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我們就是這樣長大的(上)

2021-02-10 閱讀培文

太多人習慣把《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念成《牯嶺街少年殺人案件》,不少觀影達人聊起陳年往事時會說,我們看「牯嶺街」的那一年,後綴是如何如何。他們毫不吝嗇地將「偉大」冠冕賦予這部影片,更有甚者稱之為華語電影的最高峰。

1991年,楊德昌44歲,初登大銀幕的張震還不到15歲。嚴格來說,在這部殺人畢竟沒有償命的電影裡,楊德昌是講述者,張震靠他的身體和眼神在傾聽,我們在陪著張震目睹一個刻意被忽略的年代如何波濤洶湧。

1976年,《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原型、建國中學的初中生茅武出獄。他那年25歲。而我們在這前後,也來到了這個憂鬱而莽撞的人世。茅武現在在幹些什麼呢?他會成為這部電影的觀眾嗎?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真正的觀眾正是我們這些無心殺賊也無力回天的凡夫俗子。

第二十五屆金馬獎最沒有懸念的是最佳女主角得主張曼玉,她已在柏林電影節上憑《阮玲玉》擒得影后,這也是首位華人女演員在國際A級電影節上獲此殊榮。當時還一臉娃娃氣的她第一個到達紅毯現場,金馬獎組委會也早就安排好黃鶯鶯在她領獎後吟唱根據《野草閒花》中的插曲改編而成的《葬心》。最後一個到達金馬獎頒獎現場的是張曼玉曾經的老搭檔、與她傳出過緋聞的成龍。

張國榮已有三年未赴臺灣,他是那屆金馬獎影帝的熱門人選,最終惜敗於老將郎雄的《推手》。但這位美少年目前最關心的是另一部大戲《霸王別姬》,他在臺灣見到了尊龍,兩人在媒體面前上演了冰釋前嫌的一幕,淵源來自《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一角最早屬意於尊龍。

記者們當時並不關心李安,雖然臺灣金馬獎評委已經對這位大器晚成、動不動就會一臉淺笑的中年男人產生了濃厚興趣。他的處女作《推手》殺入金馬獎多個獎項,業內人士相信這部調性溫和但意蘊豐厚的影片會給臺灣電影帶來新的氣象,而記者們沒有那麼敏感,他們把更多的鎂光燈投向了一位身形高大的導演—王家衛,那時的他還不太愛戴墨鏡。他一再表示一定會投拍《阿飛正傳》的續集,並對他的投資人、臺灣籍天皇巨星鄧光榮的仗義疏財表達了敬意,而鄧光榮此時正因群星閃耀的《阿飛正傳》的入不敷出而傷筋敗血。

臺灣電影真正的大神,是和王家衛一樣同屬上海籍也一樣身長玉立的楊德昌,他不緊不慢地領受著人們的注目以及側目。他的劃時代巨製《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第二十五屆金馬獎上獲單項提名最多的影片,一共十項。這還並不包括張國柱、張震在最佳男主角的角逐上險些上演父子相殘的一幕。在最佳女配角的候選名單上,《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的金燕玲和姜秀瓊均榜上有名。

到了讓人屏住呼吸的眾多頒獎環節,《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只拿下了最佳原創劇本獎,而當最佳導演授予王家衛時,坐在臺下的楊德昌露出了詭秘的微笑。最終,第二十五屆金馬獎最佳影片獎授予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在此之前,這部華語電影中最偉大的作品已斬獲第四屆東京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大獎。

相關焦點

  • 九年祭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楊德昌和他的幫派們
    在充分的間歇休息後,再次觀看這部影片。8. 想想看,你已經看過90年代最偉大的電影之一,而且我們拿到的是迄今為止發行的最棒的DVD版本。我本可以就此打住,但你知道我不會。在我引文中,就我們拿得到的臺灣導演侯孝賢和楊德昌的電影音像製品來講,我抱怨電影文化已經少得可憐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 狼少年殺人事件
    「就是,姓賴的整日遊手好閒,就喜歡調戲良家婦女,死有餘辜。」       「就是可惜了賴家小娘子和兩個小娃娃。」       「肅靜!」       「賴家娘子,你說那王家的小子咬死了你的丈夫,可有證據?」       頭戴白巾的女子雙手舉起一張狀紙,師爺接過狀紙,遞給縣令,縣令看完,「傳仵作!」
  • 日本小說家質疑《少年包青天》抄襲
    原標題:日本小說家質疑《少年包青天》抄襲   素有「推理之神」稱號的日本推理小說家島田庄司近日更新了一條推特,指出曾在中國大陸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少年包青天》抄襲了他的代表作《佔星術殺人事件》。  實際上,在中國推理圈裡,這早就是人盡皆知的「事實」,某種程度上,已經成了推理迷們津津樂道的一個「梗」。推理迷雲集的各種論壇、貼吧,隔三差五就會有新入推理坑的讀者大呼「被劇透」:興致勃勃地找來聞名已久的神作《佔星術殺人事件》,越讀越覺得不對,回想一下,這不是以前看過的《少年包青天》的劇情嘛!
  • 案件053期:牯嶺街少年殺人案件——少男是痴男少女是怨女,天天愛恨交織,天天愛不成愛,恨不成恨....
    起訴書中指出:被告茅武系一不良少年,僅因女友不順從其意,竟拔刀連續猛刺女友七刀,生性殘暴,惡性重大,應請刑庭從重科刑,以昭炯戒。 7月31日上午,臺北地方法院刑庭推事葛義才開庭調查,除提在押被告茅武到庭應訊,並傳證人孫德雄、馬積申、孔瑜、七分局刑警陳漢英,巡佐胡文澤,被害人劉敏之母陳慶華等人到庭作證。
  • 韓國三大懸案:華城謀殺案、青蛙少年失蹤案、李炯浩被誘拐事件
    雖然根據韓國的法律,2006年時該案件已經過了公訴期,無法從法律上對犯人進行懲罰。但是通過素媛案、《熔爐》的成功案例,還是應該對破案和立法充滿希望。給大家簡單說說韓國三個案件的未解之謎我們也都期待著,真相大白的那一天!畢竟天道好輪迴,看看蒼天能饒過誰?!
  • 寫殺人小說上癮!誘拐少年上門虐殺!
    玩暴力遊戲、看血腥電影會產生殺人的欲望嗎?相信大多數人都能分清楚現實與幻想,正因為知道遊戲與電影的內容不是真實才放心地大開殺戒。但有人卻反過來,把殺人當成娛樂、甚至還把自己寫成小說中的殺人魔。澳大利亞就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謀殺案,26歲的Jemma Lilley與44歲的室友Trudi Lenon因為喜歡虐待、想成為連續殺人魔,竟然將一名18歲少年殘忍殺害,並起埋屍在自家後院裡。Jemma原本住在英國,家人表示她時常將自己筆下謀殺小說的人物"SOS"掛在嘴邊,這個角色在故事中是一個連續殺人犯。
  • 根據真實殺人事件改編!
    第一,為什麼一個在韓國活的還不如我們普通人的小演員來一次中國,回家就能買房買車?他們的錢從何而來??第二,中國有演技有實力的演員比比皆是,腦殘粉們,你們怎麼想的?希望他們能更多的把心思放在演技上,讓我們能看到更多的好電影!
  • 《殺人回憶》華城連環殺人事件兇手居然找到了......
    綜合韓媒消息,曾被改編成知名電影《殺人回憶》、電視劇《信號》等的韓國懸案「華城連環殺人事件」,出現突破性進展,DNA比對顯示,一名正在監獄服刑的56歲男子李某,與案件兇手的DNA一致。據韓媒報導,韓國「華城連環殺人事件」疑犯身份確認。
  • 《梨泰院殺人事件》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殘忍殺人犯罪片!
    梨泰院殺人事件 이태원 살인사건 (2009)類型: 懸疑 / 驚悚 / 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梨泰院殺人事件的劇情簡介 · · · · · ·  1997年4月3日晚10點左右,韓國漢城龍山區梨泰院某快餐店的廁所內,大學生趙宗畢被人殘忍殺害,現場慘不忍睹。趙是家中獨子,為人謙和禮貌,他的離開給家人以莫大的打擊。
  • 《智慧囚屋》:智能家居密室殺人事件
    20世紀50年代,核擴散給我們帶來了「哥斯拉」這樣的怪物。TAU的能力受限於算法能理解的當下環境,在「街頭智慧」環境中掙扎長大的Julia逐漸識破人工智慧的「盲區」,開始和機器談感情,建立起「信任」,用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跟人工智慧鬥爭,爭取自由。
  • 不止《殺人回憶》,​韓國這兩大懸案也拍成了電影
    與「華城連環殺人案」並稱為韓國三大懸案的「李炯浩被誘拐事件」和「青蛙少年失蹤案」,同樣也被改編成電影。
  • 就是00後中二少年,又怎樣?
    你是什麼時候注意到00後已經長大了?是年初《隱秘的角落》走出的三位00後演技派?靠短視頻模仿爆紅的00後鍾美美?還是各大選秀節目總能靠技藝秀你一臉的層出不窮00後?作為00後,在奇奇子的眾多對談對象中,時代少年團不算是很快能熱絡場子的,但你還是能感覺到他們的少年氣,不是刻意硬凹,只伴隨著清脆的試麥聲音,就是清新的、青春的,甚至帶著些許中二氣息,迎面襲來~雖然像丁程鑫坦言,來《跨次元新星》前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節目,還以為「就可能在太陽下奔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