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假裝網上學英語是詐騙套路,騙取個人信息

2021-02-15 山雞村號

紐約州務卿辦公室下屬消費者保護部門(Division of Consumer Protection)和新美國人辦公室(Office for New Americans)27日提醒全州移民,警惕近日抬頭的新式電話詐騙;騙徒藉新冠疫情下民眾居家避疫期間,假裝提供網路英文教學,套取民眾個資,以此再行騙,以逮捕遞解等作要脅,騙取錢財。


州務卿辦公室指出,除了各社區服務機構外,新美國人辦公室等也都有為新移民提供免費英文課項目;但疫情期間,這些項目多轉為線上教學,這給一些騙徒可乘之機。

根據該辦公室接獲的投訴及所了解到的情況,騙徒偽裝可提供網路英文教學的機構,誘騙民眾到其網上註冊,提供姓名、電話、地址等個人信息;這些信息隨後被用作詐騙。

此類騙徒在獲取民眾個資後,有的假冒「綁匪」等不法人士,致電民眾聲稱「綁架」或將傷害其子女、親人,要求交錢免災。

而因註冊英文教學的以新移民為主,有更多的騙徒則是假冒移民執法部門等,致電註冊了「英文課」的移民,謊稱其移民身分有問題,或將面臨逮捕、遞解等,要求民眾付錢。

州務卿羅莎多(Rossana Rosado)指出,利用語言壁壘,針對新移民的詐騙行為是不能容忍的,紐約州以歡迎和保護移民為宗旨,對這類騙局已展開調查,也提醒民眾尤其是移民提高警惕,若發覺上當應立即報警,也可向消費者保護部投訴,電話為(800)697-1220。

州務卿辦公室也指出,民眾若需要網路英文課,報名前應先查證培訓機構是否真實存在、有資質;選擇在社區有名望的社區服務機構提供的課程項目,是比較穩妥的做法。

此外,新美國人辦公室也提供針對新移民的免費網路英文課,民眾可致電(800)566-7636諮詢及報名,該熱線提供包括中文在內的多語言協助。


相關焦點

  • 網上交友需謹慎,詐騙套路要知曉!
    作案手段:由於是網絡交友,許多受害人並未和「網友」見面,而這些不法犯罪分子往往隱藏在虛假的身份信息和生活背景後,並以各種藉口誘騙受害人,常常假借生病、開業、投資等為由從而騙取其財產。並且通過支付寶、微信等網絡軟體支付的方式獲得錢財,很難被發現與識破。
  • 詐騙新套路來了,速轉給身邊人!
    歲末年初是新冠疫情防控的關鍵期各地都在全力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在這個關鍵時期全國人民都緊繃疫情防控這根弦卻有不法分子借疫情行詐騙之事廣大群眾要提高反詐防騙意識今天深安君為大家梳理總結了近期借疫情詐騙的典型套路遇到後可千萬要當心
  • 入國管理局提醒:警惕詐騙電話
    冒充入管局職員用英語來電話,「你被母國起訴,在留資格將被取消,強制遣返。如果不希望被遣返,請往指定帳戶匯款。」另據悉,前不久,中國駐日大使館也接到多起在日中國公民反映接到疑似詐騙電話。中國駐日大使館提醒在日華人,請務必了解各類常識,提升自身認識,遇事做到心中有數:駐外使領館依據法律會嚴密保守公民隱私信息,不會通過電話通知當事人涉案,也不會通過電話要求當事人提供個人信息或者轉帳、匯款;公、檢、法等部門在處理案件時會依據法律及規定程序,不會通過威脅、引誘等方式處理問題,更不會要求當事人立即匯款;「天上掉餡餅」「腳底冒金佛」的事情不會發生,「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切忌心存僥倖,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 廣西:購買公民個人信息 「精準」實施詐騙~詐騙疑犯落網供出案中案
    至此,一個販賣8000餘萬條公民信息的犯罪團夥成員全部落網,涉案金額100多萬元。詐騙嫌犯落網供出大案線索2020年10月份,賓陽警方接到線索,轄區有人在進行網絡詐騙活動。賓陽縣公安局反詐大隊、網安大隊民警集優勢警力,組建專案組偵破案件。經過調查,專案組民警發現黎塘鎮的李某生、盧某華、雷某升3人有重大作案嫌疑。
  • 【提醒】警惕以「郵政掛號信」為名騙取個人信息
    羅先生擔心,騙子很可能會利用他的信息,騙取家裡人的錢財,於是他挨個打電話告訴家人要提高警惕的同時也希望借本報提醒更多的市民注意。採訪中不少市民都表示接到過類似的電話,民警告訴記者,一些不法分子竊取了用戶的真實信息後會再選擇其他不同的方式進行詐騙及其他不法行為,因此提醒廣大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涉及到個人信息的內容不要輕易洩露給陌生人,避免上當受騙。
  • 橫縣一男子疫情期間「網絡賣口罩套白狼」案被提起公訴···
    上方
  • 警惕網上貸款騙局,平遙多人上當受騙!
    您可千萬要當心套路解析:詐騙分子利用受害人急需資金並主動到網上尋找貸款的心理,以「低利息、高額度、輕鬆貸、秒到帳」等字眼誘騙受害人填寫個人手機號、身份證、銀行卡信息,然後冒用貸款公司的名義,以收取手續費、保證金、激活帳戶、刷銀行流水、資金凍結、銀行卡異常等理由,需要交納費用處理,誘騙受害人轉帳匯款。或通過騙取手機驗證碼,直接將受害人銀行帳戶資金轉走等方式實施詐騙。
  • 網絡交友詐騙,這些「套路」你認識幾個?
    ,嫌疑人往往通過網絡交友(如微信、QQ等)、相親網站,編造出「高富帥」或「白富美」等虛假身份,在與受害者進行網絡交流,騙取受害者信任、確立交往關係後,選擇時機提出借錢周轉、家庭遭遇變故等各種理由,騙取錢財後便銷聲匿跡。
  • 【網警提醒】 「轉帳額度被限制」成最新詐騙藉口,趕緊看別上當!
    近日,微信「高額返利」詐騙興起,嫌疑人先在網上發布虛假「微信高額返利」「十倍返還」等誘人信息,誘騙受害人發送數額不等的微信紅包,許諾會「高額返利」。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因為一時貪念造成更大的損失。1、冒充美女編故事詐騙利用微信詐騙出現新套路,騙子冒充美女,添加陌生網友微信,以賣茶葉減輕父母負擔引起網友同情,趁機實施詐騙。2、稱可幫辦理貸款,騙取手續費孫某某多次在多個微信群中私加好友,並群發可以幫人辦理網上貸款的信息,要求對方通過微信交納一定的手續費即可。
  • 有人冒充「疾管中心」進行詐騙
    近期,有詐騙分子冒充「疾管中心」以預約新冠疫苗為由發送含有連結的簡訊給事主,騙取事主個人信息。大家務必提高警惕。這種簡訊是常見的釣魚網站式詐騙。詐騙分子冒充官方機構,向事主發送「釣魚網站」的連結。誘導事主進入釣魚網站,騙取事主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帳號、銀行卡綁定的手機號及密碼(支付密碼、簡訊驗證碼、銀行卡CVV碼等)這5項基本信息。如果騙子同時獲取這5項基本信息,就能盜刷事主帳戶內資金。
  • 六合一班級群內,有騙子以「疫情」為由詐騙!
    近期有不法分子盯上延期開學的機會冒充幼兒園的老師身份潛入家長的QQ群內在群裡發布「報名收費」詐騙信息對此,六合警方提醒:延期開學期間,教育部整合國家、有關省份和學校優質教學資源,開通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和中國教育臺電視空中課堂及部分省份網絡學習平臺,並提供有關教材電子版、「人教點讀」數字教學資源庫等學習資源,均為免費提供
  • 套路來了!團夥假借「援交」詐騙海外華人
    法院經審理查明,被告人廖某於2009年接觸電信網絡詐騙,學得「援交」騙術。2015年8月,被告人廖某、廖某濤為謀取非法利益,設立電信網絡詐騙窩點,採取手機虛擬定位到境外,冒充中國女留學生,因家庭困難而提供有償性服務,騙取對方購買alipay卡(支付寶海外充值卡)或itunes卡(蘋果手機充值卡)再通過網絡變現的方式騙取被害人財物。
  • 關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依法嚴厲打擊跨境賭博和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通告
    關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依法嚴厲打擊跨境賭博和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通告跨境賭博和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嚴重影響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境外賭場、賭博網站加大對我公民招賭力度,一些不法分子大肆借疫情實施電信網絡詐騙,兩類犯罪組織、人員還相互勾聯,危害更加突出,必須堅決依法嚴懲。
  • 駐雪梨總領館提醒領區中國公民注意防範涉新冠肺炎疫情騙局
    近日,一些領區中國公民向我館反映,有不法分子利用新冠肺炎疫情實施各類詐騙活動。
  • 警惕口罩詐騙!
    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檢察院對轄區內兩起涉疫情案件依法快速批捕  近日,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檢察院對多起涉疫情案件依法快速批捕。這些案件作案手法類似,犯罪嫌疑人都是偽裝身份,虛構貨源渠道,騙取被害人信任,順利詐騙成功。  檢察官介紹說,針對疫情案件他們指派專人提前介入引導偵查,與公安機關分析研判案情,為案件的快捕、快訴打下基礎。
  • 【以案說法】出賣遊戲帳號反被騙,網上詐騙套路深!
    林某在向張某網銀轉帳時,先把填寫正確的轉帳信息通過微信視頻通話給張某驗證後,再將收款卡號故意輸錯一位數字提交,導致37000元無法成功轉帳。張某誤以為轉帳成功,便將遊戲角色以3000元在官方交易平臺出售給林某。37000元的轉帳退回林某帳戶後,林某先謊稱跨行轉帳需要一至三個工作日到帳,後又謊稱要給張某重新轉帳。
  • 臺灣詐騙集團假裝大陸人,一句「幹啥呢」露餡了……
    臺灣警方近日查獲一個電信詐騙集團,假裝大陸移動、電信公司工作人員騙取大陸民眾錢財。
  • 網上虛假註冊摩託車網站 低價格騙取運費和貨款
    點擊標題下藍字「龍海生活通」快速關注  虛假註冊網店 騙取錢財  在網上虛假註冊摩託車銷售網站
  • 誰偷了我的個人信息?!
    平日裡,張女士很少上網,也很少在網上留下個人信息,買賣房產的詢問電話更是少之又少。左思右想,她想起了最近去過市房管局,便問對方是否是房管局透露的信息。「我問他是不是房管局給你信息的,他說不是,是買回來的。」