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窗外大雪紛飛,壁爐裡通紅的爐火熊熊燃燒,空氣中彌散著《鈴兒響叮噹》的美妙樂曲,紅衣白鬍子的聖誕老人在街邊遊蕩,還有什麼能抵擋一個完美的聖誕節的到來呢?等等!我們還需要一個重要的道具——聖誕樹。綴滿彩燈,星星和小禮物的聖誕樹讓我們真的感受到節日的到來。雖然很多聖誕樹都是塑料變成的,但他們的樣子還是保持了樹的樣子——漂亮的圓錐形樹冠,便於掛禮物的豐富枝椏,碧綠的枝葉——簡直就是為了聖誕節準備的。真的聖誕樹究竟是什麼樹,它們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擔當這個神聖的職責的呢?
(冷杉儼然是目前最火熱的聖誕樹,圖片來自網絡)
誰是真的聖誕樹翻遍所有資料,跟耶穌有直接關係的似乎只有一棵棕櫚樹——有一個傳說是,聖母懷胎十月,有天出門散步,在一棵棕櫚樹下停下來歇腳。這棵棕櫚樹溫柔地用枝葉把聖母圍了起來,將寒風統統擋在外邊。耶穌就是在這個「綠色帷帳」中誕生的。不過因為《聖經》中明確記載,耶穌是出生在馬廄裡的。這個傳說也只能算是傳聞一則了。
拋開真假,這則聖誕樹傳說從邏輯上說還是有些道理,首先,中東地區的棕櫚樹很多,但是要碰到一兩棵松樹還真是件稀罕事;其次,棕櫚樹葉片寬大,倒也是個遮風擋雨的地方。不過,此傳說中的誕生地與經典差異過於明顯,應該算作道聽途說的野史吧。
其實,聖誕樹是從耶穌誕生1500多年後(公元16世紀)才出現在聖誕節場景中的。最開始,也沒有什麼實際的用途,就是用來烘託節日氣氛。一位修道士本著節儉的原則,砍來一棵小樹,在上面掛上糕餅,紅果和蠟燭,讓附近的孩子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聖誕節。後來,人們競相模仿,樹上的掛件也變成鈴鐺、雪花、小禮物還有彩燈了。既然是娛樂道具,也就沒有諸多種類限制,因地制宜,松樹,杉樹都可以拿來用。選這些樹木,無非是因為它們在嚴冬還保持著綠色(針狀或者葉形以及針葉外面的蠟質幫助它們躲過冬季寒冷和乾旱的侵襲),顯得生機盎然。再者,錐形的樹冠有利於進行裝飾,簡直就是為聖誕禮物準備的架子。你要這樣理解也沒關係,其實松樹和杉樹不過是做了個造型,以免遭因積雪和狂風的毒打而已。
(結出球果的冷杉樹,圖片來自網絡)
不是杉樹的雲杉樹搬回來了,禮物掛上了。如果隔天起來,發現葉子都掉光了,豈不大煞風景。有些杉樹,比如鐵杉,落葉的速度可比人脫髮快多了。有一次筆者在野外採標本,回到住地已經很晚,決定第二天再處理鐵杉標本,結果第二天早上醒來,發現鬱鬱蔥蔥的枝杈已經變成了枯枝落葉。
相對來說,冷杉屬和雲杉屬的成員們的「固發」工作做得比較好,並且能保持青翠,適合做長期的擺設。甚至第二年還可以用,只要有足夠的存儲空間。
目前,商業種植的聖誕樹主要是冷杉屬的植物(包括銀冷杉和加拿大冷杉等),一方面是因為它們能保持翠綠的枝葉,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些植物的氣味兒清新宜人,能讓大家愉快地度過聖誕節。
松和杉的外貌差別雖然叫冷杉,但是它們卻不是杉科植物家族的成員,而是松科家族的成員。當初命名人,一定是看它們的針葉粗短,完全不像松樹的針葉那樣纖細,於是起了個「杉」的名字。
實際上,松和杉的區別並不在於葉片的長短粗細,而在於它們的球果。雖然叫果,但是松和杉都沒有真正的果,它們都是裸子植物,也就說它們的種子都是裸露在外的。至於那些被大家統稱為「松果」的東西,不過是種子和它們鱗片一樣的包被——種鱗和苞鱗組合而成的小球罷了。
不管是松,還是杉,每顆種子都有緊貼種子種鱗和外側的苞鱗兩層包被。只不過,松科植物植物種鱗比較大,而杉科植物的苞鱗比較大,這就成為了區別松杉類植物的特徵。
順變說一下,與松杉齊名的柏科植物更為特別,它們的種鱗和苞鱗乾脆癒合在一起了,也就成為最容易是別的一類裸子植物了。
非常問松樹都是常綠的麼?
不是!雖然作為聖誕樹的冷杉,以及我們常見的油松,華山松在冬季依然保持翠綠。但是,很多松樹比如落葉松,金錢松在冬天都會落葉的,來年再次長出新葉子。
關於
修改版已發表於《十萬個為什麼》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