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在韓國以超過12%的收視率,近85%的網絡收視率完美收官。豆瓣評分高達9.2分,高於《太陽的後裔》的8.1分和《來自星星的你》的8.4分,成為《太陽的後裔》之後劇荒的最好選擇。
《信號》開播後被贊全面顛覆韓劇的懸疑題材,獲得第52屆韓國百想藝術大獎5項提名:最佳女演員獎、最佳作品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劇本獎。
《信號》是一部穿越時空的電視劇,講述依靠對講機連接了過去和未來的故事。該劇一共16集,講述了韓國五個「長期未結」的懸案,都是源自真實案例,其中有的故事多次被拍成影視作品,如《殺人回憶》、《岬童夷》、《孩子們》、《那傢伙的聲音》等。而作為韓國有線電視臺TVN十周年的臺慶劇,該劇顯然超越了一般電視劇,於灰暗中透出溫暖的理想主義。
《殺人回憶》
《岬童夷》
《孩子們》
《那傢伙的聲音》
《信號》編劇為金牌懸疑劇編劇金恩熙,她以《死因》、《幽靈》和《三日》三部曲奠定在韓國編劇中獨特的懸疑風路線。
和編劇以往的作品相比,《信號》有著三個不同以往的特點:
一、劇中所有的案件原型,全部來源於韓國社會的真實案件,其中不乏目前仍未結案的世紀懸案,無形中增加了劇情的衝擊力。
二、故事加入了奇幻元素,通過一部老式對講機連通了不同時空的兩個孤獨的追尋正義的警察,從而令懸案得以破解;
三、故事的結尾耐人尋味,編劇並沒有在最後給出虛妄的「正義大勝利」,卻把希望的種子種在了每個觀眾的心中。
導演金元錫曾執導過讓萬千少女心都沉淪的《成均館緋聞》,這部韓國首部古裝校園劇根據韓國作家鄭恩闕的小說《成均館儒生們的日子》改編,樸有天、樸敏英、劉亞仁、宋仲基等聯袂主演,創下2010年KBS海外出口最高紀錄。
而真正讓他名聲大噪的是2014年TVN金土劇《未生》,這部劇將冷冰冰的職場拍攝的極為現實而又富有人情味,自開播以來就非常的受韓國觀眾歡迎,最高收視率達到10.3%。其中的劇情引發韓國社會長時期的熱議。
這部劇中的許多臺詞引起了無數韓國職場人的共鳴,讓人久久迴蕩和感悟。
路之所以為路,就是為了讓人行走,是為了前進。無法向前走的路,不是路。路雖然對所有人都敞開,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走那條路。
機會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得到的。
路是一個人走的,但,我們並不孤獨。因為有人陪我們一塊走。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但總有比你起得早的鳥兒。
人的成熟終歸是有一個過程的,完生一開始也都還是未生,但不是所有未生都能成為完生。現在,我們都還只是未生,怎樣才能成為完生?
《信號》的演員陣容也是空前強大。
女主金惠秀,4次百想藝術大賞影后,3次青龍獎影后,1次大鐘獎影后。憑藉精彩發揮獲得電視劇部門的最佳女演員獎,同時,還憑藉電影《唐人街》獲選電影部門的最佳女演員獎。
男主趙震雄,憑藉電影《走到盡頭》獲得第35屆青龍電影獎。
男主李帝勳畢業於韓國藝術綜合大學演劇院,2007年通過短篇電影《夜晚,只屬於他們的時間》正式出道,2011年憑藉《高地戰》和《守望者》獲得韓國電影大鐘獎最佳新人男演員獎。
很多人說他他長得像黃軒....
《信號》使用的時空穿越梗,很容易讓人想起好萊塢電影《黑洞頻率》,該片中男主人公是通過老式電臺與多年前的父親進行跨時空對話,並且解決了一起懸而未決的連環殺人案。
《黑洞頻率》
但是《信號》並沒有把故事的重點放在如何解開連接時空之謎,而是把這個元素作為一個載體,通過它增強劇情的緊張感,將故事的重心完全傾向了追求正義、追尋真相的信念。
《信號》作為TVN史上最好的懸疑劇,雖然加入了奇幻元素,但帶著現實主義反思的態度仍然值得敬佩,也讓它成為了當之無愧的「TVN經典」。
儘管愛情題材依舊是韓劇的大主流,但《信號》卻在播放當時獲得了韓國觀眾的一致好評,甚至劇中的各種真實案件也再次引發了社會關注,要求製作第二季的呼聲也極高。
韓國媒體稱:「這16集不是電視劇,而是韓國電影」,可見《信號》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