到一個英國殖民時期的建築,門口一左一右分別是老虎和獅子,其中的獅子就是代表英國。


  在特拉法爾加廣場還有很著名的就是這些「賣藝」的人,他們擺出各種造型,在廣場上站成一排,如果想跟他們合影,或是讓他們演奏風笛都是要給錢的。
  第一張照片裡這位的噱頭是「懸空」,可惜破綻太明顯。第二張照片沒拍好,也是廣場上人比較多,拍不出來。仔細看的話,可以看到第一位是風笛手,第二位是個女巫,第三位忘記是啥角色了,第四位是星球大戰裡的猶達大師,也是個玩懸空的。


  這是國家畫廊,按說也是個值得進去看看的地方,但我也沒進去,而且是到最後我也沒進去過。這一次在英國,尤其在倫敦,好多按說不該錯過的地方都錯過了。


  我們在特拉法爾加廣場時大約是中午十二點多,Unknown 先生大概是餓了,拉著我進了一家賽百味。漢堡本身跟在其他地方見過的完全一樣,看一下英國賽百味的價格吧。


  吃完賽百味,繼續逛遊,這邊有條唐人街,規模還挺大的,好多家中國餐廳。Unknown 先生是很愛吃中國菜的,我們一邊逛,他一邊念叨想找一家吃一頓,但是我這個殘忍自私的人,怕耽誤了去大英博物館,就硬是把 Unknow 先生給拉走了,沒讓他如願。


  這家寫著「北京」字樣,貌似是家餃子店,我身為北京人,得拍一下。下次如果再去倫敦,可以請 Unknown 先生來這裡吃餃子,他總是跟我說特別喜歡中國的餃子。


  這也是唐人街上的一家店,可這賣的是啥呢,貌似我在中國從沒見過。


  唐人街上竟然還有「一休哥」。


  從唐人街到大英博物館得坐兩站地鐵,這回我拍了一下鐵軌和列車。還有,倫敦的地鐵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地鐵本身,而是坐地鐵的人。之前我沒想到在英國竟有這麼多外國人或者是移民,在倫敦的地鐵裡,乘客的膚色從最白到最黑,從淺到深,層次齊全,當然也少不了各種黃色和棕色等等。也就是地球上沒有任何人種的膚色是藍的、綠的,否則相信在倫敦的地鐵裡也一樣會有的。不過這個「調色盤」的情景我並沒拍出來,我實在是不好意思在地鐵車廂裡舉著相機直接對著別人拍照,只能請大家腦補一下了。


  我們到站了,這一站有高高的電梯通到地面上。


  從地鐵站走到大英博物館大概有十分鐘左右,我終於到了這個傳說中的地方。在這兒 Unknown 先生暫時跟我道別,因為他根本不喜歡逛這類地方,他說在咖啡店裡等我,讓我自己進去逛個痛快。


  話說這大英博物館竟然是免費的,這一現象說真的不太符合英國留給我的「雞賊」印象,不過還是值得稱讚一下。
  一進大門,首先是所謂的「大展苑」,也就是博物館的大堂,這裡有紀念品商店,有咖啡店等等,所有的展廳都圍繞這個大堂展開。


  展廳是根據地域劃分的,比如有埃及館、古希臘和羅馬、中東、中國、東南亞等等,我研究了一下博物館的地圖,看的有點眼暈,正好發現埃及館最近,就從埃及開始吧。不過還是只能看畫,博物館是提供講解機的,但我的狀態實在有點差,我覺得根本沒有體力和精力舉著講解機去聽,而且當時想的是之後還會跟水晶姐再來一趟,這一次就先不求甚解了。


  大英博物館真心非常大,每個展室都直接通往另一個,對於我這種路痴來說,簡直像是個迷宮,走一會兒就完全找不到北了。不過路是不認識了,但東西還能認得一點,比如這個,顯然是波斯風格的。


  這位老人家,搬把椅子靜靜的坐在這裡臨摹,一種很讓我羨慕的境界。


  我最喜歡的兩種動物是雄獅和鷹(僅限公的,因為我是花痴,哈哈),愛屋及烏,給這古希臘的青銅獅子也來個特寫吧,這是公元前500年前的,發現於馬其頓地區。


  當我看到以下第一張照片的時候,我立刻想這地方在哪兒,有機會得去看看。等我看到第二張照片裡的物件,看來是不用去了,已經被英國人給搬回來了。
  這是一位叫做「Kybernis」的國王的墓碑,他在公元前480年統治著現今土耳其的西南部地區,稱為「桑索斯(Xanthos)」地區。問過度娘之後知道,桑索斯位於現在土耳其的安塔利亞西部,是利西亞文明的發源地,也是古利西亞的都城。這裡是土耳其現存很著名的考古遺蹟,從網絡上搜到的圖片看,英國人只不過搬回來一個墓碑而已,還是留有大量我最喜歡的廢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英國人確實太能幹了,看看這個,整座神廟都被搬來了。


  這是一塊盾牌的殘片,但是簡介牌子我沒太看懂,似乎是說在雅典的帕特農神殿有一個巨大的雕像,一些小尺寸的複製品在羅馬時期被製作出來,而這塊盾牌是目前唯一保存下來有這樣圖案的。


  在這間展廳裡有很多古希臘(我認為應該是)時期的雕刻,我隨手拍了其中幾個,那些石雕上精緻的衣服褶皺讓我感覺很具有衝擊力。


  這間展室裡是壁畫,或者說是「壁刻」,再一次感嘆英國人的執著,能把這些東西從牆壁上剝下來再運回來。


  這是一組古希臘的陶器,或者說,我認為這些是古希臘時期的陶器,嘿嘿。


  又一個巨大的傢伙,貌似是整著運來的吧,就算是現在有各種先進設備,也是大工程啊。


  這些東西叫做「Horse Trapping」,是跟馬有關係的,但不知道具體咋用法。讓我啼笑皆非的是,右邊下側那兩個原盤上雕刻的人叫做「satyr」,剛查了字典,這位 satyr 是「半人半獸的森林之神,好色之徒,性慾極強的男人」。我是真心佩服自己的花痴本性了,難道連直覺都能這麼準確是嗎,哈哈。


  忘記拍這些馬賽克畫的介紹了,不知道是從哪裡挖來的,不過跟當初我在約旦看到過的那些風格很接近。


  走著走著又到了埃及的展室,但這裡並不是我最開始到過的那些地方。在這兒我是真心有點瞠目結舌的感覺了,想當初在開羅的埃及博物館裡都沒看到這些如此精美的展品啊。


  繼續走,到了小日本的展廳,剛看完那些古希臘和埃及的,這些東西簡直不像是文物。


  這些瓷器,不用問當然是中國的。這裡的中國館是我特意轉了一下去找的,但是竟然只看到了瓷器和玉器,並沒有太多其他東西,讓我略微有些意外。


  看完中國館之後,我已經徹底暈乎了,完全不知道哪裡我去看過了,哪裡還沒看過,但是我堅信一定還有沒看到的地方,我的潛意識裡總覺得好像漏掉了什麼很重要的東西。於是我回到大展苑,買了本書,仔細研究了一下地圖,果然,我剛才是從大展苑左側的埃及館開始的,之後主要看的就是左側部分,右側還有很多展廳沒有走到。
  這回從大展苑右側開始,埃及館的正對面,首先這個展廳是綜合的,啥都有,不僅是各種文物,還有一些動植物標本、礦石等等。


  然後,就是在這個展廳,我終於知道漏掉的很重要的東西是什麼了,羅塞塔石碑,那塊解開了埃及文字奧秘的重要石頭,開羅埃及博物館裡唯一的贗品,因為真品在大英博物館裡。


  當然了,剛才那個也還是贗品,是放在那兒讓人可以仔細觀賞的,還特寫了「Please Touch(請觸摸)」,接下來的任務就很簡單了,去找真品。在找的過程中,又走馬觀花的看到了這些東東,但是我基本都沒鬧清楚是些啥。


  找這個真品還真費了一番功夫,也是因為到這個時候我確實是累的不行了,大腦裡都快空白了,最後我有眼無珠的從它背面走過,竟然都沒有看到,又是潛意識告訴我該打聽一下了,正好對面過來一位帥哥工作人員,一問之下,才知道自己剛路過,他還很熱心的一直把我帶了過去,終於見到了這羅塞塔石碑的真容。


  剛才在找的時候我就已經決定了,羅塞塔石碑的照片將成為大英博物館的最後一張壓軸照片,這個時候其實還沒到閉館的時間,我也仍然覺得有一些邊邊角角還沒走到,還有很多非常精美的物件都未能細看,但我實在是累的不行了。後來 Unknown 先生評論我那天晚上的狀態用的詞句是「You are dead(你死掉了)」,可以想見我當時得有多累。
  離開大英博物館,雖然才下午四點多,但我唯一想做得事就是趕緊回酒店睡覺,但還是要填飽肚子。Unknown 先生問我想吃什麼,我說吃點速度的,但最好是英國特色,於是我們進了這家餐廳。
  照片裡的女服務生來自波蘭,在英國,幾乎所有的餐廳、酒店裡的服務生都不是本地人,光是我們聊過天問過的就有波蘭、捷克、匈牙利、德國、法國等等,簡直就像聯合國,這一點是我來英國之前完全沒想到的。


  至於說今天晚上吃的是啥,說來也簡單,在英國,符合「速度、英國特色」這兩點的東西就一樣,那就是炸魚薯條。在我的理解中,炸魚薯條就跟雙層公共汽車、紅色電話亭一樣,可以算是英國的標誌之一,所以今天的結束照就用我在英國吃的第一頓炸魚薯條是非常合適的。不過據 Unknown 先生說,這家餐廳做得不算太地道。沒關係,明天倫敦之行繼續,炸魚薯條也會繼續滴。

相關焦點

  • 英國遊記(2014-12)-- 第三天
    又一次走上了昨天去地鐵的那條路,今天路上有集市,攤主都在紛紛出攤,順便秀一下英國的髒亂差吧,這一點也讓我有些意外,本以為英國各處的秩序有多好呢,真不是那麼回事。  這件事,其實都是我自己的錯,我完全沒有仔細調查,就在昨天,當我從一路帶著的英國旅遊書上去查特拉法爾加廣場的準確名字時,赫然看見書上其實寫的很清楚「除了夏天,換崗儀式隔天一次進行」。
  • [遊記]韓國鎮海櫻花之旅
    選自遊記2014釜山首爾賞櫻之旅http://koreaplaza.cn/bbs/showtopic.aspx?
  • BBC紀錄片:《北歐半島遊記》(1-3集 瑞典+丹麥+挪威)
    對於紀錄片愛好者來說,追BBC(英國廣播公司)題材廣泛、製作精良的紀錄片是人生一大樂事。看BBC的紀錄片,既可以追溯上下數千年的歷史文化,也可以欣賞從宇宙到地心深處的奇妙境界,而及其超級精彩的畫面即使定格,也是一幅攝影佳作,更重要的是對英語學習也很有幫助。
  • 佛教20集電視劇:《濟公遊記》全集
    敬請關注《佛教電影在線》敬請分享《濟公遊記》怎樣才能看到這部電影?《濟公遊記》是遊本昌、張小秋執導的古裝神話喜劇劇情片,遊本昌、張寄蝶、石仁全等主演。該系列共分三部:1985年-1988年播出12集《濟公》(濟公8集+濟公外傳4集);1990年播出4集《濟公活佛》;1998年播出20集《濟公遊記》。另外2010-2011年還上映兩部濟公大電影《古剎風雲》和《茶亦有道》。
  • 曼谷遊記 | 曼谷藝術文化中心
    本周是曼谷設計周,順勢再來聊聊相關的遊記。
  • 英國皇家造幣廠參展2017年北京國際錢幣博覽會產品介紹——新12邊形£1硬幣
    今天我們向大家介紹的是參展品之一:新12邊形£1硬幣。        當2014年英國宣布舉行設計新的12邊形雙金屬£1硬幣大賽後,一共收到民眾超過6000份設計競稿,這些設計從紋章設計,區域標誌性建築,到比如炸魚薯條和英國茶等對英國文化的各種詮釋。一轉眼,三年過去了,我們的錢包已經做好準備,2017年3月28日,我們將迎來新的1英鎊硬幣的到來。
  • 【遊記】2017.01.02一場發現愛的旅途——古溪
    更多精彩遊記在於尋夢驢公眾號:1、關注我們的公眾號,輸入「馬頭石」,給你看我們去馬頭石的活動遊記2、關注我們的公眾號,輸入「武功山」,給你看我們去武功山的活動遊記3、關注我們的公眾號,輸入「高欄港」,給你看我們去高欄港的活動遊記4、關注我們的公眾號,輸入「鹽田棧道」,給你看我們去鹽田棧道的活動遊記5、關注我們的公眾號,輸入「火鳳線」,給你看我們去火鳳線的活動遊記6、關注我們的公眾號,輸入「百人獅子島」,給你看百人活動獅子島活動遊記7、關注我們的公眾號,輸入「黑排角」,給你看我們去黑排角的活動遊記8、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 英國經歷百年來最冷12月
    英國經歷百年來最冷12月 2011-01-07 11:23:46 來源:中國天氣網
  • 【養娃要聞】英國小學生要在11歲測試12*12乘法表
    從去年開始,英國教育部門開始「大躍進」,頻繁向我大中國取經,尤其是數學教育……英國孩子們的數學真的讓人捉急嗎?
  • 英國將推出新款一英鎊硬幣 12邊形設計含特殊防偽
    2017-01-03 10:10:50    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3日電 據BBC報導,英國政府表示,新款12邊形1英鎊硬幣將於3月28日流通。  圖片來自BBC  據英國政府估計,目前價值13億英鎊的硬幣中,有三分之一是舊版的1英鎊,回收的硬幣將被熔化用於製作12邊形硬幣。
  • 英國下議院批准12月12日提前大選
    一上任就接連「受錘」至今的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失敗了3次後,第4次「提前大選」動議獲得下議院通過。而3年多來一拖再拖的「脫歐」,連帶著英國的命運,又再次交給了聖誕節前這次大選的手中。這已經是英國5年裡的第3次大選了。
  • 南遊記|一場剛開始就要結束的旅行?!
    我們一家9口齊聚海南過大年,原本計劃好好帶著爸媽玩一玩,可疫情爆發,出發前安排好的各種旅行計劃全部泡湯,「南遊記」變成了「難遊記」。新年願望都能成掃碼關注「貝奇之旅」 真實有料的親子遊攻略生動有趣的有聲故事- 「南遊記
  • 遊記 記錄臺灣十日遊(2015.07.02~07.12)
    哦,晚上12點的臺北街頭還算安靜,想到後來去香港,它的12點才是剛嗨的時候。同一個房間除了我和南瓜以外,還有兩個一個人來環島的女生,一個來自廣東一個來自杭州,後來這個廣東的女生和我們一起去了第二天的行程。
  • 英國人選出的12個最無聊的男人.可是每個都好萌啊!
    話說… 在英國有些稀奇古怪的東西你永遠都不會覺得奇怪。比如有個俱樂部就叫…..
  • 遊記:新浪漫號宮古島自由行
    推薦航次:3.5新浪漫 廈門出發-遊記節選-因為我之前就設計過路線,伊良部大橋—牧山展望臺—與那霸前濱海灘—來間大橋—龍宮城展望臺—上野德國文化村—東平安名崎—AEON(購物點),包車15200日元4小時,也有3小時或更長時間的,反正就是明碼標價3800日元一小時,超出預期時間也按這個價格來。志願者會把你想去的景點寫在一張紙上給司機,司機會組織路線帶你去。
  • 談藝錄|愛克曼:關於歌德的遊記;論題材對文藝的重要性
    他接著說,"藝術家們很少有人看清楚這一點,或是懂得什麼東西才使他們達到安寧.舉例來說,人們用我的《漁夫》(這是一首抒情謠曲.關於詩與畫的界限,可參看萊辛的《拉奧孔》.)為題來作畫,沒有想到這首詩是畫不出來的.這首民歌體詩只表現出水的魔力,在夏天引誘我們下去遊泳,此外便別無所有,這怎麼能畫呢?"
  • 師兄師姐真情吐露:其實英國的天氣是這樣的...(據說英國下周35度)
    「英國冬天會下大雪嗎?」「英國冬天是不是很冷啊?」「英國肯定很潮溼,總是下雨吧?」「英國夏天肯定也很涼爽的?」好吧,這些問題也不能一概而論,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留英小夥伴們的真情吐露,英國的天氣狀況究竟如何?其實英國的天氣真的很多變,變臉就跟翻書一樣快。
  • 周末電影推薦:萬物理論 (2014)
    第72屆金球獎於北京時間2015年1月12日上午舉行頒獎典禮,埃迪·雷德梅恩獲得劇情類最佳男主角。相關影評對於《萬物理論》中霍金一角,埃迪·雷德梅尼似乎是不二人選,雷德梅尼很少偏離霍金那反反覆覆的戲弄神情,影片是一部不那麼虐心,更加人性化的上乘之作。(中國日報網評)2014年為止最好的人物傳記片之一。
  • 【fubar】2014夏季音樂節重磅來襲!
    2014.8.19—2014.8.24fubar 2014盛夏音樂節部分演出陣容詳情
  • 《潛艇總動員:地心遊記》定檔啦 4月3日我們不見不散
    是國內開發時間最早、時間跨度最長的動畫IP電影之一,《潛艇總動員:地心遊記》是該系列電影的第8部。這一次我們根據法國作家凡爾納長篇科幻小說《地心遊記》改編。講述了科研潛艇「逗號」,是科幻小說《地心遊記》的鐵桿粉絲,為研究海底神秘物質, 跟著叔叔——地質學家「鐵石號」深潛馬裡亞納海溝,意外被捲入洞穴迷宮,來到巨大未知世界並發現遠古生物,開啟了超乎想像的海底地心探險。此次在影片中,不只會有《搖籃曲》等小朋友們幾乎都會哼唱的童謠,以及類似「盤它」等逗趣臺詞的出現,還會有史前生物和大家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