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英國雖然還處在全國封鎖中,但特拉法加廣場上的「土味彩燈」和首相的新年致辭讓的華人朋友們仍然能夠感受到一些節日日氣氛——如今的農曆春節即使是在英國,也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年度盛事,若不是疫情影響,每年也都會有大型慶祝活動。不過,海外華人慶祝春節的歷史可就要崎嶇坎坷得多。
YouGov最近做了抽樣調查,有1,047名目前身處戀愛關係的英國人回復稱,在非疫情期間的情人節中,超過一半的人(57%)都會和自己的另一半交換情人節卡片,並且安排一頓特別的浪漫晚餐(55%)。還有將近一半人(44%)會送花或巧克力,即使不送花和巧克力,剩下還有超過總數三分之一的人會購買其他種類的禮物(36%)。
而今年,新冠病毒帶來的封城讓人們在情人節活動方面的活躍性也大大降低了。堅持要在這一天一起享受特殊晚餐的情侶數量下降了整整10個點,至45%。當然他們也只能一起坐在家裡吃外賣餐點或者一起動手烹飪了。不過會買情人節賀卡的情侶卻也下降了10%。今年只有不到三分之一(31%)的人知道會贈送巧克力或鮮花,會送其他禮物的人也減少了12個百分點(降至24%)。
不過英式幽默卻沒有受到疫情影響——許多情人節卡片上出現了緊跟時事的連珠妙語,從嘲諷前政府決策者卡明斯到借用封城措施的諧音梗一應俱全。
而今年新冠大流行也影響了鮮花供應鏈,讓一部分人可能買不到玫瑰。疫情導致許多鮮花農場減少了鮮花產量,帶來供應滯後。但糖果和酒水公司卻保有充足的產能,向情侶們兜售通過網絡渠道銷售的巧克力和粉紅起泡酒。
世界其他地方的情人節也紛紛因為疫情而產生了種種變化。在法國,性玩具成了新的流行禮品,在情人節前銷售額一飛沖天。過去一年裡長期的宅家生活讓性玩具在法國的普及率大大增加,目前已經有一半以上的法國人稱自己用過性玩具,這為其在情人節期間銷售大漲做了充足準備。
而在菲律賓,店家則紛紛推出了「抗疫情人節花束」。這些花束除了傳統的鮮花和巧克力外,還包括口罩、免洗消毒液甚至居家用的速食罐頭等等。
美國的紐約則做出了一個大膽的舉措:在上一波疫情強制餐館關閉一個月後,在情人節前夕的2月12日允許重開。顧客隨即一窩蜂打電話到餐廳訂位。很多餐廳情人節當日的預訂已經爆滿,周五和周六也幾乎滿座。雖然規定只能有四分一入座率,營業時間最晚到晚上10點,但還是有人擔心這樣會不會讓好不容易降低的感染率再度飆升。
疫情控制更好的泰國則有更多活動。曼谷今年的過節氣氛很是濃烈,不僅是為慶祝春節,情人節的到來也吸引了很多民眾外出過節遊玩。很多曼谷民眾前往跪拜愛神祈福,場面十分壯觀。而且疫情期間為了保持社交距離,民眾們都非常有序地排隊祭拜。
特殊時期下各地的情人節反而顯現了各自的特色,無論疫情如何改變世界,人們心裡的愛是不變的。祝願各位有情人能夠度過疫情的考驗,感情和和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